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群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75-78
为解决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海量存储、时空一体化、高效共享、实时更新等管理问题,探讨GIS在标准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构建中的独特优势,提升交通运输空间数据管理、应用和工作效率,首先从数据的组织和分类、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然后针对传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只注重独立的业务环节,忽略数据管理与应用的结合,导致数据来源有限、数据监测与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开发了集传统空间数据管理与融合数据应用于一体的系统,与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库形成了动态循环更新生态链,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管理、数据浏览、数据检索、数据服务、实时更新和安全维护等功能,为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各交通应用平台以及交通规划专业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体化的数据支撑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基于GIS的综合交通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标准化、自动化、可视化的海量存储和统一管理,增强了数据质量的全面监测和数据实时更新能力,提高了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管理和规划研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空间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可有效提升数据检查的效率和正确率,保障空间数据质量。根据空间数据处理应用工作的实践,设计了空间数据质检软件的总体框架,介绍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建立了从后端数据规则配置到前台质量检查和检查结果评价等一整套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OGC组织的WMS规范提供了一种空间数据发布的通用方法,但是它依赖于特定空间数据发布格式,需要对于数据包含的地学信息进行复杂的预先整理,这和目前广泛使用的地学数据存档和交换数据格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文章提出了一种常用空间数据向WMS发布格式的自动化动态映射模型,构建了基于MapServer和0per-Layers的空间数据对象的动态WMS发布技术原型,实现了包含遥感数据、GIS数据、行业数据等常规空间数据在WMS环境下的自动化动态发布和显示,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GIS空间数据的在线安全分发为出发点,结合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技术,构建基于SuperMap IS.NET的空间数据安全分发系统。该系统能提供空间数据实时在线的安全分发服务及添加数字水印服务,实现对分发出去的空间数据追踪版权,从而解决闲置的海量空间数据与GIS应用数据缺乏之间的矛盾,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GIS应用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5.
朱蕊  胡英男  周滨  严薇 《测绘通报》2014,(3):107-110
由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不同部门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对同一地区的数据生产采用了异构的生产环境,导致生产出的数据各有特点和优势,对于同一个地理实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源,当空间数据更新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数据源描述同一地理实体时,就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本文首先对空间数据更新中多源数据的不一致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分别从几何位置、要素关系和属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表现;然后分析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坐标系、地图投影、资料应用情况、空间数据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多源空间数据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需要对矢量空间数据进行加密,现有做法是对数据文件整体进行加密,会破坏矢量空间数据结构并影响属性数据的查看。提出了一种不改变矢量空间数据结构,仅对坐标数据加密的方法,能够保护数据的安全且矢量数据结构依然保持不变。运用SHA-512加密用户密钥得到哈希密钥,用高斯随机数置乱哈希密钥生成用来加密坐标数据的密钥。首先读取矢量空间数据的顶点序列,并对矢量数据的顶点坐标序列进行哈尔变换,使用上述密钥对哈尔变换后的均值系数和差值系数进行加密,再实施逆哈尔变换得到加密后坐标,使用高斯随机数置乱顶点序列得到加密后的矢量空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矢量空间数据的坐标被加密,但文件结构及属性数据完全保持不变,且运行效率高;拥有密钥的用户还可以解密坐标,还原出原始矢量空间数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数据监理在基础信息系统数据入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空间数据的海量化,为保证这些空间数据的质量,引入数据质量检查监理机制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处理变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珠海市金湾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例介绍了数据质量检查监理在数字地形数据(DLG)入库中的一些应用,为土地调查数据生产及测绘工程监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城乡规划空间数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着眼于未来规划业务对空间数据的需求,对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分类体系、数据建设标准和数据库建设的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标准统一、数据共享、技术含量高、服务于规划编制的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库,作为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数据管理模式与共享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曾爱萍 《北京测绘》2018,32(5):511-515
目前,基于传统基础地理数据的专题地图编制与更新存在数据源不足、数据现势性差、数据专题性有待提升等问题,这制约了专题地图的广泛应用。作为当下最大的数据共享或交易平台,互联网上存在海量的现势性与专题性俱佳的空间数据,可以为专题地图编制与更新提供重要的数据补充。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空间数据的定义、分类与特点,提出并阐释了互联网空间数据的四种获取方法,分析了互联网空间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过程。通过以上工作,旨在推进互联网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的系统研究,为大数据时代下专题地图的编制与更新提供重要的、新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浙江测绘》2007,(2):42-43
数据检查工作是空间数据建库过程中一个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它确保入库的数据质量,一直以来都没有非常好的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检查,大多数都是手工的方法。利用FME提供的丰富的函数进行空间数据入库前的分析和检查,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可视化地浏览检查结果,实现了对数据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操纵语言实现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基于OpenGIS规范,借鉴、参考SQL2语言,以中间层为媒介,针对数据操纵体系及其用户接口,提出了一种可供实现的空间数据操纵语言体系结构,并以实例论述了数据操纵语言对空间数据操纵的全过程。这种将空间数据操作封装并以中间件的方式,插入到GIS应用和RDBMS中,使得对空间数据的操纵能够用数据库界最为常用的SQL语言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随着地理信息获取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和分析它们,如何有效而及时地分析和处理空间数据变得越来越迫切。空间数据挖掘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逐渐在研究和实践中显示出它的优势。与此同时,地理可视化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二者的结合催生出新型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本文就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时空分辨率的植被指数VI(Vegetation Index)数据是农业和生态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集,目前常用的VI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存在不可调和矛盾。考虑VI时序变化对数据融合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VI数据时空融合模型VISTFM(Vegetation Index Spatial and Temporal Fusion Model),VISTFM采用模糊C聚类算法,对存量时序VI数据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若干子类,从高低分辨率影像中随土地覆被类的变化规律提取子类,结合低分辨率影像提取的土地覆被类变化规律融合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VI数据。用常用的Landsat和MODIS数据验证该算法,测试表明,VISTFM能够较好的捕获VI的中间变化过程,与常用的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模型和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相比,利用VISTFM获得的植被指数数据集具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赵芳芳  张军 《测绘工程》2008,17(2):26-29
以多尺度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讨论其混合索引结构的建立方法。对于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提出基于多层次网格与R 树混合索引结构,栅格数据进行分块并建立四叉树索引结构。利用双向链表结构连接同尺度下的矢栅空间数据,实现矢栅之间的无缝转化;并用地理数据编码及双向链表结构连接不同尺度下的同一空间对象,实现多尺度空间对象的纵向无缝连接。进而实现多尺度空间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及空间对象的纵向无缝查询。  相似文献   

15.
高度活跃的城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地理标签感知的城市活力能够量化城市发展现状,探索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为精细化城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传统城市活力研究依赖于街区的活力调查,时间长,费用高。本文研究利用兴趣点和社交媒体签到等地理标签数据,提出了城市活力度量指标,探索性分析城市活力的分布模式。基于土地利用、道路和建筑物等数据计算建成环境指标,构建城市活力和建成环境之间的普通线性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揭示了影响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基于深圳市的试验结果表明:兴趣点和社交媒体签到数据能够较好地指示城市活力。深圳市的城市活力主要受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土地混合利用以及路网密度、地铁站点密度的影响。住宅用地和建筑物占地密度对基于POI的城市活力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Data refinement refers to the processes by which a dataset’s resolution, in particular, the spatial one, is refined, and is thus synonymous to spatial downscaling. Spatial resolution indicates measurement scale and can be seen as an index for regular data support. As a type of change of scale, data refinement is useful for many scenarios where spatial scales of existing data, desired analyses, 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eed to be made commensurate and refined. As spatial data are related to certain data support, they can be conceived of as support-specific realizations of random fields, suggesting that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s should be explored for refining datasets from their coarser-resolution versions to the finer-resolution ones. In this paper, geo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ownscaling are described, and were implemented using GTOPO30 data and sampled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data at a site in northwest China, with the latter’s majority grid cells used as surrogate reference data. It was found that proper structural modeling is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increased accuracy in data refinement; here, structural modeling can be done through proper decomposition of elevation fields into trends and residuals and thereafter. It was confirmed that effects of semantic differences on data refinement can be reduced through properly estimating and incorporating biases in local means.  相似文献   

17.
The key to develop 3-D GISs is the study on 3-D data model and data structure. Some of the data models and data structures have been presented by scholar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3-D spatial phenomenon, there are no perfect data structures that can describe all spatial entities. Every data structur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is difficult to design a single data structure to meet different needs.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3-D data models is developing a data model that has integrated vector and raster data structures. A special 3-D spatial data model based on distributing features of spatial entities should be designed. We took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designed an integrated data model whose data structures integrats vector and raster data by adopting object-oriented techniqu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高空间精度的人口格网数据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准确的特点,在受灾人群估计、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针对已有的公开人口格网数据集(如WorldPop世界人口格网数据集)存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在小尺度上刻画不准确、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本文使用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地类权重和面积权重对WorldPop数据进行空间精度优化,获得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25 m人口格网数据。相较于WorldPop数据,经过本文方法处理后的数据集空间分辨率更优,在可视化对比中,能够更准确地刻画人口分布特征,并在各地类人口占比统计中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单元分布一致性更高。该方法为获取小区域高空间精度人口格网数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e key to develop 3-D GISs is the study on 3-D data model and data structure. Some of the data models and data structures have been presented by scholar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3-D spatial phenomenon, there are no perfect data structures that can describe all spatial entities. Every data structur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is difficult to design a single data structure to meet different needs.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3-D data models is developing a data model that has integrated vector and raster data structures. A special 3-D spatial data model based on distributing features of spatial entities should be designed. We took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designed an integrated data model whose data structures integrats vector and raster data byadopting object-oriented techniqu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基于空间插值和时间序列上的插值补全形变缺失数据的方法在空间点位分布稀疏、观测值连续缺失以及含有粗差的情况下插补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差Kriged Kalman Filter的形变缺失数据插补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时空插值的算法,在空间点位分布稀疏时考虑时间上的相关性,在时间上出现连续缺失时考虑其他点位对插补点的影响,以提高插补缺失数据的精度。又将抗差估计融合到Kriged Kalman Filter中以抵抗形变数据中粗差对插补精度的影响。利用模拟数据及天津GPS地面沉降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法考虑了监测点的时空相关性以及具有抗差性能,使得插补结果在空间点位稀疏、连续缺失或具有粗差的情况下都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