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江西省修水县白岭地热水2016年最新勘查成果,白岭矿区地热田热储层呈带状分布,主要热储层为二长花岗岩中之断裂构造(热储层向北西倾斜延伸),地热田边界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控制地热水形成的断裂分布、地形地貌、岩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地热水分布受断裂控制,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带为控热构造,赋水和热水通道为穿过温泉出露区内的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的裂隙带。  相似文献   

2.
程文汉 《热带地理》2013,33(5):617-620
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地区的地热田属于碳酸盐岩型地热资源。文章根据钻孔测温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该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埋藏条件、补径排条件等。该地热田主要热储层为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热水径流特征和地温场特征受吴川―四会深断裂带的一系列构造控制。测温曲线显示:地温场形态呈不规则长椭圆形,长轴方向近北西向,可以推断地温场变化与岩石的断裂、裂隙和溶蚀程度有关。本区无附加型热源,深循环为该区热水的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冚地热田为岩溶裂隙带储水,隐伏岩溶发育,热储呈带状,受构造断裂控制。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热钻探、降压试验、地热流体一个水文年的动态观测及水质分析检测等地质工作,查明了江冚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地热流体压力、产量、温度和水质等特征,计算了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龙门县地热资源丰富,境内具有两个明显地热分布带:一个是北西向分布的龙门—蓝田地热带,另一个是呈北东向展布的永汉—龙华地热带,其地热资源潜力巨大,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本次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永汉地区的地热地质条件,特别是控热断裂构造判别,并指出了今后地热勘探的方向,为具有地热潜力但未开采的区域开展地热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从而更好地摸清永汉地热资源家底,提高地热资源对温泉产业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连山县小三江镇大风坑地热资源的开发前景,在充分搜集与利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量、钻探等工作,基本查明了地热田地质结构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等,探讨了地热田的开采前景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台阁牧地区位于呼和坳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山前大断裂与低序次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交汇、复合,彼此相互沟通,为深部地热流体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此外,沿古基底隆起带顶部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成为地热的良好导体,它沟通地壳深部的热源。本文通过对台阁牧地区地热田的成因、地热开发有利地段及热储结构等进行分析,期望能对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贵阳市三桥地区ZK1号地热井的地质勘查工作,对该区地质特征、地热地质特征和地热资源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对三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导热构造为圣泉水断层,在其控制下地下水与深部热源发生热交换而形成本区地热资源。区内ZK1号地热钻孔可采资源量为420.3m3/d,水温50℃,经水质分析该地热流体具有很高的理疗价值,可用于理疗、洗浴、供暖。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 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 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果表明: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地热田 地热流体主要以断裂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西秦岭-祁连造山带,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 降水入渗,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较好,属“开启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 岩性、断裂规模及水热循环方式和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 年龄。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管井开采的方式出露;热储埋藏深度小于 1 600 m 的 地热井,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 相对较好,属“半开启-半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埋藏深度介于 1 600 ~ 2 600 m 之间的地热开采 井,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古水”,水化学类型复杂且水质较差,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介于 30 000 ~ 50 000 a,属“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埋藏深度、地下水在岩层中的滞留时间与循 环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富集程度和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汤湾温泉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认为汤湾温泉为低温带状对流型地热系统,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其中Fl为导水控热构造,F3为热储构造,F4为阻水构造。温泉形成条件与地形地貌、地热显示、断层性质极其组合特征、储水空间形态、裂隙发育程度、热储岩性及水热传输条件等关系密切;研究成果为下步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着“就热找热”的原则,对相似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三马坊地热田范围、地层岩性特征等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对三马坊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马坊地热田属于古潜山断层破碎带导水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11.
龙门县某地热田区域上佛岗—丰良深大断裂带与河源深断裂带裂带之间,区内构造发育,周围花岗岩体大面积出露,周围分布多处热泉点。通过对断裂、褶皱构造、地层岩性、花岗岩体分布地质特征及地形地貌等特征的分析,认为龙门县某地热田的形成成因与包含碳酸盐岩地层的短轴背斜及相关断裂构造有关,这也为今后该地区下一步水热型地热田的寻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构造分区处于华北地台东部边缘,鲁西断隆和秦岭褶皱带东延部分的接合部,区域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断裂,部分北北东向断裂,组成了郯庐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控制了中生代沉积和燕山期岩浆活动。本文在对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深入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对研究区下一步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洋 《西部资源》2012,(2):110-111
论文根据土右旗所处区域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及土右旗地热地质条件,对土右旗热储层分布情况,热储层盖层,热流通道,热源及热水补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主要为盆地型地热增温型地热田,盆地内地热储层分布广,沉积稳定,从现有资料分析其热储温度较高,地热储层厚度分布稳定,面积大,地热条件较好,可望成为较大型的地热田。  相似文献   

14.
余姚某地位于区域性昌化—普陀大断裂带附近,丽水—余姚深断裂和温州—镇海大断裂之间,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具有良好的地热勘查前景。本文先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法运用视电阻率参数,勘查了浙江省余姚某地区的深层地热资源,查明区内断裂构造分布特征及基地构造形态,推测了研究区内主要的富水有利部位,后运用微动探测利用速度参数对断裂构造进行验证,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互相运用验证为地热勘查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乌素图地区HR4地热井位于呼包盆地东部,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热类型属于地热增温型,地热资源受构造和沉积地层控制,并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地层岩性控制为辅。  相似文献   

16.
广东惠州龙门县地热地质条件优越,探测高温热储,需求高品质热矿水是龙门县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以龙门县龙田镇江冚地热田的ZK2孔为依托,阐明岩溶热储参数探测方法,为地热资源评价以及开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热是重要的资源。通过对地热田成因的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地热的利用效果。文中,主要对冀西北奚家堡地热田成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冀西北奚家堡地热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区内深部地质构造特征,采用地温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勘查方法,研究地热的地表显示与深部地热的关系;继而推断深部地层结构、热储埋深及断裂位置,依据地热验证钻孔确定并证实了泗洪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和地热资源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内分布有较好的地热储层,盆地内地热储层主要分布于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含水岩系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岩系,其热储、涌水量等地热条件较好,区内地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地热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热区域分布,地热水物理和地热水化学诸方面论述了山东半岛的地热地质特征;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径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地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