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南县老寨湾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重要成矿区带上,金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或层间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均为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第一段(D1ps1)硅化石英砂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断层构造、硅化等矿化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云南绿春县牛波金矿矿体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赋存于下二叠统高井朝组(P_1g)灰岩与安山玄武岩断层接触破碎中,构造控矿明显,为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硅化、碎裂岩化、褐铁矿化(铁帽)、黄铁矿化、青盘岩化及粘土化及物化探异常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云南宁蒗县白牛厂金矿断层构造控矿特征十分明显,按产出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产于北东向顺层构造(F_8)破碎蚀变带中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二是沿北北西向断裂带充填的脉状矿体。其成因类型属断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施甸县大龙寨金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沿断层破碎带分布,矿体围岩为震旦-寒武系公养河群第三段(Z∈g~3)变质砂岩、板岩,成矿与黄铁矿化、硅化关系密切。该矿受地层和断层构造双重控制,属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南郑地区的五里浸金矿位于汉南杂岩西南缘。通过野外勘查和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矿床受构造-岩浆作用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带与多期活动的F4断层破碎带密切伴生,矿体主要分布于该断层破碎蚀变带的黄铁绢英岩化带内。含矿带内共发现8条矿体,其中Ⅰ至Ⅶ为金矿体,Ⅷ为铜矿体,矿床类型应属构造蚀变岩型。在成矿过程中,F4断层可能为中基性岩浆及矿液运移的通道,也为矿液沉淀提供了空间条件。通过单矿物~(40)Ar-~(39)Ar法对主要含矿岩石-黄铁绢英岩中的绢云母进行年龄测定,结果显示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754.50±2.09 Ma,表明五里浸金矿的主要成矿时代可能为新元古代南华纪。  相似文献   

6.
云南漾濞县公岩子金矿矿体、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顶、底板围岩分别为上三叠统挖鲁八组(T3wl)及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该金矿为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从本矿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以及强烈的Au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了本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南涧县拥翠金矿,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逆冲断层构造破碎带中,近矿围岩为上三叠统麦初箐组(T_3m)板岩、千枚岩及变质砂岩。该金矿属断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脉状矿床,沿断层破碎带形成的金等地球化学异常及硅化、含锰质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均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根据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可将本区金矿分为产于绿岩带的中金矿及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两类,但不论哪类金矿,其成矿物质都主要来自绿岩带,燕山早期重熔花岗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及部分矿质,介质,赋矿构造主要为西太平洋板块活动的所产生的SN向,NE向,甚至NW向的断裂或断裂破碎带,成矿期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9.
云南巍山县扎村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推覆断裂F_(24)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均为具有碎裂岩化和角砾岩化构造碎屑岩;矿体的蚀变类型为石英-白云石-黄铁矿型;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单矿物自然金的形式存在;扎村金矿属构造破碎带控矿的中-低温混合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清原县的南龙王庙金矿,赋存于太古宙绿岩带的变粒岩岩段中。矿体受深层次绿帘角闪岩相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附近有明显蚀变。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脉岩,金为裂隙金,成色为946。金和微量元素相关性指示矿质金源自绿岩,同位素特征反映矿质疏、铅也源自绿岩,石英包体水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溶液为变生(质)水。所以,南龙王庙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同韧性剪切变生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晚太古宙。  相似文献   

11.
刘桂香 《地质与资源》2012,21(5):425-431
南龙王庙金矿位于抚顺-清原太古宙绿岩带内.金矿赋存于太古宇鞍山群红透山岩组上部的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中,容矿围岩为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及浅粒岩.矿体产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沿韧性剪切带分布,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矿体规模一般较小.矿体为浸染-细脉含金黄铁矿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金以自然金形式产出.硫同位素源自深部,铅同位素表明矿质来自绿岩,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研究认为南龙王庙金矿为具层控性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大气降水混合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湖南桃源县马家坡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F_4、F_7)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主要为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Ptbnm)条带状绢云母板岩及粉砂质板岩;近东西向的断层破碎带是主要的导矿及控矿的构造,该矿床成因为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分布于在板溪群马底驿组(Ptbnm)中的断层构造,且伴有明显的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是该矿区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位于新疆那拉提中天山构造带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首个特大型金铜矿床。矿体受二长花岗岩体内断层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二长花岗岩、闪长质岩脉与大理岩捕掳体接触带的控制。矿区存在2类蚀变:①在二长花岗岩内,从破碎带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的蚀变;②二长花岗岩体、闪长质岩脉与大理岩捕掳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化,蚀变矿物主要为石榴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等,具明显分带特征。矽卡岩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为钙矽卡岩。金矿体、金铜矿体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叠,结合矿石、矽卡岩结构构造特征,认为本区存在2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脉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早期以金矿化为主,晚期以金铜矿化为主,且矿化局部叠加于早期矿体之上。矿床类型为矽卡岩-破碎带蚀变岩复合型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阿沙哇义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沙哇义金矿已圈定矿体12条.矿体赋存于晚石炭世浅变质碎屑岩内的断层破碎蚀变带中,按矿床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分别划分为断层破碎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溶滤型之碎屑岩系金矿床亚类.简要总结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找矿标志、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云南墨江出洞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沿断层(F_3)构造破碎带分布,矿体的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成矿体明显受断层构造及地层岩性(C_2x~2)的控制。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津巴布韦太古宙花岗-绿岩型金矿床受构造的控制,金矿可分为褶皱控矿型、剪切带控矿型、层控型、深成花岗岩控矿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5类。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多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与绿岩带的接触带上,金以自然金或金的硫化物形式产出。金矿成矿时代大致分为(2660±50)Ma和(2410±70)Ma(米德兰德绿岩带北部白钨矿Sm-Nd测年)2个时段,分别与新太古代TTG事件和大岩墙侵入相关。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较多,但发现的中-大型绿岩型金矿较少,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河北小营盘石英—碳酸盐型金矿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小平  胡世兴 《地质学报》1997,71(4):350-359
石英—碳酸盐型金矿床是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绿岩带金矿中占有重要地位。绿岩带金矿成矿时代古老(2.5—2.9 Ga),规模巨大,矿物成分简单而且稳定,发育石英、铁白云石或铁菱镁矿、绢云母、黄铁矿等围岩蚀变。而且铁白云石化蚀变在绿岩带金矿成矿中起重要作用,与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铁白云石δ~(13)C值为-4±2‰,可能是地幔来源的标志。本项研究发现,小营盘金矿的铁白云石蚀变作用,携带了大量金等成矿物质沿着SN向张扭性断裂交代早期含金石英脉和糜棱岩,共同构成金的富矿体;含金铁白云石蚀变岩的δ~(13)C值平均为—4.13‰,Pb—Pb等时线年龄为2711±238 Ma。结合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和成矿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小营盘金矿属于高级变质的绿岩带金矿,这是我国金矿地质学研究的一项新进展,希望有助于华北陆台与绿岩带有关矿产的研究和找矿及国际对比。  相似文献   

18.
滇中小水井金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满 《地质与勘探》2009,45(5):588-594
构造控矿是小水井金矿床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对矿床控矿构造空间形态、构造岩分带、活动期次、力学性质、矿床构造类型的研究,认为小水井金矿床受控于区域三级断裂(F3),其内更次级的断层、剪切裂隙破碎带、层间破碎带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矿床控矿构造类型为脆-韧性剪切断裂构造,构造破碎带起码经历了三期应力作用的改造,早期为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中、晚期为张扭性脆-韧性剪切变形,后期为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碎裂状岩石;矿床金矿化作用主要与中、晚期的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有关,发生在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或稍晚。进而总结了金矿化富集规律,指出在断裂产状变化地段、不同方向断层交切附近、破碎带的膨大部位,是厚大透镜状矿体富集的有利空间;破碎带变窄地段,矿体变薄、尖灭,形成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19.
一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产金国之一,以绿岩带金矿著称于世.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绿岩带上部的金矿有了重大突破.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斯拉夫构造省,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耶奈洛夫超群上部与浊流沉积有关的铁建造中的鲁频(Lupin)金矿,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建矿开采,并成为当今加拿大重要的金矿山之一,它不仅使绿岩带金矿增添了新的类型,而且也提高了黄金的产量.在苏必利尔构造省的瓦瓦(Wawa)花岗-绿岩带上部戈利斯(Goliath)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发现了黄铁矿化层控浸染型赫姆洛(Hemlo)金矿,它以巨大的规模,轰动了加  相似文献   

20.
山东鲁西地区绿岩带地层总体金背景值较高,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层.无论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绿岩带还是被TTG改造后的花岗-绿岩带,均有利于金矿形成.已知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均与韧性剪切带有关,韧性剪切带是形成绿岩型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强烈韧性变形和破碎并富含绿岩带残留体的TTG岩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中生代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有利于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