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的氧化锰矿是第四纪表生作用的产物。它是由原生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次生富集而成,主要产于第四系的风化带中,是广西重要的锰矿类型之一。与原生沉积锰矿相比,具有品位高、杂质少、易采选的特点。而且通过淋滤,矿床中的有益元素,如钻、镍等进一步富集,可综合利用,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是目前工业急需的重要矿产。本文着重对氧化锰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探讨。认为含锰岩系的存在是氧化锰矿形成的先决条件,气候是氧化锰矿形成的必要和重要因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是控制氧化深度、矿床规模及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通天庙地区主要见有三种类型铁锰矿床:风化淋滤型、沉积型及铁帽型。它们分别受控于不同地质条件:风化淋滤型主要受第四系地层或构造盆地控制;沉积型主要受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地层控制;铁帽型主要受泥盆系地层和构造控制,因此,在本区内寻找以上三种类型的铁锰矿床,特别注意在第四系、二叠系、泥盆系地层中和构造盆地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3.
祁零盆地为湖南省内重要的锰矿产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己探获氧化锰矿2000余万吨.随着氧化锰矿的大规模开采,资源消耗殆尽,寻找原生碳酸锰矿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水埠头矿区锰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进行总结分析,为该盆地进一步寻找碳酸锰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卫境尔登优质锰矿普查工作,采用工程揭露及野外观察等地质勘查手段,并经过大量研究认为该锰矿床含矿岩系属火山喷发期后的正常海相沉积碎屑岩与碳酸岩,矿层产于火山碎屑岩与碳酸岩接触部位,火山碎屑岩含有一定量锰质,而后层间发生断裂,含锰质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叠加,使锰富集,后经风化淋滤作用,再次富集成矿.因此认为该矿床属"风化淋滤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锰矿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湘潭式”锰矿是湖南省最重要的锰矿类型,而雪峰山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锰矿产地,区内锰矿床(点)众多,锰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古气候及丰富的锰质来源,有利于碳酸锰及富锰地层的形成,而后期的构造活动、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又有利于氧化锰矿的形成。因此,对区内的锰矿的控矿条件及成因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有利于对区内锰矿的勘查及开发。  相似文献   

6.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特别是氧化锰矿名列全国第一位.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锰的用量日益增大,氧化锰矿已面临找矿危机.文章通过总结和实地踏勘,发现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岩的喀斯特地貌上有众多的氧化型锰矿床(点),这一赋矿层位,应引起地质工作者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南华纪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形成的裂谷盆地、Sturtian冰期-间冰期的气候事件具有密切关系。南华纪裂谷盆地呈北东东向展布,可分为地垒、地堑和次级地垒、地堑,锰矿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的地堑区的次级地堑中。Sturtian冰期之后,冰后期经历了小冰期和小间冰期的气候波动,锰矿受这种气候波动影响,推测小冰期的富氧的寒冷海水受温度-密度环流影响进入海底,促使原生氧化锰矿的形成,之后准同生交代形成菱锰矿。冰期(或小冰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冰后期(小间冰期)的泄漏促使了菱锰矿的形成。因此华南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受原型裂谷盆地和冰期-冰后期气候波动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是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期由当地村干部赵承祥误为铁矿石而发现的,同年10月经地质人员颜锦生等到现场检查确认为锰矿石。从1958年11月起至1990年底止,历经南宁专署地质局903队,广西地质局424队、广西第二地质队、广西第四地质队断续地进行找矿勘查工作,探明了锰矿石总储量13378万吨,其中放电性锰矿石556万吨,氧化锰矿石1210万吨,碳酸锰矿石11612万吨,证实为一特大型锰矿床。因此,广西第二地质队于1980年被地质部授予功勋队称号,而广西第四地质队于1985年荣获全国地矿系统找矿成果一等奖。现在已建成广西大新锰矿,一座新兴的矿山城镇耸立在桂西南山谷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湘南表生氧化锰矿主要造岩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该区红土型、铁帽型和堆积型等表生氧化锰矿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氧化锰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广西氧化锰矿矿床类型的划分只有三大类,即锰帽型、淋积型及堆积型。作者在上述三大类的基础上,结合矿床成因,划分为三类七型,即残积类-锰帽型;淋积类-淋积型和淋积-堆积型;堆积类-丘陵坡地型、岩溶洼地水平迁移型、岩溶洼地原地坠积型及球粒-堆积型。这一划分,反映了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广西桂平市木乐锰矿床是近年来找矿取得新进展的普查项目.文章在该锰矿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锰帽型.这对在矿区外围及桂东南寻找该类型锰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松桃西溪堡锰矿床是近年运用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理论发现的又一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厚度与延展规模巨大。通过对西溪堡锰矿区中两界河组、含锰岩系地层柱状对比研究和含锰岩系、菱锰矿体和大塘坡组的沉积厚度等值线研究,发现控制超大型锰矿形成和分布的西溪堡地堑盆地长轴方向为北东60°左右,而非北东30°左右的地层走向。西溪堡地堑盆地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等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沉积微相特征清楚,存在2个渗漏喷溢沉积中心。西溪堡地堑盆地锰矿找矿潜力巨大,预测其锰矿资源总潜力应是目前已控制锰矿资源量的2倍,是一个新的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广西锰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并对锰矿资源的保有储量及其消耗状况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优选,划出了8个锰矿重点找矿靶区,提出相关的勘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新下雷泥盆纪锰矿床是我国首个超大型锰矿床。通过对矿床含锰岩系、矿石组合、矿石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综合分析研究,在锰矿体中发现了可能为气液喷溢沉积成因的角砾状、脉状以及网脉状构造的锰矿石。同时在矿石中普遍见热液成因的含锰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如蔷薇辉石、锰铁叶蛇纹石、黄铁矿、黄铜矿、锰帘石等。通过对矿区钻孔原始编录资料综合分析,在控制该锰矿床形成分布的泥盆纪晚期的下雷-土湖Ⅳ级地堑盆地中,成功恢复识别出3条锰矿成矿期同沉积断层。发现角砾状锰矿石等在空间上集中成群分布,应是导致锰矿形成的古气液喷溢口的分布位置,空间分布受锰矿成矿期同沉积断层的控制。通过与贵州松桃南华纪"大塘坡式"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气液喷溢沉积构造等特征较为相似,故认为广西大新下雷泥盆纪锰矿床的成因类型可能与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相似,具有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的一些典型特征,这为"下雷式"锰矿成矿研究与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火红的五月,阳光灿烂,草木葳蕤。记者慕名来到“中国行业一百强”企业——广西大新锰矿采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下雷次生氧化锰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矿层结构、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特征,探讨次生氧化锰矿的形成受原生碳酸锰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原生矿石及围岩的物质成分、气候及水文等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三通沟海相沉积型锰矿是近年来东昆仑地区锰矿找矿工作的新突破。对三通沟锰矿中两件粉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为(1 497±17)~(427±4)Ma,主要集中在441和473 Ma两个峰值附近,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427±4)Ma,表明其沉积时代晚于427 Ma,并且指示其沉积物质来源于纳赤台群中段。三通沟锰矿黑色页岩Re-Os等时线年龄为(387.4±6.2)Ma,表明其成矿作用中成岩转化过程的时间为中泥盆世,而锰质的初始沉淀早于这个时间。综合同位素定年结果,将三通沟锰矿的沉积时代限定在晚志留世—中泥盆世。结合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型锰矿矿床成因的主流观点,探讨三通沟锰矿的成矿作用与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是三通沟锰矿成矿的主要原因,三通沟锰矿的成矿时代与原特提斯洋闭合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广西大新锰矿迎来了自己发现、创业发展的第50个年头. 50年前的今天,有谁能想到,广西大新锰矿(以下简称广西大锰)会走到今天的辉煌,会站在世界锰业闪亮的舞台上,一展中国锰矿人的龙虎雄风!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湘中地区中奥陶世锰矿含矿岩系、矿体形态、矿石等一般特征,重点总结了该类型锰矿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及稀土元素、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提出①湘中地区中奥陶世锰矿是低磷、低铁、高碱度优质锰矿石;②成矿的物质来源为多源,既有陆源,也有深部热液来源;③锰沉积成矿过程中,有机质起了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湘西南地区早震旦世湘锰期处于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层沉积于浅海陆棚盆地亚相,而盆地中心微相才是锰矿沉积的最有利环境.沉积相受古地理、古构造、古气候控制,它们三位一体联合控制了锰矿床的形成和空间展布.根据其成矿规律,预测新路河-熟坪-带和牛坡头地区为湘西南锰矿的2个成矿远景区.建立了陆源深源锰迁移至浅海陆棚盆地,经藻类生物和氨气的作用形成锰矿的沉积成矿模式.其反应式NH3+H2O→NH4O4H-;Mn(HCO3)-→MnCO3 +CO2↑+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