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变形的规律及沉降预测的判定标准,结合某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观测资料,分别用规范双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和GM(1,1)法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比较预测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的残差并计算各模型的曲线回归相关系数,对比得出适用于高速铁路桥梁沉降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各种预测模型的优势互补,提高沉降预测精度,分析单项沉降预测模型各自的特点,将组合预测方法应用到高速铁路沉降变形预测分析中;介绍组合预测基本方法和常用的定权方法,提出模型建立的步骤和具体原则,研究出一种变权最优预测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组合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拟合能力更强,可作为高速铁路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速铁路沉降小量级、大波动的数据特点,针对路基的沉降结合实例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沉降预测方法,为今后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明祖涛  刘军  夏力  黄文华 《测绘科学》2015,40(4):137-140
针对目前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善原始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来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精度的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改进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为今后高速铁路的沉降预测评估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依据某高速铁路实际沉降观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法、浅岗法和三点法四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小量级大波动"的沉降预测数据,浅岗法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用拓展双曲线法、三点法和指数曲线法三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以VC++为开发工具,通过MFC编程实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的预测。并以新建哈尔滨西客运站工程Ⅱ标段DK919+950观测断面为实例,通过对实测工程数据的拟合得出了该断面的最优预测方法,为高标准铁路路基的沉降预测和铺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宝兴  李仲勤 《测绘工程》2018,(5):72-76,80
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和Asaoka法等常规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不同时间计算单位的拟合分析,综合考虑相关系数、误差平方和以及最终沉降量等,研究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将其中的Asaoka法、三点法、指数法结合二次自适应最小二乘迭代思想进行优化改进。研究表明:在高速铁路路隧和路桥过渡段沉降预测分析中几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改进后的方法相关系数高,预测误差小,最终沉降量预测值波动小;无论短期监测数据还是长期监测数据,以月为周期进行预测分析优于按天预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我国,已经新建了几条高速铁路,而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武广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结合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沉降观测中内、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武广高铁沉降观测进行预测分析得出满足无砟轨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介绍GA-BP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高速铁路线下工程遗传BP神经网络沉降预测模型,并探讨模型精度的影响因子。通过实例分析表明GA-BP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特性,进而验证GA-BP模型在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预测评估中的科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监测点沉降曲线具有小沉降、大波动的特点,沉降变形数据中存在大量随机噪声,将影响沉降变形分析的准确性。将Kalman滤波应用于高铁隧道沉降变形数据预处理,对沉降变形数据进行去噪,再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去噪后的沉降变形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高单一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结合Kalman滤波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优于单一小波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