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矮晚柚”是从优良高株品种一台湾晚白柚中培育的第一个优良矮系新品种。1988年省气象局科研所立题进行了“矮晚柚”气候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在广汉市设立试验基地。在三年试验研究中,嫁接已试花挂果,株高仍保持在1米上下;树冠直径也仅1米左右。成熟期1月上、中旬,鲜果可在春节上市。同时,该品种又完全保  相似文献   

2.
《青海气象》2006,(9):17-18
近年来,科研所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研”二字做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本所的精神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以“外树形象、内练素质”为主线,以科研向业务转化为载体,以塑形育人为保证,以规范化、制度化为特点的两个明建设运行机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了“2002年度全省气象宣传先进集体”、“2004年第八套广播操比赛三等奖”、“庆祝建局50周年艺汇演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所属科室全部被命名为“明科室”。5个家庭获得“五好家庭”称号,先后有10人获得省局“明职工”称号;6人(次)获得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称号。  相似文献   

3.
一、年初及时分配好各类年报的制作人,二、及时拍发给 ER 西安,3051成阳降水量报。电码型式:IIiii,1××××(降水量取小数一位,不够四位补○)三、绘(补)图报能见度的拍发,每日2时,5时及1/10—31/3注意改拍为级数。四.三月底以前安装好量数计,四月一号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2022年5月10—14日强降雨过程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强降雨过程中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情况及效益,研究“31631”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策略。结果表明:一是要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做到让市民“收得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期间,“深圳天气”融媒体矩阵依托多类自有渠道开展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并积极拓宽辐射范围,联动政府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共同对公众发布天气信息,政务“和声团”同步转发、社会媒体“整点播报”、公众预警短信及行业靶向发布,实现更大社会覆盖率和更高传达效率的气象信息发布。二是开展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让市民“看得懂”“用得上”;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需紧跟“31631”决策服务节奏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宣传;同时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恰当地加密服务频次,让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成为暴雨预警信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为此,2003年,全国首部“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建成,并参与到黄河山东省东明险工段抗洪抢险现场服务^([1])。2006年,全国首部采用双向卫星通信技术的移动气象台在江苏省启用,并取得相关发明专利^([2])。  相似文献   

6.
许华清 《气象》2003,29(7):55-55
20 0 3年 6月 8日、9日 ,浙江省嘉善县气象局地面观测值班员发现 ,观测场内虹吸雨量计笔尖内的墨水减少得特点快。以往即使在夏天蒸发量大的时候 ,一般加一次墨水至少一天一夜不会干枯 ,而现在每隔二、三个小时就要加一次墨水。一般站到了晚 8点观测后不再守班 ,次日早上重新巡视观测仪器时 ,笔尖内的墨水从半夜起早已“蒸发”而尽 ,造成自记记录迹线中断。接连二天出现这样的现象 ,引起了值班员的重视。经过观察分析 ,造成记录中断的“元凶”竟是一只只小小的蚂蚁 !不知道墨水里究竟有没有营养成分 ,只见几只蚂蚁爬到笔尖里面 ,错把墨水当…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汉中盆地是我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面积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因而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稻冷害在当地称为“秋封”,主要危害晚禾田。一般为四年一遇,解放以来,发生冷害的年份有1952年、1956年、1960年、1968年、1972年和1976年。其中1972年和1976年较严承。1972年受灾面积达30万亩,占全地区晚禾田面积的30%;1976年稻作期  相似文献   

8.
泰安冬小麦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探讨了当前气候背景下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对冬小麦品种“山农8355”发育状况、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播量处理对“山农8355”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山农8355”在泰安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旬,适宜播种量为150.0kg/hm2,晚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来获得较适宜的群体水平和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于寒露风(也称秋季低温)的预报服务工作,我们开始认识比较模糊。有一年,我们在二晚栽插后的8月份,才作出寒露风预报。结果这一年的二季晚稻在抽穗扬花季节,正好遇到了寒露风的袭击,使丰收在望的稻子变成了空谷。干部、群众批评我们是“事后诸葛亮,没啥用。”我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有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狠批了刘少奇、林彪散布的“群众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 :“月到中秋分外明”。但对于生活在“天府之国”的人来说 ,中秋月却是一位难得见面的稀客。四川盆地秋季因冷暖空气常在这一带交汇滞留 ,云多、照寡、雨频、湿重 ,月色常被深藏在云雾中。盆地是全国多云中心之一 ,加之秋季又是阴雨连绵的季节 ,仲秋 1 0月平均阴天日数多达 2 5天 ;雨日一般为 1 5~ 2 2天。这种云多雾重、秋雨绵绵的天气 ,使秋月去了“皎皎”的面容。据统计 ,成都在 30年间的中秋夜晚 ,仅有 2年云净天高 ,皓月当空。由此 ,只能得出“天府难逢秋月明”的结论。天府秋月几度明@小科…  相似文献   

11.
河南县气象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围绕服务搞创建”,以气象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成效。1996年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1999年被河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明单位”;2001年被黄南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明单位”;1999年被县政府评为“综合评议优秀单位”;2000-2002年连续3年被县政府评为“综合评议第二名”;2001年被青海省气象局评为“全省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黄南州气象局评为全州目标任务完成“先进集体”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曾国光 《气象》1984,10(7):38-3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县晚稻生产约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0—70%,它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影响晚稻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寒露风”(干北风或低温冷害)。但1980年我县晚稻生产并无明显的寒露风和病虫害的大发生,亦出现了严重的减产,究竟原因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曾到群众中进行过调查了解,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兴趣。例如:“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晚禾怕打闪”、“晚禾怕夜雷(雨)”等,为了摸一下晚稻减产与“雷公”的关系,我们分析了1980年晚稻抽穗扬花前后的雷电记录,结果  相似文献   

13.
马甘 《青海气象》2004,(4):83-83
亲爱的朋友,中秋之夜,月赏之时,你很可能会联想到“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句,然而,这“分外明”的道理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多发生在7月下旬,主要危害一晚禾苗和二晚秧苗,或带卵至大田孵化。秧苗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后变成白叶,对返青分蘖都大为不利,因此在生产中,很有防治必要。 笔者所在的农气室与市义成乡农科站经1977—1994年18年的气象与虫情联合观测结果可以看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发展、危害程度同气象因子的关系极为密切。盛蛾高峰期温度高(30℃以上)对成虫活动、  相似文献   

15.
林肖 《气象科技》1975,(6):32-33
我们把南昌地区的“寒露风”标准定为入秋以后第一次强冷空气的出现,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20℃时,并维持阴雨,或有北风大于4米/秒的气象情况。历年南昌地区寒露风出现的平均日期为9月30日。规定出现在9月30日以前的为○(早);在10月1日以后出现的为1(晚)。从基本资料分析中发现寒露风出现早,晚与当年1月中旬最高温  相似文献   

16.
袁国正 《气象》1978,4(9):16-16
我地广泛流传“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指解冻早),“二月清明遍地青(春暖早),三月清明没一根(春暖晚)”等谚语。经用我盟清水河县3—5月平均气温资料验证,确实存在上述冷暖变化的规律。 “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据统计,凡是冬至日在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以前的,即数九早,次年3—5月都是气温正距平的暖春;反之,冬至日在十一月十四日以后的,即数九迟,次年有64%的年分为春寒年。 若再考虑“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坚持“科研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针对山区二晚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和双季稻上山的问题,采取直接与社队挂钩,站哨结合的形式,在井冈山朱砂大队进行了双季稻引种试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1引言“接地电阻”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数值限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接地电阻”的真正含义存在模糊理解,而有关的理论书籍对此又未加以详细阐明,本文主要是对“接地电阻”的实际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鑑初 《气象学报》1953,24(4):187-202
目錄 (一)緒言 (二)上海月温的連續性歷史變化 (1)變化形式 (2)絕對變量 (3)正負距平的持續现象 (三)上海月温距平较大的月數 (四)上海月温變化相互之間的聯系 (1)月温距平之間的聯系 (2)月温升降趨勢之間的聯系 (五)結論 (一)緒言 氣象要素連續性歷史變化與歷史變化的區別需要先加說明:所謂歷史變化是指一個季或者一個月的某氣象要素在年與年之間的長期變化。例如冬季溫度的歷史變化,即指冬季温度在年與年之間的長期變化。這是和逐年春、夏、秋各季的温度分離出來單獨處理的。又如七月份平均温度的歷史變化,即指七月這一個月的温度在年與年之間的長期變化,也與逐年其他各月的温度分離出來單獨處理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针对湖北省或武汉市党政领导宣传应用“三个气象”理念的4个实例,简述了气象部门面向各级领导宣传应用“三个气象”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要最大程度取得宣传应用成效,必须掌握四点策略,一是用“三个气象”发展理念总揽气象工作,二是将“三个气象”理念凝练成各级领导认可的一大品牌,三是将“三个气象”理念新话语体系作为传播起点,四是将“三个气象”理念融入各级领导可感可知的具体事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