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冰的广泛分布是南大洋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冬季海冰的覆盖面积高达20×10~6平方公里,夏季减少为4×10~6平方公里。南极海冰的存在和消长将对包括水柱中的初级产量直至以海冰作为栖息地的海鸟以及企鹅和海豹等哺乳动物的整个南极生态系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海冰本身也支持了一个高生产力、以冰藻(生长在冰中的藻类)为中心的生物群落,它将提供20%以上的南大洋生源碳产量,在南大洋  相似文献   

2.
<正>第26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南大洋调查经过近10天的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在2009年的最后几天圆满完成了对南大洋的科学调查,再次获得大量有关这一海域的物理海洋数据和生物化学样品。此次南大洋调查包括南大洋水文学综合考察、南大洋重要界面碳通量研究、南大洋微型  相似文献   

3.
南大洋是目前受人为活动干扰最少的区域,在平衡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各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对南大洋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为厘清全球范围内的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现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统计了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南大洋生态环境相关研究论文,共获得有效论文7 491篇。基于VOSviewer软件分析了1990—2020年间关于南大洋生态环境的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机构、发表期刊、核心作者及主要研究主题,结果表明:①南大洋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加,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及其2005年的正式生效是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数量明显上升的时间节点;②美国是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的领军国家,拥有3个发文数量排名前十的科研机构;英国和澳大利亚也是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的主要国家,其科研机构发文数量排名靠前;中国的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追赶阶段,但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③30年间南大洋生态环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气候变化”“浮游植物”“南极磷虾种群”“海洋生物”“生物地理学”。其中,“气候变化”在目前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南大洋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未来的主要研究重点是南大洋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和主要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准确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对南大洋生态系统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和模型等。  相似文献   

4.
依托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利用船载走航气溶胶及气体组分在线分析仪对南大洋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进行了在线观测。获得了南大洋开阔海域及普里兹湾大气中高分辨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的组成及分布,并对其来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大洋大气有机胺以气态三甲胺(TMA)和二甲胺(DMA)为主要存在形态,其均值分别为(104.0±285.2)、(3.5±6.0) ng/m3。普里兹湾大气中有机胺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南大洋开阔海域,气态TMA和DMA均值分别达到(289.0±396.6)、(5.6±16.1) ng/m3。南大洋大气中气态TMA、DMA和氨气(NH3)在不同区域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三者具有同源性。从来源分析,南大洋大气有机胺主要受到海洋生物活动的影响,但在海冰边缘区及南极近岸海域,企鹅等动物的生物活动会导致大气中有机胺的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南大洋的研究受限于长期观测的缺乏,而现在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rayfor Real-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Argo)项目自开始以来持续提供了高质量的温度盐度观测,使系统地研究南大洋海洋上层结构成为可能。本研究使用2000—2018年的Argo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南大洋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 MLD)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大洋混合层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两季MLD在副南极锋面北侧达到最高值并呈带状分布,夏秋两季由于海表加热导致混合层变浅,季节变化幅度达到400m以上;在年际尺度上,MLD受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HemisphereAnnularMode,SAM)调制,呈现纬向不对称空间分布特征,这与前人结果一致;本文指出在所研究时段,南大洋混合层在90°E以东,180°以西有加深趋势,而在60°W以西,180°以东有变浅趋势,显示出偶极子分布特征,并且这种趋势特征主要是风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对GEKCO2(Geostrophicand EkmanCurrent Observatory2)产品提供的Ekman流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并结合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ERA5(thefifthgeneration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 weatherforecastsatmosphericreanalysis)风场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mpirical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南大洋Ekman流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南大洋Ekman流速集中在9—11 cm/s,且具有很强的月际变化特征(7月最强, 12月最弱);(2)南大洋40°S以北海域是Ekman流速随时间变化较大的区域;(3)南大洋Ekman流速的EOF分析显示:第一模态和风场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流速在整体上同时增强或减弱;第二模态和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以50°S为界南北流速反向变化;(4)Ekman流左偏角度集中在60°—75°,其中概率密度最大值处所对应的角度为67.5°。通过矢量相关分析,得到30°—35°S海域的平均偏角存在月际变化。南大洋的Ekman动力过程对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于进一步理解南大洋的Ekman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津沙 《海洋世界》2011,(11):56-59
在由浮游植物、虾、鱼、哺乳动物组成的一条海洋食物链中,如果磷虾灭绝或大大减少,则那些主要以磷虾为食的巨鲸和其他鱼类等也将灭绝或减少,南大洋生态平衡也随之被破坏。所以,磷虾是南大洋海洋生物的食物链的中心和维持南大洋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末次冰消期时,南大洋深层水流通性增强和大气CO_2分压(大气p_(CO_2))升高存在密切联系。该时期南大洋深部流通性增强的同时会伴随着大气与大洋环流模式的一系列变化,例如南半球西风带(Southern Hemisphere Westerly Winds Belt,SWW)位置和强度以及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强度的变化。一些关于控制南大洋流通性变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SWW的经向摆动可对南大洋深部流通性产生强烈影响。末次冰消期时SWW南移,会强化南大洋风驱上升流,增强南大洋的通风。另一些研究认为AMOC变化对南大洋深部流通性具有更为强烈的影响,末次冰消期时北大西洋深层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NADW)生成减弱导致AMOC强度减弱,这一过程使得NADW与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的混合边界北移,从而减弱南大洋水体成层化,增强了南大洋深层水上涌。上述2种模式均可能引起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冰消期大气p_(CO_2)上升。除SWW与AMOC驱动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的改变之外,最新研究发现南大洋罗斯海似乎可以通过其自身底层水的北向扩张与极向退却进一步影响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总的来说,控制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的并非单一机制,SWW与AMOC以及罗斯海底层水等诸多因素在控制南大洋流通状况变化的同时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积极的响应大气p_(CO_2)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南极绕极流(ACC)是南大洋中最显著的流动,流量超过130×106m3/s (Nowlin et al.,1986)。传统认为,由于以东向运动为主的ACC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南大洋中上层的南北向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绕极流区的经向输运是非常小的。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穿过ACC的通量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它对维持南极和亚南极区的动力和热力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也有着深刻的影响(Doos et al.,1994)。  相似文献   

10.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与国家海洋局二所、农业部东海水产所、青岛海洋大学共同完成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预研究”成果,日前由国家海洋局南极办组织的专家通过验收。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它的种群动态影响着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后者又制约着南大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关系着全球变化。南极磷虾是现已  相似文献   

11.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3,7(1):39-39
当我们在南大洋上航行,或在一望无边的南极冰架上漫步,都可以看到成群的或单个的威德尔海豹躺在冰面上晒太阳。 威德尔海豹主要棲息于南大洋的冰架附近和浮冰带;它在海中掠食磷虾、乌贼等海洋生物,在浮冰  相似文献   

12.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2,6(1):63-63
南大洋是指南极大陆周围的水域。南大洋中栖息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储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它正吸引着世界各国科学家去勘探、了解和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个南大洋生物系统和贮藏量国际调查计划,简称为BIOMASS计划。  相似文献   

13.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2,6(5):63-63
1982年2—3月,我们赴南极进行考察。南极的一切,特别是南大洋的丰富生物资源,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成群结队的海豹 海豹是南大洋中令人注目的海洋哺乳动物之一。世界各地大约有30多种海豹,南大洋中约有10种,常见的有锯齿海豹、威德尔海豹、豹形海豹、罗斯海豹  相似文献   

14.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5,9(1):63-64
世界各大洋中总共有20000多种鱼。冰山林立、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有沒有鱼?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周围的南大洋中,栖息着100多种鱼。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中鱼的种类并不多。而且,这些鱼的个体也很小,一般体长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南极走航观测评估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89-2005年间南极走航观测的海表面温度,对目前3个主要的卫星反演的SST产品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TMI(TRMM Microwave Imager)和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并着重检验了它们在南大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AVHRR SST比观测数据偏冷,白天的偏差为-0.12℃,夜晚的偏差为-0.04℃,而且南大洋的冷偏差更为显著.TMI SST比观测数据明显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48℃,夜晚的偏差为0.57℃,其温差ΔT受37GHz风速影响,在强风速(>6m/s)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AMSR-ESST比观测数据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34℃,夜晚的偏差为0.27℃,而且南大洋的暖偏差相对较大.AMSR-E SST温差受水汽影响,并在南大洋随着水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进一步比较微波(AMSR-E和TMI)和红外(AVHRR)遥感的SST在2004年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的差别,发现微波遥感在热带(15°S-15°N)和南大洋区域(45°S以南)比红外遥感偏暖,而且在南大洋区域的偏差相对较大,相反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15°~40°N)偏冷.AMSR-E与AVHRR SST的温差,从白天到夜晚有减小的趋势,而TMI与AVHRR SST的温差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南大洋海洋环流系统由南极底层水AABW、南极绕极流ACC、南极表层水AASW、绕极深层水CDW组成,它们在全球气候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科考技术的进步,有关南大洋古环流研究越来越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盐度、流向和影响作用等方面。研究侧重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有差别,南大洋古环流研究方法包括古生物法、地球化学法、数值模拟、沉积法、实测资料等。本文就这些研究方法做一简单综述,以期强调南大洋在全球大洋历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大洋是世界上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大洋围绕着南极大陆,从地理上看属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向南极大陆的延伸,后因在那里发现了重要的不同洋流,国际水文地理组织才于2000年将其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大洋。但由于南大洋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大洋中脊,因此将它划作一个大洋是否恰当仍存在争议。又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在极地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南大洋成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18.
海洋前沿     
1南大洋的碳吸收能力超出预期在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深层海水上升到表层时可以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携带这些二氧化碳再次沉入海底,直到几百年后再次上升。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早期直接测量海水含碳量的研究认为,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占所有海洋吸收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徐小龙 《海洋世界》2008,(10):66-67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大洋上遭遇一个西风带气旋的袭击,浩瀚无际的南大洋以狂风巨浪的形式迎接“雪龙”号的归来。从2008年2月14日开始,暴风雨天气已经持续了近4天时间,瞬时最大风力达九级以上,最大涌高达5米,蓝黑色的海面泛起一片片白浪,温度骤降,天空飘满雪花,狂风卷着雪花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雪花在厚厚的玻璃上聚成一片片冰渣。  相似文献   

20.
朱根海 《海洋学报》1988,10(5):646-652
南大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磷虾资源,南极磷虾的主要饵料是海洋浮游植物,它的盛衰直接影响着磷虾资源量。因此,分析南极大磷虾食性成分,对于研究南极磷虾的丰度和南大洋的生态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