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淄博市淄川区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经过多年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原有"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和部分井下开采的矿山企业陆续关闭,加之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和企业改制,共关闭露天采矿场61家,关闭地下开采矿山企业38家。企业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淄川区治理私开滥挖工作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同悦  侯兵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64-65,68
淄川区位于淄博市中部,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工矿老区,全区面积1 000 km2,辖17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7.3万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矿种多、分布广、埋藏浅、易开采以及综合利用价值高,已累计发现煤、铁、耐火黏土、陶瓷土、石灰石等矿种24种。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矿山企业126处,从业人员12 000余人,年产各类矿产品1 150余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84 000余万元,矿业为淄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私开滥挖曾一度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正常开采,2008年底,淄川区被省政府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山东国土资源》2012,(1):64-65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乔恩光一行赴淄川区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12月6日上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乔恩光在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宋长青陪同下赴淄川区调研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近年来,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的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地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地质环境治理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强化有证矿企监督、严打违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2013,(1):13-14
本溪市地处辽东山区,地质复杂,气候多变,加之该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因而形成了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多年来,省政府和市政府对矿山环境治理高度重视,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目前,全市已经治理矿山25处,治理面积5916.45亩。经过多年的整合和整顿,全市1000多家小型及不规范不达标的矿山被关闭,目前沈本产业大道及沈丹高速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同时缴纳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巨野县国土资源局加大对矿山企业整顿、整合、规范力度,同时加强对砖瓦窑厂的专项治理,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不断改善。巨野县现有矿山企业67处,其中煤矿2处,水泥生产企业4处,山石加工企业21处,砖瓦窑厂40处。随之产生的矿山环境质量差、资源浪费、无证开采、有证滥采等问题比较严重。按照国务院、省国土资源厅和菏泽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巨野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治理整顿、整合、规范和砖瓦窑厂的治理力度。(1)严格执行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中及最低开采规模的规定,解决露天采矿小、散、乱…  相似文献   

6.
菜芜市国土资源局针对重点治理砂石矿山企业“小、散,乱”问题的阶段工作目标,积极采取3项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砂石矿山企业的整合工作,促进了全市砂石矿业的健康发展、现在全市普通建筑石抖矿山企业年生产规模都超过5万m^3,普通建筑用山砂开采企业生产规模一般在8~10万m^3/午,矿山企业数量大幅度域少,由207家压缩到不足100家。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沁阳市预算投资1600余万元的方山黏土矿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沁阳市西向镇虎村方山黏土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为2014年度焦作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区位于西向镇虎村北方山一带,南距焦枝铁路约1.5公里,共划分为3个治理区,总面积为100.85万平方米。项目实施后,治理面积1500余亩,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8.
《浙江国土资源》2014,(9):11-11
一、基本情况1.土地利用低效。蟾钟工业园区有城镇低效用地约203.5亩,涉及搬迁企业71家,拆迁厂房建筑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合法面积5.22万平方米,违建面积8.47万平方米。该工业园区建筑容积率为0.95,土地利用率低下。园区内产业落后、企业经营困难,需要退出的产业用地8.2亩,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零星地块7亩,违建拆除后形成的空置土地28.3亩。2.产业结构落后。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淄川区总面积1000km^2,山区面积占70%以上,辖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67万,其中农业人口45.7万,人均耕地不足0.033hm^2。近年来,淄川区政府立足区情,着力实施了小城镇建设由“重点发展小城镇”向“发展重点小城镇”转变的发展战略,挖掘土地潜力,搞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目前,淄川区已经形成了以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4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中部,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24种矿产。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6种,主要为煤、地热、铁、铝土矿、耐火粘土、制碱用灰岩、溶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石英砂岩、高岭土、花岗岩、石膏、砖瓦用粘土、地下水、矿泉水;已发现但尚未探明储量的矿种有:白云岩、磷矿、砚石等。矿业的发展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粗放经营,资源破坏浪费严重,资源家底不清,矿产储量耗竭过快,偷逃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为此,淄川区国土资源局用近两年时间对全区矿山企业占用储量进行了检测,基本摸清了淄川区矿产资源家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区矿山企业占用资源储量进行了登记,从而基本建立起了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伴生、共生矿较多,矿产资源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铝土矿、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引发的地表采空塌陷面积约60km2,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农田造成破坏。该文对淄川区采空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解决本地矿产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矛盾,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灵宝市地矿局多次组织地质技术人员,主动到西部地区开展基础性矿产项目考察,并鼓励引导当地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市已有多家矿山企业参与到西部矿业勘采项目中。 灵宝市地处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县(市),共有矿山企业31家,矿业尤其是黄金采冶业是该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但是,长期的开发活动使该市小秦岭地区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个别地方还发生了为争夺资源而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引发了资源纠纷和…  相似文献   

13.
富阳"八山半水分半田",矿山资源相对丰富,顶峰时矿山曾达380余家。自2007年开始,富阳区以"三沿整治""三江两岸""四边三化"矿山整治行动为契机,对富春江两岸、杭新景高速、320国道、旅游风景区、城市周边等重要区域,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先后对80家废弃矿山进行立项治理,共计治理面积231万平方米,现已完成74个,完成治理面积19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近日,辉县市又有9家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评审,从而使该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通过评审的矿山企业达到26家。  相似文献   

15.
1黄兰煤田地质环境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1主要地质环境问题1.1.1煤炭开采对地表破坏严重进行煤炭开采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用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设贮煤场及必须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据调查,一个矿山企业平均占用土地  相似文献   

16.
<正>修武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示范县"的目标与定位,狠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目前,全县43家矿山企业已收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34万元。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相似文献   

17.
丁桥大型居住区位于主城东北部,被列为2003年市重点工程计划。居住区一期规划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居住人口10万人。居住区一期征迁工作涉及4个村、1个居委会,征地面积4714亩,拆迁农居1084户,安置人口4134人,搬迁企业71家,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以来,巨野县国土资源局加大对矿山企业整顿、整合、规范力糜,同时加强对砖瓦窑厂的专项治理,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不断改善。巨野县现有矿山企业67处,其中煤矿2处,水泥生产企业4处,山石加工企业21处,砖瓦窑厂40处。随之产生的矿山环境质量差、资源浪费、无证开采、有证滥采等问题比较严重。按照国务院、省国土资源厅和菏泽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巨野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治理整顿、整合、规范和砖瓦窑厂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虽然国土资源部门对矿山企业规范开采、粉尘防治、恢复治理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矿山企业主的认知不足且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矿山企业不依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的现象如超边坡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现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规范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企业的开采行为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54-55
济南近日,槐荫区国土资源局结合“世界地球日”活动,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对辖区高速公路两侧“三区一线”可视范围内的腊山、香山、卧牛山遗留破损山体和矿山地质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摸清辖区山体整治底数,积极创造条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恢复治理。同时,要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指导和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履行恢复治理责任,做到开采一片,整治一片,恢复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