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上,水文地质学一直被认为是地下水水文学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义词。在有关地下水方面大量学科的近代进展,迫使对水文地质学这一名词需要重新定义。水文地质学在本文中定义为地下水和岩石骨架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这种相互作用,在地下和在地面以一系列的过程和现象广泛地表现出来。对它们的知识和理解,将有利于解决一些学科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诸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土木工程和环境研究、农业和林业、采矿业、矿物和石油及天然气勘探、普通地质学和地貌学。水文地质参数和有关物质的性质,是用很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加以确定的。现代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需要的极为广泛而高级的教育,这就给大学在设置合适的课程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研究贝加尔和地区,发现的大量片麻状和花岗-片麻岩穹窿的过程中,在大比例尺航空照片上看见很多地区有非常奇异地和生动的褶皱图案(图1略)。在航照上可以清楚地见到黑色和白色条带和不大的斑点相互交替和奇异地弯曲。在变形实验研究中,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光学原理,获得了足以令人惊奇的相似的皱纹图案。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大兴安岭位于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之间,其北段在北满和内蒙呼纳盟地区,作北北东至南南西走向。在中长铁路西段,山地宽度约达200—250公里。构成山体的岩石,绝大部分为火成侵入岩和喷出岩,岩性坚挺,构造纷杂。在起伏上,山地并不崎岖尖削,这是因和整个地面发育历史有关。大致言,山区在第三纪早期和中叶,曾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热液沉积物主要以块状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为主。与其它热液活动区相比,本区的热液沉积物以富含Pb和Ag等元素为特征。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块状硫化物矿石中,Ag主要以分散态富集在粗粒硫化物和细粒硫化物集合体中,在热液活动的早期和晚期均有Ag的富集。在以硬石膏为主的块状矿石中,Ag主要在细粒硫化物集合体中富集,其富集成矿的时间为热液活动的中后期,富集成矿温度在150℃以上。在重晶石为主的块状矿石中,Ag主要以颗粒状自然银的形式在热液活动后期富集成矿,其成矿温度低于160℃。  相似文献   

5.
柴河流域降雨和径流主要集中在6~9月,均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降雨和径流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输沙量较降雨量和径流量年内分配波动性更大。在降雨量和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输沙量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岭石和蒙脱石吸附胡敏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岭石和蒙脱石分别是暖湿和冷干气候带内典型土壤的代表性矿物,对二者吸附胡敏酸特点的对比研究可以为探索不同地带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笔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胡敏酸初始浓度对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吸附量的影响,重点剖析了引起高岭石和蒙脱石在吸附胡敏酸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pH=5条件下,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胡敏酸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2)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3)pH<6时,高岭石吸附的胡敏酸量多于蒙脱石,pH>6时则相反。这是由高岭石和蒙脱石在不同pH条件下吸附胡敏酸的机制不同造成的。在pH<6时,高岭石与胡敏酸之间的静电引力起主导作用,其次是配位交换作用和氢键作用。此时,蒙脱石以氢键作用为主要吸附机制。在pH>6时,高岭石和蒙脱石的主要吸附机制分别是疏水性作用和阳离子键桥。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是继遥感和三维激光扫面之后,在三维空间数据领域中又一个可用于大面积、高精度和快速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技术方法。随着摄影测量算法的改进和商品化发展,目前该项新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应用也处于不断尝试阶段。结合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调查甘肃黑方台地区黄土滑坡实例,在简要介绍低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获取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技术在区域黄土滑坡调查(面积为36 km~2)和单体黄土滑坡调查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调查方面,可以很好地认识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在单体滑坡方面,通过滑坡前后两期低空摄影测量数据分析,很好地认识滑坡的滑前变形迹象和成灾过程。由此可见,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一定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
丁靖康  赫贵生 《冰川冻土》2000,22(4):333-339
根据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多年的研究实践,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堤的临界高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由于各地年平均气温不相同,因而各地空气的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汀同,在同一地区,路堤表面材料特性不同,其表面的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也就不同。如果在某一地区,路堤表面的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相等,则该地路堤的融化深度和冻结深度也应相等(忽略路堤及基底土体融化状态和冻结态下导热系数的差异)。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通过在生态环境和生物中的迁移、转化和富集已对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概述了重金属元素在地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的聚积形态,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针对以往研究工作的不足和在研项目特点,重点提出了土壤和茶叶中铅同位素组成的测试技术.综述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研究重金属污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Kozlovsk  王辉 《世界地质》1991,10(1):176-178
人类的工业活动已成为改变环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首先是改变岩石圈(地质环境)上部的环境。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条件,及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人类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工程地质中的危险工序被激活。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在自然和技术因素作用下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技术因素影响的确定,和这些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巳成为现代地质学中的主要的地质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地质介质内的技术因素产生了复杂的地质条件,野生动植物王国,危及工程建筑,和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地球生态学范围内的调查正在展开。在地质学和生态学之间出现了一门新科学趋势,它研究生命物体之间,包括人类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规则,在一系列的地球生态学问题中存在着一些趋势,它要求人们在区域上进行达到州际水平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以硅酸盐细菌和正长石、黑云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正长石和黑云母单独存在以及二者共存时,吸附时间和细菌浓度对硅酸盐细菌在其表面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硅酸盐细菌在正长石和黑云母上单位面积吸附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分别为40min和30min,对应的细菌浓度分别为25×106个/mL和30×106个/mL;2)在细菌浓度相同时,无论是在正长石和黑云母单一矿物体系还是在二者共存体系中,正长石表面的单位面积吸附量始终大于黑云母;3)在正长石和黑云母共存体系中,硅酸盐细菌倾向于选择性吸附在正长石上,而且细菌浓度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实验结果有可能为研究矿物的微生物风化机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节理剪切扩容效应意指节理在剪切过程中,由于节理面的起伏不平引起节理体积和厚度增加的作用。在垂直节理方向上,节理常常受具有一定刚度的围岩,锚杆和锚索等约束。剪切扩容和刚度约束造成作用在节理表面正应力的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节理的剪切强度。在模型研究,剪切扩容试验和结果分析基础上,编写了节理剪切扩容效应的有限元程序,并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说明它对洞室稳定和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模拟作物适宜生长区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影响、提高作物生长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选择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生长的气候要素,结合地表土壤和地面高程要素与农业观测站数据,模拟和分析1953—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适宜生长区的变动,评估气候变化下作物的适应能力。研究发现:(1)60年来3种粮食作物适宜生长区对气候变化响应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小麦、水稻和玉米。(2)同一时空尺度上,主要粮食作物适宜生长类型区在南方农区较北方农区多样化,在山地较盆地多样化,在高原较平原多样化。(3)小麦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多数农区略有上升。玉米生长的适应能力在北方和南方农区分别略微提高和下降。水稻生长的适应能力在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和华南区相对稳定,在黄淮海区和东北区分别下降和提高。(4)60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综合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下降,在其余农区升高。(5)玉米和水稻适宜生长区分别与播种面积和作物产量显著相关,这为模拟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二者适宜生长区的分布提供了可行性。小麦适宜生长区与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不显著相关,未来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精准识别小麦适宜生长区,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小麦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该问题在我国尚属初步尝试。在现实的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并指导和完善这项工作。一、计算示踪剂回收率由于示踪剂在地下管道中的吸附、稀释和扩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扩散在小的管道和裂隙水中的示踪剂还不可能回收,所以,接收点处的回收率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5.
利用NOAA/AVHRR影像资料估算积雪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世杰 《冰川冻土》1998,20(1):68-73
结合实际考察的各种资料数据,在我们以往研究的理论技术、估算用数学模型和应用程序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估算航卫遥感影像信息中积雪量的整套计算机分析流程和处理新方法,并在技术措施和适用性上,进一步进行了验证、增补和修改。在时间上对不同年份而在同一季节时期局部地区的遥感积雪资料进行相对量的结果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些实际数据图表。  相似文献   

16.
章典 《中国岩溶》1994,13(3):270-279
在寒冷、干旱、高海拔的西藏,多种岩溶溶蚀微地貌形态分布在几乎所有石灰岩出露地区。在西藏北部的安多、中部拉萨和南部定日,三个地区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但石灰岩溶蚀性相差不大。研究表明,现代气候条件和气候区控制着活形态的分布和发育。现在正发育的活形态中,只有一些溶盘,雨痕和梳状溶沟。在降水较多的拉萨和定日的者不日山顶,都有较多的活形态发育。但由于降水形式不一,活形态的发育也有差异。雨痕只发育在降水主要是阵雨的拉萨,而且梳状溶沟也较多。但在以降雪为主的者不日山上,没有活雪痕和较少的梳状溶沟,但确发育起源于降雪的曲沟。在定日山谷内,由于极为干旱,没有活形态出现。在安多,土壤的发育给一些小型溶盘和溶槽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分布最广的溶盘属生物成因。在任何石灰岩地区都可以发现大量各种类型被风化的岩溶溶蚀微地貌形态,这些形态的尖棱部位都被寒冻风化破坏。这些形态曾被用于去证实第三纪古气候,但这种形态在青藏高原要保存几百万年是不可能的,最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形态发育在全新世暖湿时期(例如大西洋期)和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7.
冰缘地貌学     
冰缘地貌学(研究靠近过去和现代冰川和冰体附近的作用、条件、范围、气候和地形的科学)近来已进入更多的定量和定位过程的研究。冰缘作用在更新世冰川地区之外和火星上都是很重要的,并且如果我们要推断在那里发生的作用,就必须了解它们当代发生的类似作用。现在在北美洲北部的资源开发已经促进了大规模的建设,因而加强了对冰缘的研究工作,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是学生们,都不熟悉这样的领域,所以研究这样的地区是有实践意义的。许多但不是全部冰缘范围都是构成永久冻土的基础。尽管人们已提出冰缘地区化学风化也许比人们认为的更重要,但在那里物理风化作用占优势。水在地球表面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冰缘区,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在普通物质中,水在冻结和融化时,体积变化的特性是独特的。另外,在温度很低时永久冻土的收缩和膨胀,在一些作用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清楚地阐明水和冰在寒冷的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情况,会使学生重视研究象冻土丘,岩石冰川流舌和多角地面的特征的复杂起因。忽视冰缘环境对建设的危害,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相似文献   

18.
市原   《第四纪研究》1985,6(2):183-189
日本的上新统和更新统地层, 如图1所示, 广泛发育在海岸平原和内陆盆地。在海岸平原的这些地层是由海相和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3000米以上。而内陆盆地地层主要是由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1000米以上。上新世和更新世的火山岩类和火成碎屑岩类也在此广泛分布。而夹在地层中的火成碎屑岩层, 在建立详细层序时, 可作为有效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9.
周锡强  陈代钊  刘牧  胡建芳 《沉积学报》2017,35(6):1293-1316
沉积地球化学是沉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手段,在认识地球表层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和资源环境效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以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平台建设和技术进步,中国沉积地球化学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逐渐增强,但是在技术方法与理论的创新、及高质量成果产出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因此,中国沉积地球化学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布局,在战术上重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升沉积-成岩过程年代的约束能力,重视对地球化学数据的精细提取和模型定量分析;在战略上加强沉积地球化学在大时空尺度的应用与探索,深化对关键地质时期地球环境-生物协同演化,以及沉积矿产和化石能源的形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沉积地球化学将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并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在改革开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努力做好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是广大科技和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为使科学技术在国内飞速发展并走向世界,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更应走在时代的前面。为此,需要广大科技和宣传工作者以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担负起宣传科学技术的这一重任。根据有关会议精神,当前科技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