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程应用发展迅速、量大面广,有关管桩的承载特性、设计、施工、检测等工作应引起重视。总结分析了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其工程应用中常遇到的问题,结合相关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及工程实测资料,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适用条件、承载性状、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对比分析。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减少管桩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对工程中如何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某工程预应力管桩断桩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预应力管桩工程断桩事故实例的分析,总结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预应力管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林志文 《探矿工程》2007,34(2):13-15
通过对汕头地区预应力管桩历年来的施工实例资料分析,根据汕头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特点和实践经验,对预应力管桩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丁旭亭 《探矿工程》2009,36(4):51-54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2002浙G22)的规定,预应力管桩摩擦桩的长径比≯100,当用于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且须穿过一定厚度较硬土层时,其长径比≯80。理想·伊萨卡管桩工程最长的设计桩长60m,桩径为550及600mm,采用4节15m的桩连接,长径比超过100,属于超长预应力管桩且地基土层主要为粉土与砂土。通过杭州理想·伊萨卡管桩工程实例,对砂层、粉土层中超长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的制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郑会俊  张云仙 《探矿工程》2005,32(3):19-20,22
针对无锡财富广场的具体施工条件,通过对钻孔灌注桩、静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两种桩型的施工技术条件及经济因素分析,得出了该工程应优先选用静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结论,并指出在静压管桩施工中需要做好挤土效应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项目基坑,开展了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应用研究,比较了不同支护体系的优缺点,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结合双半圆内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要点、工艺参数、结构剖面以及双圆环内支撑的变形特性。预应力管桩区域变形超过报警值,但桩身未产生裂缝,验证了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浙江某高层预应力管桩偏位和上浮处理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预应力管桩产生偏位的原因,介绍了偏位预应力管桩的处理方法。首先测量每根管桩的桩顶偏位和上浮情况,然后对所有管桩进行低应变动测,确定桩身损伤情况及缺陷部位,最后根据管桩偏位和损伤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工程中对上浮桩采用复打复压处理;对严重偏位且断裂桩进行补预应力管桩处理;对偏位超过规范值但桩身质量完好的桩进行纠偏扶正处理;对偏位较大且桩身有损伤的桩进行先纠偏扶正,并在管桩内芯放钢筋笼灌芯加固处理;对群桩大面积偏位损伤部分由于处理后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采用补桩处理。建筑物经上述处理后的实测最大沉降仅为 9 mm,且沉降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砼管桩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鹏  佴小彬 《江苏地质》2010,34(1):84-88
在江苏边防总队海警支队综合楼基坑支护中,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支护桩进行尝试,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得出了管桩在适宜条件下用作基坑支护是可行的。同时,控制管桩支护结构的变形,减少桩身所受弯矩,与内支撑结合使用效果更佳,管桩与支撑支护形式的组合,有利于节约支护成本。预应力砼管桩的桩身质量易于控制以及环保,采用管桩作为支护桩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对提高施工效率和缩短工期有良好的保证,将其应用于支护工程则更具有竞争性,拓宽了今后深基坑设计的思路,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着单桩承载能力高,穿透力强,在施工中低噪声,无污染,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长春某小区工程实例为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荣彦 《探矿工程》2006,33(9):22-25
郑州东区软土基坑的支护型式较多,但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体在郑州尚属首次。介绍了这种支护体的设计、施工与监测,提出在郑州东区5~6m软土基坑中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体是可行的,在距离邻近建筑物较近时采用预应力管桩作支护体比采用传统的桩锚支护体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具有节省工期、成本明显较低、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