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英  郑绵平  袁鹤然  刘喜方  王海雷 《地质学报》2007,81(12):I0001-I0003
本文主要根据西藏扎布耶湖区SZK02孔所揭露的近84m剖面的沉积物特征与其产的介形类6属20种,轮藻类2属3种,结合14C、ESR、U-series地层测年等,初步认为该区128~1.4ka至少存在5个较明显的气候变化时期。①在128~76.7ka(83.63~57.0m)处于我国末次间冰期时段,气候凉湿,湖盆扩展,在90~81ka期间湖面最高,水质最淡。②76.7~58.6ka(57.0~38.13m)为我国末次冰期早冰阶时期,湖盆收缩,水温低,早期76.7~69.7ka(57.0~47.5m)偏冷湿,中期69.7~65.0ka(47.52~42.64m)气候温干,正逢早冰阶时期;晚期65.0~58.6ka(42.64~38.13m)气候干燥度下降。③58.6~29.1ka(38.13~13.75m)处于我国末次冰期间冰阶时段,早期58.6~51.6ka(38.13~33.07m)偏温湿,为3c暖期;中期51.6~42.5ka(33.07~26.13m)气候干冷,为3b冷期,正临末次冰期中冰阶时;晚期42.5~36.0ka(26.13~20.16m)偏凉湿,湿度更大,再次出现高湖面,为3a暖期;末期36.0~29.1ka(20.16~13.75m),趋向温干。④29.1~11.8Cal.ka(13.75~4.83m),气候趋向干冷,处于末次盛冰期(LGM)、末次晚冰阶时期,湖盆萎缩,水温低。早期29.1~16.6Cal.ka(13.75~6.98m)偏温湿;晚期16.6~13.1Cal.ka(6.98~5.76m)寒冷干燥;至末期13.1~11.7Cal.ka(5.76~4.83m),进一步干燥寒冷,全球新仙女木事件在本区发生。⑤11.7~1.4Cal.ka(4.83~0.65m),大致进入全新世气候期,气候波动大,凉湿与干冷交替频繁发生。在11.7~10.7Cal.ka(4.83~4.42m)时较温湿;10.7~9.5Cal.ka(4.42~4.07m)转向干冷;9.5~9.1Cal.ka(4.07~3.7m)更干冷,湖盆进一步萎缩;9.1~6.3Cal.ka(3.7~2.86m)向温干过渡;6.3~3.6Cal.ka(2.86~1.77m)干冷,湖泊已成盐湖;3.6~1.4Cal.ka(1.77~0.65m),气候趋向冷湿。  相似文献   

2.
华北克拉通是否同华南克拉通一样保存有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有关的年龄记录是理解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构造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燕辽裂陷槽的北京西山地区的寒武系和侏罗系碎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目的是通过碎屑锆石年龄揭示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尤其是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重要地质事件.定年结果显示,北京西山寒武系徐庄组的钙质细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1.38Ga和~1.14Ga.此外,还有~ 1.56Ga、~912Ma、~814Ma、~740Ma、~630Ma和~507Ma的年龄组.侏罗系窑坡组长石质岩屑细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2.5Ga、1.88~1.8Ga、~1.74Ga、~1.6Ga和186Ma.此外,还有~2.77Ga、~2.0Ga、~1.2Ga、~488Ma、~256Ma和~233 Ma的年龄组.这三个岩石具有较低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指示较近的物源区,其碎屑物质可能大部分来自华北克拉通内部和北缘,因此其碎屑锆石的年龄组可记录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要地质事件.~2.77Ga、~2.5Ga、2.1~ 2.0Ga和1.88~1.8Ga的年龄组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发生地壳生长、克拉通化、裂谷和造山等重要地质事件;~ 1.74Ga、~ 1.6Ga、~ 1.56Ga、~1.38Ga、~912Ma和~814Ma的年龄组记录了华北克拉通最终克拉通化后开始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的多期裂谷事件.与1.3~ 1.0Ga、~740Ma和~630Ma的年龄组相对应的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出现甚少,而该时期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华南克拉通广泛发育,且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华北克拉通显生宙碎屑岩中碎屑锆石保存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地质事件的记录对探讨华北克拉通在元古宙的地质演化及华北克拉通与华南克拉通的关系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可可塔勒铅锌矿床物理化学条件和硫铅同位素研究,获得矿床形成温度为300℃;logfo2为-32.75~-33.91; logf2为-6.75~-10.00;pH值为5.3~7.0.矿石和脉石的206 Pb/204Pb比值为18.001~18.200,207pb/204 Pb比值为15.480~15.705,208Pb/204 Pb比值为37.605~38.861.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01~18.176,207pb/204 Pb比值为15.480~15.634,208Pb/204 Pb比值为37.605~38.027;铁帽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17~18.200,207pb/204Pb比值为15.509~15.617,208pb/204 Pb比值为37.833~38.283;重晶石和石英的206 pb/204 Pb比值为18.014~18.027,207pb/204 Pb比值为15.482~15.495,208Pb/204Pb比值为37.632~37.675.硫化物的δ34S值为-15.8‰~+5.1‰,其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14.3‰~+5.1‰,方铅矿的δ34S值为-15.8‰~-1.0‰,磁黄铁矿的δ34S值为-14.6‰~-1.4‰,闪锌矿的δ34S值为-14.5‰~-11.3‰.硫同位素指示硫来源于岩浆,铅同位素指示铅是多来源.  相似文献   

4.
化肥品种     6月中旬 8月中旬 1 0月中旬 1 2月中旬磷酸 (P2 O5)  美国海湾 31 0~ 32 0 31 0~ 32 0 31 0~ 32 0 31 0~ 32 0  北非 32 5~ 385 32 5~ 385 32 5~ 385 32 5~ 385磷酸二铵  美国海湾 (散货 ) 1 85~ 1 881 69~ 1 72 1 53~ 1 54 1 47~ 1 52  北非 (散货 ) 1 80~ 1 90 1 80~ 1 90 1 68~ 1 781 65~ 1 68  约旦 (散货 ) 1 96~ 2 0 0 1 89~ 1 95 1 65~ 1 781 65~ 1 70重钙  美国海湾 (散货 ) 1 62~ 1 64 1 50~ 1 55 1 45~ 1 50 1 36~ 1 40钾肥 (标准KCl)  温哥华 1 1 5~ 1 30 1 1 5~…  相似文献   

5.
郭文献  李越  张陵  赵荣生  王鸿翔 《水文》2019,39(6):69-73
根据长江中游宜昌站1952~2015年长时间序列径流泥沙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等方法,揭示宜昌站径流泥沙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径流量无显著下降趋势,而输沙量下降趋势明显;(2)径流量在2005年发生突变,输沙量在2002年发生突变;(3)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存在以20~24a为主周期的变化规律;(4)年径流量可分为1952~1955,1961~1968,1979~2001年3个多水期和1956~1960,1969~1978,2002~2015年3个少水期,输沙量可分为1952~1993,1998~2002年2个多沙期和1994~1997,2003~2015年2个少沙期;(5)年输沙量显著减少主要为水库拦沙、河道采砂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人类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微区定年分析方法,对川东北前陆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具多成因类型,年龄具分组分段特征。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锆石年龄值有5组:213~283Ma、312~448Ma、694~710Ma、1430~1988Ma和2133~2708Ma;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碎屑锆石年龄值有7组:163~194Ma、213~274Ma、404Ma、712Ma、1742~1972Ma、2116~2594Ma和3025~3140Ma。研究表明,川东北前陆盆地沉积物主要为源自秦岭造山带燕山期陆内造山岩浆活动产物(163~194Ma)、晚海西—印支期秦岭俯冲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213~283Ma;213~274Ma)、北秦岭俯冲造山-构造岩浆作用的物质(312~448Ma;404Ma)、南秦岭南华纪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相关物质(694~710Ma;712Ma)、秦岭造山带褶皱基底(1430~1988Ma;1742~1972Ma)和秦岭造山带变质基底(2133~2708Ma;2116~2594Ma、3025~3140Ma)。结合已有古水流及区域资料综合分析,秦岭造山带与川东北前陆盆地具较好的盆山物质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尔泰铁热克提岩体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铁热克提岩体4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分析研究表明,具有3个阶段的热演化模式:①大约120Ma之前,温度为105~130℃或90~120℃,属于较高温稳定期;②60~120Ma,温度为90~120℃或20~65℃,系快速冷却与隆升期;③60Ma以来为20~65℃或12~18℃,属低温稳定期。第2阶段(60~90Ma期间),冷却速率为2.5~3.23℃/Ma,相当于抬升速率为83.3~107.7m/Ma。60~120Ma的快速隆升作用以及80.4~91.9Ma的裂变径迹年龄,证实燕山晚期发生过新的陆内挤压造山活动。  相似文献   

8.
陕西神河钡矿床位于南秦岭钡成矿带的北矿带,重晶石和毒重石为主要的矿石组成.显微测温分析表明,重晶石、毒重石和钡解石内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08~205℃(峰值130~170℃)、118~274℃(峰值150~210℃)和146~227℃;盐度w(NaCleq)分别为0.53% ~9.86%、0.18% ~8....  相似文献   

9.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对新疆罗布泊新湖湖心区KY01孔0~8 m沉积物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两个粒级组分:3.5~6.2 μm(组分1)、20.7~63.4 μm(组分2)和一个相对不敏感组分:8.9~14.3 μm(组分3)。结合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分布规律、黄土和现代降尘等大气悬浮颗粒物沉降特点,推测3个粒度组分分别指示钻孔所在位置与湖心的相对距离、区域沙尘活动强度和非沙尘活动的粉尘输入强度。根据粒级敏感组分2和AMS14C测年数据重建了该区近4.5万年以来的沙尘活动历史。在过去的4.5万年,罗布泊地区沙尘活动增强主要出现在44.7~44.5、44.2~44.0、41.4~38.8、38.4~37.4、36.4~36.1、34.8~34.5、33.5~32.9、32.5~32.2、31.9~31.5、29.9~29.5、25.6~12.3和8.9~7.8 cal ka BP期间,这些时间段多数对应于以格陵兰NGRIP冰心δ18O记录所代表的北半球气候变化冷阶段或冷事件,说明该区沙尘活动的强弱与全球降温事件所引发的冷干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鲁东南莒南县一带榴辉岩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莒南榴辉岩原生矿物共生组合是石榴石+绿辉石±石英。石榴石的AIm58.3~62.6%,Pyr11.0~22.9%;绿辉石含Jd 40.7~46.3。它们形成在P为14.7~21.78×10~8Pa、T为635~994℃的条件,形成时的地热梯度大约16.2~16.9℃/km,埋藏深度约39~60km。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 沉积物主要蚀源区是遭受海西-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周缘山地, 燕山运动仅在柴西阿尔金山有所表现。揭示出蚀源区发生过多次的(热) 构造运动, 在柴北缘有5次( ~284.5 Ma、~263.6 Ma、~243.6 Ma、~221.6 Ma和~199.8 Ma) , 而在柴西则有6次( ~344.2 Ma、~275.2 Ma、~244.9 - 246.8 Ma、~210 - 220.3 Ma、~186.9 - 195.7 Ma和~162.9 Ma) , 说明青藏高原北部在前新生代具有多阶段、同步整体隆升特点。进入新生代,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带构造活动具有强-弱-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广元地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粘土矿物与古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粘土矿物特征作为气候指标对四川广元千佛崖-剑阁朱家岩剖面中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的古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蒙脱石(25.8%~1.0%~46.8%)、高岭石(31.0%~12.5%~12.6%)、伊利石(31.3%~68.0%~28.0%)和绿泥石(11.8%~18.5%~12.6%)相对质量分数变化指示的气候变化状况是相同的,与伊利石结晶度指数(0.26~0.31~0.27)和伊利石化学指数(0.62~0.66~0.79)曲线所指示的气候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据此,将该区古气候划分为3个阶段,即中侏罗世早中期为以干冷为主的半干旱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变得相当干冷,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为暖湿气候。这一变化与同期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品 名 和 产 地 ( 1 999- 0 8- 1 9) 2 ) ( 1 999- 0 5- 2 7)磷 矿  cfr3)  印度  73%~ 75%BPL    63~ 69   63~ 66  fob4)  摩洛哥  70 %~ 72 %BPL 41~ 4941~ 49硫 磺  fob 温哥华 (现货 ) 38~ 40 34~ 38  fob 温哥华 (合同 1H) 2 6~ 2 92 6~ 2 9  fob 波斯湾 31~ 42 2 2 .5~ 38  cfr 印 度 49~ 53 55~ 64  cfr 北 非 40~ 47 40~ 47液态硫磺  fob 坦帕港 (longton5) ) 66~ 6971~ 73硫 酸  cfr 西北欧 (马克 /t) 55~ 65 55~ 65 …  相似文献   

14.
刘金龙  周永恒  吴琼  柴璐  吴大天  吴涛涛  刘凯 《地质学报》2019,93(12):3111-3124
本文对大兴安岭扎兰屯北部地区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的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区域动力学背景予以制约。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D14208)加权年龄141±3Ma(早白垩世),玛尼吐组粗面英安岩(D14210)加权年龄135±5Ma(早白垩世)。在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它们均为钙碱性系列,SiO_2分别为76.41%~78.01%和64.71%~65.63%,MgO分别为0.04%~0.22%和1.12%~1.35%,Mg~#值分别为12~42和32~3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重稀土元素,Eu/Eu~*分别介于0.40~0.52和0.82~0.95之间。Rb/Sr比值分别变化于2.42~3.21和0.12~0.15之间,K/Rb比值分别变化于284~290和284~306之间,Nb/Th比值分别变化于2.35~3.82和2.60~3.63之间。结合两个样品ε_(Nd)(t)值分别为1.57~2.22和1.72~2.24,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751~804Ma和743~786Ma,认为岩石应来源于地壳。综合东北地区前人的同时代岩浆-构造成果,认为岩石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所引起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依据青藏东缘六合-香多镁铁质深源包体中石榴石、辉石、角闪石和斜长石的矿物电子探针成分,采用Grt Cpx温度计(T EG79、T P85、T K88、和 T R2000)、Grt Hbl温度计(T GP84和 T RV2000)和Hbl Pl温度计(T BH90)以及角闪石Al压力计(P Al in Hb l)估算了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结果表明,石榴透辉岩、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石岩包体的平衡温压分别是770~920℃和 0.83~1.50GPa(相当于27~50km深)、730~950℃和 0.85~1.04GPa(相当于28~34km深)、 720~900℃和 0.74~1.32GPa(相当于24~44km深)、512~753℃和 0.71~0.98GPa(相当于23~32km深)以及 0.60~0.84GPa(相当于20~28km深)。前 3类包体主要来自下地壳,平衡温压较高(720~950℃、0.74~1.50GPa);后 2类包体主要来自中地壳,平衡温压较低(510~735℃、0.60~0.98GPa)。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还暗示了高钾岩浆起源的最小深度在50km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的锆石Hf同位素和稀土组成。两个古元古代晚期(1.9~2.1 Ga)变质碎屑沉积岩样品中碎屑锆石的(n(176Hf)/n(177Hf))c、tDM1(Hf)和tDM2(Hf)分别为0.281079~0.281502、2548~3000 Ma、2612~3153 Ma和0.280916~0.281451、2533~2717 Ma、2600~3404 Ma; 一个古元古代早期(2.37 Ga)变质辉长岩样品中岩浆锆石的εHf(t)和tDM1(Hf)分别为1.50~6.68和2449~2647 Ma,表明大青山及邻区在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存在强烈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既有地幔添加又有壳内再循环作用。三个样品的边部变质锆石εHf(t)、tDM1(Hf)和tDM2(Hf)分别为-9.49~3.91、2201~2686 Ma、2285~2887 Ma;-7.29~-2.42、2350~2540 Ma、2499~2740 Ma和-5.46~-0.53、2319~2507 Ma、2443~2687 Ma,Th/U比值普遍小于01。与核部锆石相比,边部变质锆石tDM2(Hf)变小,Th/U比值和稀土含量降低,但稀土模式十分类似。研究表明,变质锆石增生边的形成及其Hf同位素、稀土和U—Th组成受核部锆石和变质作用的双重制约。变质增生边的形成至少部分与核部锆石溶解以后的再结晶有关,变质流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闫国强  王欣欣  黄勇  刘洪  黄瀚霄  田恩源  赖杨  赵晋 《地质学报》2018,92(10):2138-2154
努日超大型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例白钨矿矿床,通过对矿区不同产状、岩性的岩浆岩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锆石U- Pb年代学、Re- Os同位素、Sr- Nd- Pb- Hf同位素等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努日矿区岩浆岩演化序列为石英闪长玢岩(93.42±0.76 Ma)→安山岩(92.04±0.71 Ma)→黑云母花岗岩(50.46±0.56 Ma)→花岗闪长斑岩(24.83±0.21 Ma),从高钾钙碱性到钙碱性系列均有分布,其中石英闪长玢岩含SiO2 57.19%~58.23 %, K2O 1.71%~2.2%, 总碱含量高(5.28%~5.77%), 含A12O3 14.14%~16.45%,CaO含量中等(2.33%~4.11%),里特曼指数(σ)为1.79~2.07,铝指数(A/CNK)为0.77~0.82,Mg#指数47.19~49.51, 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Pb、Ba、Th,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为10.25~11.07,具有弱的Ce异常,相对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39~0.706),具有埃达克岩特征;安山岩含SiO2 54.17%~60.27%, K2O 1.78%~2.25%, A12O3 17.89%~22.65%。里特曼指数σ为1.32~2.34,铝指数(A/CNK)为0.91~1.54、Mg#指数48.14~52.04, 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Ba、Th,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为986~1694,具有明显的的Eu负异常,为正常岛弧岩浆岩特征;黑云母花岗岩含SiO2 64.90%~66.12 %, K2O 2.31%~23.86%, 总碱含量高(6.47%~7.01%), 含A12O3 15.52%~16.15%、CaO含量中等(2.33%~4.11%),里特曼指数σ为1.45~2.17,铝指数(A/CNK)为0.93~1.02,Mg#指数28.49~36.55, 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Pb、Ba、Th,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为6.26~7.29,具有强的Eu负异常,小于大陆地壳值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4488~0.704584),具有岛弧岩浆岩特点;花岗闪长斑岩含SiO2 59.12%~74.97%, K2O 0.83%~3.67%, 总碱含量高(2.77%~6.89%),含A12O3 11.31%~17.06%、CaO含量中等(5.32%~6.22%),里特曼指数σ为0.24~2.64,铝指数(A/CNK)为0.75~0.93,Mg#指数35.11~51.57, 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Ba、Th,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为9.866~16.93,具有弱的Eu负异常,其87Sr/86Sr初始比值(0.705745~0.706073),稍小于大陆地壳,其εHf(t)为2.76716~8.66174,暗示来源于新生的大陆地壳,具有埃达克质岩特点。黄铜矿Re- Os同位素特征显示矿区存在三期矿化事件,与矿集区内成矿事件吻合较好,对于指导下一步矿集区寻找不同时代成矿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钻探揭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层与第四纪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0  
青藏高原地表侵蚀强烈,不利于保存连续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难以获得良好的高原环境变化记录.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宁-互助地区,堆积着厚层黄土,是认识高原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气候变化重要的信息载体.但是,由于次生黄土披覆较厚,露头剖面不完整,长久以来,对这套风成沉积没有进行过全面细致的研究.根据钻探岩芯揭示的土壤地层、磁性地层以及磁化率变化,初步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厚层黄土堆积底界的年代大约为2.0Ma.黄土-古土壤序列可以与黄土高原中部的标准黄土地层对比,但青藏高原黄土有着更为复杂的沉积和侵蚀过程.在具有较好年代学控制的基础上,可以重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某些细节.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青藏高原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气候变化对应,但是,在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古气候变化有幅度大和频率高的特点.根据与标准黄土堆积的时间序列对比,在距今129~71ka, 254~188ka, 334~279ka, 428~385ka, 576~471ka, 670~658ka, 748~706ka, 788~760ka, 883~853ka, 1000~967ka, 和1120~1061ka等时间段,青藏高原东北部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间厚层的黄土/砂层堆积,即71~12ka, 188~130ka, 380~334ka, 471~428ka, 658~576ka, 853~788ka, 1273~1265ka 和1727~1640ka等时间段则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可能与冰川发育对应.对高原黄土堆积的环境替代性指标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古气候变化过程,而且可能为研究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中新世山旺古海拔与古气候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距今 15 .5~ 17Ma的山旺中新世植物群中有 38科 74属为现存属 ,共存分析研究表明 ,它们的现代分布的共存区间为 2 9~ 32°N ,10 9~ 112°E ,海拔为 80 0~ 15 0 0m。依据共存分布区间的常年气候资料 ,获得山旺古气候参数定量数值 :年均温 7.9~ 15 .3℃ ;年较差 2 1.5~ 2 4 .4℃ ;最冷月均温 - 4 .4~3.9℃ ;最热月均温 2 0 .0~ 2 6 .2℃ ;推测中新世山旺地区为亚热带山地气候 ,山旺古湖的海拔为 80 0~ 15 0 0m  相似文献   

20.
安徽岳西地区的含白云石柯石英榴辉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岳西地区与超基性岩伴生的柯石英榴辉岩的共生矿物组合是石榴石+绿辉石+白云石+柯石英+金红石或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斜黝帘石+白色云母+金红石。前一个含白云石组合是本文作者首次发现的。石榴石中铁铝、镁铝和钙铝榴石分子分别为25~63(%)、10~32%和23~44%。绿辉石中硬玉、普通辉石、霓石和钙契尔马克分子分别为35~51%、45~58%、0.2~13%和0~3%。变质作用的温度为600~840℃,压力大于2.7~2.9GPa,形成深度在80k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