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文芳 《贵州气象》1999,23(6):17-19
人们在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引起了气候资源的异常变化。目前世界各国都已注意到在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作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结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实际情况谈谈在西部开发扶贫,发展经济中如何作好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作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经过柑桔生产实践证明:因气温低柑桔易受冻害的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预防柑桔冻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这里介绍南郑县一个利用有利地形小气候条件,成功的栽培和发展柑桔生产的实例,说明在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便可发展经济效益潜力很大的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3.
彭钊安  胡萌夫  于仲吾 《气象》1984,10(10):38-40
一、引言 各种类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往往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研究某些特定作物对地形小气候的要求,对于合理开发丘陵山区,提高土地气候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模糊型的分类方法,评判某一作物对某类地形小气候的利用等级。 在山地考察中,不能每块小地域都长期设点观测,只能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地形进行有限观测,从中找出其规律性。我们在宜溧山地考察中发现,局部小气候差异,主要是拔海高度、坡向、屏障地形、坡度、距水体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同时,研究几种主要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适生(包括安全生育、产量、质量等)气候条件,然后评判某一地域的“地形小气候”对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适应程度。也就是说,假定有一块地域A,它  相似文献   

4.
开化县有发展优质名茶的农业气候资源和地形小气候,近期气候演变更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川北部份地区油橄榄生态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农业气象学和小气候原理,分析了油橄榄发展中存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问题,从油橄榄种植产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同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所以,居室内的微小气候是否有利于健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居室内什么样的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利呢?当然,在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居室个体而有所不同。但就总体而言,室内应日照良好、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具体说,室内的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流和辐射四要素。  相似文献   

7.
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柏建 《四川气象》2002,22(4):32-34
本文在对川北部份地区油橄榄生态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农业气象学和小气候原理,分析了油橄榄发展中存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问题,从油橄榄种植产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北和渭北烤烟种植区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具有大田生长期的6~8月雨热同季、光照资源丰富,生育前期多低温、干旱,后期降温快的特点。烤烟种植中应采用有力措施调节小气候,促进烤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与气候变化协调匹配,使烤烟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9.
金石 《辽宁气象》1996,(4):53-53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所以,居室内的微小气候是否有利于健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居室内什么样的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利呢?当然,在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居室个体而有所不同。但就总体而吾,室内应日照良好、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具体说,室内的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流和辐射四要素。  相似文献   

10.
陈常铭  马世骏 《气象学报》1954,25(3):183-193
生活环境的小气侯和生物体间经常地相互发生着直接作用,在进行研究害虫发生规律时,就必须注意环境因素中气候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小气候.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从1953年开始,结合害虫发生和习性研究,分别在洪泽湖、微山湖和北京西郊等地进行小气候观察.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1,(6):47-47
《基本气候要素的小气候变化》(苏)E.H.罗曼诺娃著,王炳忠译,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284页。本书是一本有关小气候方面的专著。书中综合了作者多年来从事小气候研究工作的结果,介绍了暖季丘陵地形区域降水的再分配、不同湿润度地带内坡地的蒸发力、丘陵地形条件下土壤的湿润状况,岗峦起伏地区风的状况以及小气候图的绘制方法等。此外,作者还就气象情报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中、小气候的研究,提出某些方法。作者还在本书中给出了苏联境内基本气象要素的小气候变化数值以及某些气象指标的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田间小气候特征与生产潜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稻田小气候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平行观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特征,分析表明,稻田小气候效应,符合局部气候原理和田间小气候基本规律。在采用岗优22组合,密度2.25万窝/hm~2的稻田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抽穗开花期,能形成更为合理的田间小气候,水温、地温和气温配合较优,光照较好,有利于CO_2的输送,增强了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能达到10410kg/hm~2的产量。但根据当年的光、热、水条件和生产水平要素估算,生产潜力可达13558.5kg/hm~2。  相似文献   

13.
翁笃鸣 《气象》1985,11(11):39-43
一、山区农业气候和小气候考察的特点 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造成山区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采的原因,也是发展山区包括农、林、牧、副业在内的立体农业的基础。因此,研究山区气候对开发山区经济有着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觉成  高家表  陈万隆 《气象》1980,6(2):20-22
开展农田小气候的研究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途径。这里,根据我们的一些工作体会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着重谈谈农田小气候观测原则与一般参考书上很少介绍的农田光照、辐射、风速等项目的基本观测方法。 一、农田小气候观测的一般原则 农田小气候观测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来制订观测方案,以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首先应该抓住作物生育的关键期和影响作  相似文献   

15.
张邦琨  陈官文 《贵州气象》1998,22(5):13-16,25
通过稻田小气候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平行观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特征,分析表明,稻田小气候效应,符合局部气候原理和田间小气候基本规律。在采用岗优22组合,密用2.25万窝/hm^2的稻田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抽穗开花期,能形成更为合理的田间小气候,水温,地温和气温配合较优,光照较好,有利于CO2的输送,增强了光合2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能达到10410kg/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虎林市境内湿地与干地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多年观测数据为基本资料,对虎林市境内干地与湿地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说明大量的湿地开发对区域小气候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诊断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卉产业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在明确温室花卉栽培小气候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分析系统,用VB语言编制了系统软件。该系统由气候生态指标库、小气候要素模式库、小气候调控知识库、室内小气候诊断分析系统及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该系统输入温室类型、花卉品种、季节、天气要素实况或预报值后,自动给出温室内部小气候要素值,判断适宜与否,提供调控技术措施。文章对该系统的不足及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赵晓霞  张自学  袁建新 《气象》1990,16(1):50-52
通过对198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迹地小气候的考察和分析,找出了不同火灾区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从中发现林地小气候的变化与森林火灾程度相关。轻、中度火灾区小气候逐渐与未烧林区一致;重度火灾区小气候与林窗或空旷地接近。重火灾区范围较小,随着森林植被的迅速恢复,其气候状况也将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一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农业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提供发展生产的新途径和科学依据,武威地区农业气象试验站与有关单位合作,于1975至1981年开展了河西走廊间套农田小气候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河西走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兰溪涌雪洞地处金衢盆地东北侧金华北山余脉六洞山西坡,以‘地下长河’蜚声省内外。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笔者于1985年7月和1986年1月对该洞进行了以洞穴气温、气流和湿度为主要项目的小气候考察,初步揭示了各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洞穴景点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亚热带地区的洞穴气候研究增加了一个典例。考察中,洞内外各测点(见图1)观测时次以逐时为主视需要不定时流动辅之;使用仪器主要有通风干湿表,温湿自记计和轻便风向风速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