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广东省1991~2005年5种主要海洋灾害概况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广东省近15年因风暴潮、海浪、赤潮、溢油、海水入侵等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38.9亿元人民币,死亡、失踪577人。其中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的海洋灾害是由台风风暴潮引起的;灾情的地域差异是粤西较重,粤东次之,珠江口较轻。2001~2005年与1991~2005年相比,近5年海洋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但2006年又是海洋灾害重灾年。  相似文献   

2.
2012年陕西年平均气温略偏低,年降水总量、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气象条件对小麦、玉米、油菜以及果业等比较适宜,无较大影响。2012年陕西先后经历了持续低温、干旱、暴雨、高温、强寒潮等多种气象灾害。1—3月、11—12月陕西省平均气温持续偏低;7月下旬陕北佳县26、27日连续两日降水突破极值;6月12—24日出现连续13d的区域性高温天气;4月中旬强寒潮天气致榆林、延安等地24h内降温幅度达10-12℃。据省民政厅灾情统计,2012年陕西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835万人(次)受灾,58人死亡(含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81万hm2,其中绝收面积6.625万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7.23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1.21亿元。  相似文献   

3.
史国宁 《气象》1985,11(3):32-33
人类生活在大气之中,气象现象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台风、寒潮、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往往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暴雨造成山洪爆发,大风颠覆渔船,雷雨、大雾常造成飞机失事,冰雹砸物伤人之类的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1983年7月20—23日日本岛根县的暴雨,日降雨量为300毫米,仅浜田和盖田两市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就达107人,经济损失为1900亿日元。我国人民对于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地区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所造成的灾害,至今记忆犹新。各国历史上都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灾难性天气事件。表1给出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上有记录的16次比较严重的热带气旋所造成死亡的人数,反映了气象灾害危及公众安全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2010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4月11—14日出现历史少见的阴雨雪、低温、大风、倒春寒和霜冻天气过程;4月25—26日全省出现沙尘天气过程,7月27—8月5日全省大部遭遇高温高湿“桑拿天”。7—8月出现4次持续强降水天气,暴雨日数和站次数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局地性强、强度大,多站突破建站来的历史极值。2010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205人死亡,失踪18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05800hm^2,直接经济损失302.16亿元,其中农  相似文献   

5.
1990年全区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高温伏旱最为突出,其次是冰雹、雷雨大风。暴雨洪涝较小,属于偏轻的年份。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至十月份,全区因气象灾害死亡196人,受伤105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4亿元。  相似文献   

6.
尹宜舟  高歌  王国复 《气象》2019,45(10):1439-1445
基于灾度相关模型,提出了面向气象灾害的四维灾体模型。模型以受灾人数、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形成的灾度平面作为损失的基本规模,在灾度平面垂直方向,以死亡失踪人数为要素形成第四维,最终形成四维灾体。将模型初步应用于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年景评价分析之中,结果显示,2003、2006和2010年为气象灾害损失明显偏重年景;验证分析表明,灾体模型将死亡失踪人数作为特殊的一维来考虑,凸显了其在整个气象灾害损失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增加受灾面积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7.
2011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陕西大部年平均气温略偏高,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略偏少。2010/2011冬季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7月4—6日、7月28日—8月1日暴雨过程降水落区和时段集中、降水强度大、过程雨量大、灾情重。9月强秋淋天气历史罕见。2011年陕西先后遭受低温、干旱、冰雹、暴雨、高温、雷电、强秋淋、大雾等多种气象灾害,其中暴雨、连阴雨等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最为严重。气候条件总体对小麦、玉米、油菜等比较适宜,但强秋淋对棉花的品质与产量有较大的影响。据省民政厅灾情统计,2011年全省107个县(市、区)全部受灾,受灾人口1 273.56万人,死亡8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1.282万hm2,绝收面积14.269万hm2,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6.1亿元。  相似文献   

8.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造成的地铁突发灾害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城市重大人员伤亡事件。该事件产生既有暴雨强烈、事故突发等客观原因,也包含风险意识淡薄、应急机制不健全等主观因素。本文首先遴选“郑州暴雨地铁灾害事件”演化的主要情景要素,采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该事件情景演化流程。在此基础上,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了“郑州暴雨地铁灾害事件”情景推演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利用Netica软件推算出灾害情景节点状态概率。最后,通过调试特定节点先验概率,开展不同暴雨灾害等级、应急响应行动、周围环境状态情况下人员死亡和地铁受损害的概率评估与情景推演,旨在总结经验、查找漏洞,为应对和防范“郑州暴雨地铁灾害”类似事件提供风险防范和响应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5年陕西省气温正常偏暖,降水略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年日照时数略偏少。7月全省35 ℃以上高温出现站次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2015年首场透雨偏早20 d,4月1日关中、陕南出现1961年以来最早的区域性暴雨天气。2015年全省发生洪涝、干旱、风雹、低温冷冻、山体崩塌、滑坡等6类自然灾害308次,10市97县(区、市) 58161万人次受灾,103人因灾死亡和失踪,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07万人次;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多间,农作物受灾9 2128 km2;直接经济损失727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对1994年旱涝灾害的思考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陕西气候异常,旱涝灾害严重,全省因灾减产粮食27亿多公斤,受灾人口2650万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8亿元,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大灾之年,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暴雨是我省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是众所周知的,其中强对流暴雨国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预报难度大、防御困难而常常造成更为严重的灾害。1989年7月22日,我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大范围暴雨,死亡叩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1991年7月22日,长春市双阳区出现百年一遇的强对流暴雨,日降水量160毫米,最大一小时降水量达91.9毫米,城区房屋全部被淹,三万多人无家可归。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强对流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强对流暴雨预测和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中部,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天气多变,季节明显,是“气候脆弱性”区,灾害频繁,仅就近40年来有记录不完全统计,能搜集到有文字记载突发性暴雨就有24次,损失约计22亿元以上,死亡及失踪人数高达2465人之多,平均每年近62人。因此,搞好这项研究工作,在当前来说对防灾减灾,抗灾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气象服务为接近五成的公众避免或减少过一定的因灾经济损失,气象信息为城市公众挽回因气象灾害损失约295元/人,为农村公众挽回因灾损失约468元/人。  相似文献   

14.
广东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季节长,造成的灾害重、影响大。为合理、定量地评估广东暴雨洪涝过程强度及其损失,基于1994—2018年广东致灾暴雨过程和相应灾情资料,构建了广东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和灾情指数模型,并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雨强度和灾情等级划分,以第60、第80、第90和第95百分位数为临界阈值,分别将致灾暴雨过程强度和灾情划分为弱(1级)、较弱(2级)、中等(3级)、较强(4级)、强(5级)和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巨灾5个等级,进而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暴雨过程可能造成的人口、农作物、房屋和经济等承灾体损失。结果表明:(1)1994—2018年间,广东各等级致灾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4—9月的汛期,5—7月尤其多,要特别注意防御;(2)致灾暴雨过程强度等级与各类承灾体灾情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暴雨强度的增强,倒塌房屋数呈指数增长,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呈线性增长;(3)平均而言,当暴雨强度达到强(5级)等级时,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倒塌房屋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标准分别约为187.19万人、22人、10.52×10^4 hm^2、1.12万间和13.07亿元。  相似文献   

15.
廊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廊坊市气象灾情普查资料显示,暴雨洪涝灾害是气象灾害中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1949~2007年廊坊市由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1986.73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82.2%,严重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原理,计算出廊坊市地理地貌状况指数(H)、暴雨洪涝发生强度指数(C)、暴雨洪涝灾害频率指数(R)、承灾体经济承灾能力指数(E)、经济损失指数(E')、生命易损指数(L)、生命损伤指数(L'),抗灾能力指数(K)等8个风险指数,并对其进行评估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廊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域差异,得出各县市区的综合风险指数,并按极高、高、中、低等4级分区法对廊坊市暴雨洪涝灾害的综合风险指数进行区划。研究所形成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度区划对本地防御暴雨洪涝和降低灾害损失,以及对暴雨洪涝灾害采取有效管理提供了比较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今年11号强台风于9月18日21时30分在温岭登陆,经过浙西进入安徽,强度减弱。 这次台风对我市而言:潮位高、风力强、雨量集中,受其影响全市平均过程雨量182.5mm,西南部万竹达417mm,58569(站号):8级风持续77个小时、11级风持续35个小时、12级风持续22个小时,瞬时极大53m/s,“三碰头”镇海口潮位5.22m、三江口潮位5.18m,均超过1981年第14号台风4.97m的记录。高潮位受损名列榜首,全市因灾死亡19人、失踪26人,紧急转移群众29.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43亿元。  相似文献   

17.
江门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对江门市2001—2014年的气象灾害灾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门次数最多的前3位气象灾害是雷电、暴雨和台风。汛期(4—9月)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台风、暴雨和干旱等3种灾害的集中区都主要在南部,雷电灾害集中在江门主城区和开平地区。近年来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略增长趋势;2008年是江门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台风灾害对江门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灾害,雷电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台风灾情特征及其灾害客观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及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中国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中国致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倒损、农田受淹及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特征.引入了定基物价指数,改进了台风灾害指数(ATDI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1980-2004年间所有致灾台风的灾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致灾台风的灾害分为:轻灾(或小灾)、中灾、大灾(或中偏重灾)和重灾4个等级,并据此对1980-2004年间中国致灾台风的灾情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年约有7.2个台风对中国造成明显灾情,最多的年份多达11个、最少年份也有4个.中国致灾台风的频数逐年减少,但造成的灾情却逐年趋重,因台风而伤亡的总人数逐年上升(死亡人数下降)、倒损房屋和受淹的农田面积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逐年递增,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3×10~4间/年、2.28×10~4 hm~2/年和14.56亿元/年.1980-2004年间,单个致灾台风而言,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81.4间/个、880.0 hm~2/个和0.33亿元/个.从台风灾害指数看,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台风灾害较为严重,其中1996年最重,而1998年则是1980-2004年间台风灾害最轻的年份.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陕西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总体呈现降水北多南少的特征,其中延安7月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5倍左右,为1961年以来7月降水量最多的一年。2013年,陕西省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灾多面广,延安地区灾情尤为严重,历史罕见。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及衍生灾害共造成1 433万人次受灾,7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151.612万km2,绝收17.527万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8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8.78亿元。  相似文献   

20.
罗光荣 《贵州气象》2000,24(5):36-37
干旱、冰雹、暴雨、雷暴、凝冻、秋风和秋季绵雨 ,是贵州最主要最常见的气象灾害。贵州的自然灾害 ,几乎全部都是气象灾害或因气象因子所引发 :泥石流、滑坡多因暴雨所致 ;作物病害虫害与高温多湿的气候有关。据统计 ,90年代以来 ,我省平均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上千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资金达数十亿元。其中 ,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 85 %以上。气象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导弹发射 ,卫星上天 ,轮船远航 ,人体健康 ,烟酒糖……无一不与气象相关。就以国酒茅台为例吧 ,它只能出在赤水河谷的茅台镇而不能在别的地方生产出来 ,即使全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