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坐标系--耀斑-日球电流片坐标系,对1966-1982年间由耀斑-激波所引起的277个耀斑-地磁扰动事件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是:1.耀斑-地磁扰动事件在该坐标系中相对日球电流片的随机分布呈高斯分布,极大值在电流片附近;2.当地球和耀斑位于日球电流片同侧时,地磁扰动事件频次远高于异侧;3.地磁扰动强弱在该坐标系中的分布,亦呈现了同侧高于异侧,且极大值多在日球电流片附近;4.耀斑-激波能流密度ρ2V23及其跃变量ρ2V231V13在该坐标系中具有十分类似于相应磁扰水平的分布,其离散程度后者略大于前者. 根据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对耀斑-地磁扰动研究来说,近太阳日球电流片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特征面,它对耀斑-地磁扰动的产生和强弱水平有重要影响,使太阳耀斑活动与地磁活动效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指出B.K.Bhattacharyya和M.E.Navolio在文献[1]中将拉普拉斯方程▽2U(x,y,z)=0进行三维傅里叶变换导出u2+v2+w2=0,以及利用iw=±(u2+v21/2推导了位场在频率域中的一些公式中的错误,从数学和物理角度论证这个所谓频率域的拉普拉斯方程u2+v2+w2=0是不成立的。因此,当推导位场在频率域中的公式时不能使用iw=±(u2+v21/2。此外,本文还使用狄拉克函数证明了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1/(x2+y2+z21/2在拉普拉斯算子作用下,在三维频率域中并没有这样的对应关系式,而只能有对应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太阳风-磁层耦合和地球空间的动力学过程是空间天气的基本驱动要素,在系统尺度上认知这些过程对于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的研究至关重要.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 wind charge exchange, SWCX)机制的提出,为磁层大尺度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测方式,即地球磁层的软X射线成像. SWCX发生在太阳风中的高价态重离子(例如C6+、N7+、O7+、O8+等)和中性原子或分子(例如地球空间中的中性氢原子,日球层中的中性氢原子和氦原子,彗星和其它行星上的水分子、CO2等)发生碰撞时.太阳风离子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后进入激发态,随后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一个或多个软X射线波段的光子.地球磁层的SWCX软X射线辐射主要发生在日侧的磁鞘和极尖区,因此利用软X射线大范围成像技术可以对磁层进行远距离全景成像,从而在大尺度上认知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在此背景下,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olar wind Magnetosphere Ion...  相似文献   

4.
2021 年 6 月 21 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 M6.4 级地震。通过对大理地区主要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组分每季度定期取样观测,分析该区地下水的化学类型、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洱源温泉属于 HCO3· SO4-Na 型水,白总旗温泉属于 HCO3· Cl-Na 型水,高芹、剑川、永胜、漕涧温泉均属于HCO3-Na 型水;温泉水氡水汞背景值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洱源,弥渡,剑川温泉可能受大理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炭—二叠系海相沉积灰岩影响,显示较高的 HCO3-、Ca2+含量;漾濞 6.4级地震前后区域内温泉水的 Cl-、SO42-、水汞、水氡含量有明显变化,白总旗温泉Cl-,永胜、洱源温泉SO42-以及高芹温泉水汞含量在漾濞6.4级地震前明显上升,震后含量显著下降,温泉水温和...  相似文献   

5.
哈雷彗星是轨道周期约为76.1年的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彗核半径估计为15公里.严格地说,它算不上是一颗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许多象流星体那样的石块,石块之间充满着水粒、气体和宇宙尘埃.它的庞大体积和有利的轨道位置(近日点在太阳和地球轨道的半中间)使其每次接近近日点时都能被肉眼看到.当它接近太阳的时候,还往往在背太阳的一面伸出一条长长的尾巴.自公元前1056年以来,哈雷彗星的多次出现,在我国丰富的史料中都留下了珍贵的记载.欧洲对哈雷彗星的观测记载被认为最早是在公元前11年,落后于中国一千年.据推算,下次将在1986年2月出现.  相似文献   

6.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5,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我国滇西地区洱源-江川和遮放-宾川二条剖面的地壳结构爆破地震的研究结果。 资料分析解释的结果说明,该地区的地壳内存在四个界面:Pg、P20、P30与P40面。Pg面为结晶基底面,深度在0.3-3.5km之间,界面速度约5.90km/s。P02面为地壳上部反射面,深度在12至24km间,其界面速度约6.30-6.50km/s。该界面的下方,在大部分地段是一厚梯度层至莫霍界面。在30-35km的深处,局部地区存在弱反射界面P30。而莫霍面(即P40面)的深度在37-46km。遮放-宾川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约6.40km/s,莫霍界面速度为8.06km/s。但洱源-江川剖面的这两种参数分别为6.19km/s与7.75km/s,其下侧50km的深处还存在P50反射面。 遮放-宾川剖面上的怒江断裂在P40及P20面上有2.5km的深度跳跃。澜沧江断裂经过的地方,P40震相追踪中断,波形畸变。这类现象在洱源-江川剖面的几个地方也有明显反应,在元谋-绿汁江断裂处莫霍面的深度跳跃达3km,断裂还使江川炮的P40震相追踪中断。 在洱源-江川剖面的中段,发现了上地幔低速度异常带,速度值为7.75km/s。  相似文献   

7.
用位错模型研究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根据位错模型导出了震级不仅与震中烈度和震源深度有关,而且与极震区面积有关。震中烈度通过应力降和震级联系起来,而极震区面积则通过位错面的面积或震源体积和震级联系起来,使震级与烈度的物理联系更加明确。 用我国的61个浅源地震资料,用逐步回归方法计算出震级M与震中烈度I0、极震区面积(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A0的关系为: M=3.53+0.039I02+0.0178(Ig A03,还分别计算出震级与6-8度区面积A6、A7、A8的关系为: M=3.63+0.72 Ig A6, M=5.34+0.718(Ig A7)·(IgIg A7), M=5.92+0.104(Ig A82。并外推出震级与5度区面积A5的关系为: M=3.03+0.72 Ig A5。 利用这些关系式来确定历史地震震级比仅考虑震中烈度来确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膨胀地球基本参数的初值及其平均变化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地球膨胀过程的初始半径R0、膨胀起始时间t0以及半径R、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反映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等膨胀基本参数的平均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的地质年龄之内,地球膨胀的初始半径R0>4619km,膨胀的起始时间t0>43.8×102Ma,膨胀过程中的地球半径R、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表面积S随时间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dR/dt=4×10-4m/a,dy/dt=-6.7×1012/a,dI/dt=8.49×1027kg·m~2/a,dg/dt=-1.23×10-10kg·s-2/a和ds/dt=6.41×104m2/a。地球膨胀过程中的半径平均增长率,是首次用天文学方法研究得出,且该值介于其他作者用古地磁、古地理等方法所求得的地球半径增长率若干数值之间。  相似文献   

9.
陈小锋  王润竹  陈静  朱诗雅 《湖泊科学》2023,35(5):1604-1612
铁氨氧化(Feammox)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厌氧氨氧化耦合三价铁[Fe(Ⅲ)]还原的脱氮途径,该途径对于水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自净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废水处理和农田土壤,目前自然水体中Feammox相关的研究相对甚少。为此,本研究采集太湖不同区域沉积物进行厌氧培养,并借助同位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沉积物中铁、氮循环相关细菌、Feammox影响因素以及潜在速率等进行了探究。厌氧培养过程中,亚铁[Fe(Ⅱ)]和各形态氮的浓度以及沉积物形态和颜色的变化,表明沉积物中发生了Feammox反应,并且硝酸盐(NO3-)是铵(NH4+)氧化的重要产物之一。不同氨氮(NH4+-N)添加量的厌氧培养实验表明,NH4+可以促进Fe(Ⅲ)的还原,但过量的NH4+可能会产生抑制效应。不同Fe(Ⅲ)添加量的各处理中,NH4+-N浓度的...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地下流体研究中,地下水补给及循环过程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目前研究该过程的常用手段。南昌地震台流体观测井自2013年8月22日投入观测以来,其基础数据未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南昌井水样数据进行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井水主要补给源为直接大气降雨,补给前经历了一定蒸发作用;水—岩反应不充分,属于未成熟水;水样中无明显优势阳离子,Ca2+、Na+占主体,优势阴离子为HCO3,表明井水属重碳酸型水;水源补给高程约582 m。南昌地震台流体观测井总体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昆明地震台井水、渔塘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同位素分析方法并结合水文地质、构造地质等资料,探究井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以及井水与渔塘水之间的水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昆明地震台井水、渔塘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质受含水层和隔水层岩性控制,与2018年相比2020年井水水化学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K+、HCO3-浓度降低,这反映了昆明地震台井—含水层渗透性有所增加;SO42-、Cl-浓度的增加则表明昆明地震台井水会受到人为干扰。研究区构造活动平稳,井水为未成熟水,演化程度较低,因含水层渗透性增强和人为干扰,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昆明地震台井水—岩作用有所增强,表现为δD、δ18O富集,Mg2+浓度升高。井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位于观测井正北的石关一带。渔塘水与昆明地震台井水间存在水力关系,在分析地表水对昆明地震台井的影响时应予以考虑,但渔塘水不是影响井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球磁层中一种分布广泛的电磁波,电磁离子回旋波(Electromagnetic ion cyclotron waves,简称EMIC波)是地球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重要损失机制.EMIC波通常呈现H+、He+和O+三种不同频段,不同频段对相对论电子的散射效应和损失时间尺度大不相同.准线性理论是定量分析不同频段EMIC波对地球辐射带相对论电子散射效应的重要工具,我们利用基于准线性理论开发的Full Diffusion Code(FDC),分别计算了H+、He+、O+三种频段EMIC波在不同空间范围、背景等离子体条件以及不同传播角模型下对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弹跳平均投掷角散射系数,建立了L=1.5~7,背景等离子体参数α*(=fpe/fce)=6~30范围内的多频段EMIC波电子散射系数矩阵库.进而,我们计算了辐射带相对论电子在不同频段EMIC波散射作用下的损失时间尺度,获得了在不同磁层条件下EM...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新疆北天山地区的泥火山及温泉出现了明显的水化学异常。在地震前后4天内,采集了两批泥火山和温泉水样品,测定了泥火山和温泉水样的水化学参数。资料表明,泥火山喷溢水属于低温、弱碱性咸水或盐水,水化类型为CI-Na,来源于储存在封闭构造中并与干旱海相、河湖相沉围岩发生了漫长而复杂水岩作用的大气降水。温泉水为中温、弱碱性SO4·CI-Na型淡水,形成于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安集海泥火山出现同震喷溢,震后泥水温度(T)、总矿化度(TDS)、K+、Na+及Ca2+大幅上升;独山子、白杨沟及AM02泥火山为震前喷溢,独山子、白杨沟泥火山表现为T.TDS、EC、Na+、CI的升高和K+、Ca2+、Mg2+的降低;AM02泥火山K+、Mg+明显降低,Ca2+上升达223%。震后沙湾25号泉T降低7℃, TDS、电导率(EC)、K+、Na+、 Ca2+、 .Mg2+、CI-及$SO_{4}^{2-}$升高。研究结果可用于北天山地区的地震趋势分析和改进利用各泥火山、温泉进行北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监测的水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任意相邻两个接收点各种校正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由公式t=1/v××(xi2-2xoxi+4h21/2可以导出下列方程组:共中A,B,C,…,G是常量;Xi=v2,Yi=xo,Zj=h2。 v--岩石中的地震波速度, h--爆炸点到界面垂距的平均值, xo--对应tmin的横坐标。解上面方程组便求得v,h,xo,。已知v,h,xo,利用交点法可求得界面上任意点A的坐标表达式: zA-Z0/2=-x0/Z0(xA-x0/2), ZA/Z0=(XA-(i+1)△x)/(x0-(i+1)△x) 解此方程组便得到界面上任意点的坐标(zA,xA)。此外,利用椭圆法也可求得下列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也可求得界面上点的坐标。若界面上各点坐标已知,把已知参量送到机器里,便可自动描绘出反射界面。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为各种生产的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样,野外地球物理探矿的生产自动化也是目前所迫切需要的。本文试图讨论关于地球物理探矿中反射波地震界面自动勾制的数学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家们不难设计和制造出为此用途的专用电子计算机--数字机和模拟机,也不难根据这一原理编成解题程序,在通用电子计算机上找出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围绕张衡一号(ZH-1)卫星监测到的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的电离层效应,采用上下四分位距法和小波变换法处理ZH-1卫星朗缪尔探针(LAP)探测到的电子密度Ne和等离子体分析仪(PAP)探测到的离子密度Ni(He+和O+)数据,经分析发现Ne、 He+密度和O+密度在震前7天(2021年5月14日)和5天(2021年5月16日)出现同步异常。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球物理异常多项证据,分析认为2021年玛多MS7.4地震孕育过程包括应力扩张早期、应力扩张晚期和临震加速期,该地震可能通过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耦合模型的声重波、电磁波通道影响了电离层。  相似文献   

16.
声雷达探测与直接测量温度结构系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对比方法研究声雷达定量探测温度结构系数的接收因子和衰减因子,分析了接收因子与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63米高度上接收因子E=CT,a2/CT,d2与局地稳定度有关,它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增大;E值大小还与水汽量有关,E随水汽量的增大而增大;E值大小还与高度有关,它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分析结果还表明,在稳定条件下,衰减因子LE(E160/E63)的大小与160米高度上的水平风速有关,它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文中还对气象条件对声雷达定量探测温度结构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杜品仁 《地震工程学报》1993,15(2):36-41,80
本文分析了特大地震与宇宙环境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特大地震(M≥8)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明显相关,且多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快时;中国大陆的特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九大行星会合和哈雷彗星回归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西部及其邻区的特大地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18.6年周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求出了旋转地球流体的f平面浅水波方程组的一个非线性精确解.这是一个处处连续、分片光滑的凹形孤立波,在波谷处为一尖点(奇异点),其移速比长波速度gh1/2略小,为(1+a/h)(gh(1+a/h))1/2,其中a<0.其水平尺度与水深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地下水化学特征,系统采集了20个天山断裂带地震监测点地下水化学样品,综合运用氢氧同位素、Gibbs图、离子比值、Piper三线图、Na-K-Mg三角图和舒卡列夫分类等方法探讨了监测点的水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如下:(1)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中主导阳离子为Na+,阴离子分别为HCO3-、SO42-和Cl-,TDS介于249.9~10 272.3mg·L-1之间,多数为淡水。(2) δD、δ18O结果表明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Gibbs图表明研究区监测点地下水元素主要受岩石溶滤控制,南天山和乌鲁木齐监测点地下水受到一定蒸发浓缩控制。离子比值显示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溶解是控制地下水主要离子组分主要因素。(3) Na-K-Mg三角图表明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多数为“部分平衡水”,部分为“未成熟水”,水—岩反应处于较为活跃的程度,有利于孕震信息的传递,适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由匀变速扩展的圆盘形断层所辐射的远场位移。通过Jacobi椭圆函数和Legendre范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种非完全椭圆积分等特殊函数,给出了该问题的普遍形式的闭合解析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与已往工作比较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1.设破裂速度为V(t) V(t)=V0+at (a=常数)其中V0是初始破裂速度,V0=0即初速度为零的特殊情形;a是破裂加速度;a>0、a=0及a<0分别对应于加速破裂、匀速破裂及减速破裂的特殊情形。 2.破裂是从半径R1开始的。即可以有初始裂纹存在。从而扩展的瞬时半径ζ(t)为 ζ(t)=R1+V0t+1/2at2.R1=0,相应于从中心开始扩展的情形。 3.震源函数假设具有下述形式: S(ζ,t)=D0[1-(ζ/R2n]g(t). (n=0,1,2,……)其中,D0是圆盘中心最终错距,R2是最终破裂半径,g(t)是震源时间函数。n=0时得到震源空间函数为均匀分布情形。n=2时得到该裂纹问题静态解的一级近似的情形。 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整个破裂过程(起始-加速-匀速-减速-停止)所引起的远场位移公式。 本文第一部分只讨论R1=0,n=0的情形,其他内容将在第二部分中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