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采样测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镉、汞、砷、铅、铬的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复垦土壤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基本上可以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安全清洁级别;参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对复垦土壤的农用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区内土壤全部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如果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对部分有轻微污染的土壤进行,则可以达到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分析,复垦区内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相对较低,复垦区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污染已成为抑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环境质量与研究区的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化学条件和人类活动有关。以河套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表层土壤元素资料为依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As、Cd、Cr、Cu、Hg、Ni、Pb、Zn分级标准,对研究区土壤的单元素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并评价。以单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分级为基础,以单元素中最差的级别作为该单元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区的土壤综合环境质量。通过单元素评价及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优良,大部分地区为绿色、无公害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北部一茶叶园区80个表层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Hg、As、Cd、Pb、Cr和Cu含量进行测定,在MATLAB中应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探究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喀斯特山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Ⅰ类与Ⅱ类样品比例为33∶7,土壤环境质量大多数为I类;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的相同率分别达到82.5%和80.0%,并分析结果有差异的样品,发现支持向量机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这说明该模型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OPSIS法作为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可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介绍了TOPSIS法的原理和算法步骤,并以福州市表层土壤为例,探讨了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TOPSIS法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环境质量等级,同时也能进行多个对象评价和不同评价对象间质量的优劣比较。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河北平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采取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本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河北平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原表层土壤环境质量优良,一、二级土壤分别占全区93.02%和6.62%。同时又根据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采用富集因子,有效地区分了重金属污染的自然影响和人为影响,结果显示,河北平原表层土壤人为污染的面积较大,但以轻微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李朋飞  陶春军 《江苏地质》2019,43(2):301-306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安徽黄泛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为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土地分类管理、农业安全种植、耕地保护及土壤污染修复提供基础依据,采用综合考虑土壤背景值、环境质量标准及元素价态效应的评价方法,即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对土壤重金属超背景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为I等清洁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属相对影响当量(RIE)较小,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相应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重金属测定值偏离背景值程度(DDDB)较大,71.6%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安徽淮北—亳州平原区土壤背景值,土壤超背景的元素以Cu为主,表层土壤中Cu高背景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较大(DDSB=24.5),土壤的重金属负载容量较大,具备一定的外源重金属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与茶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茶园土壤中的8项重金属元素进行对比,得出茶园A土壤环境明显优于茶园B.结合茶园所采集茶叶样品的感官评价,认为优良的土壤环境可以种植出更优质的茶叶.利用茶园A,B现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可对类似的土壤进行适宜性评价,推断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茶叶以及茶叶品质如何.  相似文献   

8.
鲁北小清河流域土壤中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鲁北小清河流域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进行系统采集,分析土壤中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利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元素在土壤中的丰缺和分布规律,认为Se、Pb、Hg在表层土壤中明显富集,与地表污染有关。通过对表层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含量和重金属全量的研究,对区内土壤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区内土壤中除Mo、B、Mn出现大面积缺量区外,其他元素均在适量区以上,土壤质量良好,营养水平较高;单元素土壤环境质量除Cr、Hg、cd出现小范围的严重污染区外,其他元素未出现严重污染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但多因子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起始污染以上的面积已接近70%,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已有中国农产品产地标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认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地环境标准不仅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在1:25万尺度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含量、分布状况、影响因子等因素,并考虑到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元素有效量,制定浙江省无污染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推荐).虽然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大气降尘、灌溉水、施肥等,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终究是首要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壤环境质量时序连续监测数据缺乏的现状以及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笔者试图通过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实现利用影响因素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预测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相对传统经验模型除了更适合样本少情况以外,还具有泛化力强、精确度较高的优势,尝试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选择时序连续的9个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有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生量、人口总数、年降雨量、植被覆盖面积等作为土壤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因子,以长沙、株洲、湘潭地区1986年和2003年的879个土壤样品的Cu、Pb、Zn、Cd、Co、Ni、Cr、Mn含量和17年的51个影响因素样本数据作为学习和预测检验样本,采用遗传算法优选并确定了高斯核函数参数(γ)、损失函数不敏感度(ε)以及惩罚因子参数值(C),它们分别为1.021、0.000416和1012。优化逼近了土壤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隐函数,获得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土壤质量标准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依据。初步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考虑土壤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当前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资料,提出了研究建立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选取岳西县的来榜地区作为研究区,按照8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土壤样品中Cd、Hg、As、Se等21项元素指标。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根据岳西翠兰适生条件,选取了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坡度、坡向、海拔和岩性等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岳西翠兰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岳西翠兰适宜性评价,并利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对岳西县翠兰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工作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综合土壤环境质量以低于风险筛选值为主,占97.14%,主要风险因子为Ni、Cr、Cu元素。工作区内岳西翠兰高度适宜、中等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为11.51km2、21.66km2,约占评价总面积的31.2%、58.72%。岳西县翠兰种植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包家乡、主簿镇、头陀镇、来榜镇和河图镇等地。上述结论可为岳西县调整和优化岳西翠兰布局与生产和土地生态管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安徽段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有限的土壤监测点位如何科学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是目前土壤环境监测领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区域,针对5个主要土壤污染类型在连续五年内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土壤中Cd、Hg、As、Pb、Cr、Cu、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426个监测点位评价,采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出区域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分布图。从评价结果来看,淮河流域安徽段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为安全,96.48%的调查地块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但是个别点位超标严重;从评价区域中重金属分布情况来看,各重金属总体含量均较低,局部区域略高。本文采用分类型专项监测的方法,探讨通过土壤点位监测结果反映区域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该方法适用于对大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宜州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规律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以镉(Cd)污染为主,成土母质是土壤Cd的主要来源,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及人类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环境质量。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等级为一等的土壤占比为26.67%,四等和五等的土壤占比达到了47.07%,土壤环境综合质量总体一般。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显示:As、Hg、Pb、Cr主要以惰性态为主,而Cd的易利用态和中等利用态分配比率分别占到了21.6%和46.6%,活性很强,是土壤Cd污染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南昌—莲塘一带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质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南昌——莲塘一带沉积环境、成土母质、土壤化学组分及酸碱性、土壤类型等特征的综合研究,指出区内土壤的成土母质存在一定的相近性,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表土中大部分元素的分布、分配是不均匀的,可将本区划分为“一高两低”三个环境地球化学区;同时查明了该区土壤环境现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区内土壤环境污染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城区污染重于郊区,菜地污染重于农田。最后提醒人们应广泛关注该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尽早采取有关举措,排除“化学定时炸弹”给人类造成的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16.
对济宁南部优质大米产地的不同层位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证实除P的含量稍低于山东省平均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高于山东省平均值,土壤质量良好,营养水平较高。但Cu,F,As,cd,Pb,Hg,cr在土壤中原始含量偏高,是潜在污染源和引发地方病的隐患。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肥力优良或尚可,但个别地段因重金属污染超标成为质量较差区,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用矿物学方法评价浙江土壤中Cd污染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壤中重金属环境质量矿物学评价的方法,对浙江省土壤中不同土类(或亚类)表层、不同母质表层和剖面上的Cd元素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实测含量和土壤对Cd的固持量决定了土壤中Cd的环境质量,浙江省土壤中Cd的污染度均为负值,土壤中Cd均没有达到产生污染危害的含量水平,土壤对Cd的固持量较高。研究结果揭示,土壤中的矿物对Cd具有较强的固定与容纳能力,土壤中的Cd不易进入食物链,也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造成污染。这一旨在揭示土壤中重金属与各种矿物之间环境平衡关系的方法,可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质量矿物学评价方法,对淅江省全境土壤中不同土壤类型(或亚类)表层、不同母质表层和剖面中的Pb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实测量和土壤对Pb的固持量决定了土壤中Pb的环境质量,浙江省土壤中Pb的污染度有正负值,说明土壤中的Pb对有些地区产生了污染,而对有些地区则没有产生污染.研究结果揭示,土壤矿物对Pb具有一定的固定与容纳能力,超过其固定与容纳能力,土壤中的Pb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旨在揭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与各种矿物之间环境平衡关系的方法,可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胡秀艳  谢红青  景山 《江苏地质》2023,47(4):412-419
选取扬州邵伯地区作为研究区,根据评价标准(GB 15618—2018)对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除Ni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其中Hg含量均值为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的2.16倍;通过对比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认为综合指数法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农田土壤轻度污染以上样本占总样本的2.35%;研究区农田土壤属中度生态风险,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平均值为200.56,主要贡献因子是Hg。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污染土壤的修复,是实施浙江“清洁土壤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工作。2012年10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会议提出,要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弄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土壤质量环境调查、监测制度,构造土壤环境监测网,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形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环境质量。会议确定了五个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