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长期存在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议.近年来,全球不同大洋洋底热液衍生石油的发现,为更进一步探索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考.在回顾有机生油假说和无机生油假说基本理论和二者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然后结合三塘湖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中热液喷流沉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油气无机成因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松辽盆地中浅层沉积层勘探已接近饱和,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进军,油气无机成因研究在勘探实践中日益重要。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为典型的无机成因天然气。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杨油层原油“上生下储”模式的否定,为寻找深部油源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古潜山油气藏“新生古储”和“侧向运移”模式的否定,为基岩油气藏无机成因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油气藏研究需要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因为基岩油气藏勘探是松辽盆地今后首选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38-138
2004年11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在兰州举行了以“非生物(无机)油气成因和资源前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中石油、中石化和有关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得短小精干,会议气氛热烈,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戴金星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天然气发展趋势与地质理论”的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工业从贫气国正走向产气大国,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  相似文献   

4.
无机成因油气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幔和地核中有大量的碳和氢,学们提出了不同地质背景下无机成因烃类来源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Gold氏的地幔脱气理论和费-托地质合成理论。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无机成因油气的存在。对各类天然气成因来源的判别多采用碳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而对无机成因油多从铅、锶、钕同位素和重金属元素、亲石元素、正烷烃结构等旁证了原油地球深部来源的可能性。在板块运动产生的综合动力场作用下,以CO2和H2O为主要成分的流体在深部油气的无机合成、运移和富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机成因油气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我国油气产储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石油和天然气完全是生物成因的这种盛行观点,使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化石燃料”。然而,查阅现有关于石油成因的文献,发现有两个对立的理论,一个赞同有机成因说,另一个却支持无机成因理论(Meinchein,1959;Porfir'ev,1974)。一个世纪以来,有机成因理论在北美、南美和西欧已普遍接受。然而,我们的实验结果上却清楚地表明,至少一些石油和天然气聚集可能是无机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对石油成因理论争论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见解:①煤不成油,该结论可以由两种简单有力的方法予以证明;②无机成因学说的依据至今仍然相当欠缺,金刚石包体中的气体不是“石油类”物质而更像是“煤类”物质;原油、沥青的Pb,Sr同位素测试中因干扰因素很多而会影响测试精度,应予以充分注意;③有机成因理论中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在基本代表全球成矿时间和空间的八个地质年代统计中,世界上石油和煤、油页岩已知储量分布的曲线变化趋势非常相似;④泥(质)岩不是油源岩,特定条件的砂质沉积物可以高度富集成油有机物。指出了在建立科学的理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尤其应注意石油类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本质物征与特性。呼吁支持与应用湿封闭体系综合效应成油论,这一理论解答了有机成因理论中最难的初次运移问题,指出了碳酸盐岩窄而厚的相变过渡带为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7.
对石油成因理论争论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见解:①煤不成油,该结论可以由两种简单有力的方法予以证明;②无机成因学说的依据至今仍然相当欠缺,金刚石包体中的气体不是“石油类”物质而更像是“煤类”物质;原油、沥青的 Pb,Sr 同位素测试中因干扰因素很多而会影响测试精度,应予以充分注意;③有机成因理论中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在基本代表全球成矿时间和空间的八个地质年代统计中,世界上石油和煤、油页岩已知储量分布的曲线变化趋势非常相似;④泥(质)岩不是油源岩,特定条件的砂质沉积物可以高度富集成油有机物。指出了在建立科学的理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尤其应注意石油类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本质物征与特性。呼吁支持与应用湿封闭体系综合效应成油论,这一理论解答了有机成因理论中最难的初次运移问题,指出了碳酸盐岩窄而厚的相变过渡带为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8.
王丹 《地下水》2015,(1):200-202
地幔和地核中大量的碳和氢以及地幔深处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提供了无机成因气体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给有机和无机成因天然气提供了可靠的判别依据,主要有⑴无机成因甲烷的δ1 3C1≥-30.0‰⑵无机成因烷烃气体具有负碳同位素系列,即δ1 3C1δ1 3C2δ1 3C3δ1 3C4⑶R/Ra0.5,δ1 3C1-δ1 3C20为无机成因烷烃气⑷CH4/3He≤106是无机成因烷烃气(甲烷)。这些判别指标的提出有效地指导了无机成因天然气的勘探实践。目前在我国东部已发现了35个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藏,并首次发现无机成因烷烃气藏—昌德气藏,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应积极开展无机成因气的勘探和开发,使这一产量巨大的油气后备领域早日得到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石油成因理论争论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见解,(1)煤不成油,该结论呆以由两种简单有力的方法予以证明:(1)无机成因学说的依据至今仍然相当欠缺,金刚石包全体中的气体不是“石油类”物质而更像是“煤类”物质,原油,沥青的Pb,Sr同位素测试中因干扰因素很多而会曩测试精度,应予以充分注意,(3)有机成因理论中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在基本代表全球成矿时间和空间的八个地质年代统计中,世界上石油和煤,油页岩已知储量分布的曲线变化趋势非常相似,(4)泥(质)岩不是油源岩,特定条件的砂质沉积物可以高度富集一有机物,指出了在建立科不宾理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尤其应注意石油类物质区虽于其他物质的本质特征与特性,呼呈支持与应用湿封闭体系综合效应成油论,这一理论解答了有机成因理论中最难的初次运移问题,指出了碳酸岩窄而厚的相变过渡带为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10.
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推动勘探实践的进步,重大理论的突破,必将引起石油工业的飞跃。现代石油地质学是建立在纯有机成因之上,面对油气资源有可能"枯竭"的今天,已显得无能为力,而勘探实践也已提出了许多有机说无法解释的问题。无机成油说很早已有学者提出。它与有机成油学说不仅思维方式不同,而且对形成油气的时、空,油气源认识不同。无机成油说将引起油气勘探方法、思维方式的改进。树立油气生成多元论观点,将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组成、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演化、运移及油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在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储层中,皆存在有三期以上的油气运移。不同储层中,相应各期的油气运聚特点及演化程度略有不同,灯影组中各期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均略高于二叠系;同储层中,各期油气运聚的特点及演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石油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一湿气阶段、过成熟干气阶段。研究区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成因为油型气,二叠系的为多成因;各储层中的CO2主要为有机成因气,少量为无机成因气。  相似文献   

12.
杜乐天  张景亷  欧光习 《地质论评》2015,61(5):1007-1020
油气成因问题争论已有多年。本文在过去的无机成因论的基础上,现在再增加一些自己工作和国内外新进展进一步论证石油天然气藏的热液作用成因。此热液是地幔流体(HACONS简称幔汁)在玄武岩事件中沿盆地底部深断裂上涌减压降温的相变产物,通过加氢和碱交代作用形成油气矿藏。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能源与环境的前沿问题——天然气水合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极为丰富。据国外专家估算,水合物中的天然气总资源超过了包括煤炭、石油与常规天然气在内的所有已知可燃矿产的储量。天然气水合物层是油气聚集的极好盖层,可以作为勘探油气藏的标志。天然气水合物还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的甲烷的重要源和汇。因此,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对开拓21世纪能源、完善油气成藏理论、解决天然气工业生产和输送过程的管进堵塞问题,以及探讨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问题均有重大意义。目前应开展的研究内容与重点课题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机制与油气成藏演化规律;分布规律及有利蕴藏地区;物化特性及其生成与消除的方法;天然气水合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以来产生了油气成因的现代理论,即干酪根晚期成油说,或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现代成油理论认为,Ⅰ型和Ⅱ型干酪根是重要的生油母质类型,而Ⅲ型干酪根,即腐殖煤不是成油母质,仅能生成天然气,以甲烷为主的干气。沉积有机质而经历史一定热才能生成石油,即石油演化或石油窗,石油形成有一生油门槛。这一油气成因理论已在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15.
油气成因二元论及其地质-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我国含油盆地的多旋回、二元结构、叠合盆地特征,提出了"油气成因二元论"的观点,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既可由沉积有机质转化而成,也可由来自地球深部流体中的无机物生成烃,并列举出二元成烃八个方面的证据.油气成因二元论将对扩大找藏领域和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对丰富矿床学理论、创建油气矿产-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油气成因二元论的思路,我国油气中的氦资源、金属元素将会在综合利用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石炭系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天然气勘探目标。针对石炭系烃源岩的勘探主要围绕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展开,而理论上规模更大的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的有效性尚无定论。同时,石炭纪火山作用频繁,盆地内部具备生成无机成因烷烃气的地质条件,但相关研究甚少。本次研究基于准噶尔盆地东部东道海子- 五彩湾凹陷和白家海凸起天然气的分子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系统分析了天然气的成因来源和潜在的次生改造作用,共识别出4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气:① 来自滴水泉组的煤成气;② 来自巴塔玛依内山组的煤成气;③ 无机成因甲烷和热成因天然气的混源气;④ 发生渗漏的热成因天然气。研究结果证实了准噶尔盆地东部下石炭统烃源岩的有效性,发现了无机成因烷烃气的踪迹,有望开辟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并提供了一个鉴别“同型不同源”天然气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的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油气系统的理论,划分了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首次提出了天然气成因系统的概念,并进一步从剖面上划分了其含气组合,从平面上划分了天然气成因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的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和应用研究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是一个长期以来科学界争论不休、非议颇多的重大科学论题,能否形成和找到具商业开采价值的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藏不仅是争论的焦点,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等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9.
无机成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甲烷(CH4)等烃类气体自地球深部选出的同时,还伴随有其它气体,如CO2、CO、N2、H2S、H2、He、Ne、Ar等,统称为无机成因天然气.无机成因天然气与生物成因天然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同住素组成特征.无机成因CH4的干燥系数较大,δ13C1值几乎都大于-25‰,且CH4及其同系物碳同住素组成的分布随碳数的增大而变轻(反序);无机成因CO2碳同住素较重;稀有气体中w(3He)/w(4He)值较低等.这些特征是判别无机成因天然气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油气无机成因学说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介绍了油气无机成因学说的新发展,主要是目前在西方、俄罗斯等影响较大的关于无机生油气的几个学派以及在中国的一些学派。其中之一是Gold氏的地幔脱气理论,之二是费-托地质合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