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8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38/44),对照组为61.36%(2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以及室性早搏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对照组为88.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单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3%,优于对照组的80.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汤对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梅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汤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86.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2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胆心综合征较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患者的综合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2 例。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37/39),对照组为81.58%(3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6周后SDS、HAMD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SDS、HAMD、TESS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PSQI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脑心清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与心绞痛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90.0%、86.7%,对照组分别为73.3%、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绞痛疗效,并可有效改善躯体受限活动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GER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反流、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57.5%(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67.5%(2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GER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寒热错杂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 例EH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 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T-1、SBP、DBP水平更低,NO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够降低EH寒热错杂证患者血压,改善中医证候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F88观察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辨证分成3组各30例,治疗1组(中气不足型)、治疗2组(胆胃郁热型)、治疗3组(肝气犯胃型)分别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代温汤加减、四七疏肝汤加减治疗,另取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合莫沙比利胶囊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93.3%,治疗2组为96.7%,治疗3组为93.3%,均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3组治疗组治疗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代温汤加减、四七疏肝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椒艾丸药膏贴敷神阙、中脘穴治疗。比较2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每天腹泻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85.0%(1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腹泻改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第4天每天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联合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有较好疗效,较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振源益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振源益脉汤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源益脉汤可有效提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水平,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壮腰汤联合腰椎融合术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腰椎融合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壮腰汤。比较术后2、6、12周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ODI)积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5/35),对照组为97.14%(34/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周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积分、ODI积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同时间节点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壮腰汤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良好,可缓解患者术后的腰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型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辅酶Q10,治疗组服用生脉炙甘草汤,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90.0%(27/30)(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祛瘀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2组血肿吸收、水肿吸收、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血肿和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 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单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联合组脱落3 例,中药组脱落4 例,对照组脱落1 例,最终纳入97 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88%(31/32),中药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64.71%(22/34),3组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医证候和PSQI评分方面,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效果优于单用加味温胆汤及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越婢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70 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越婢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恶寒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及气道重塑;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厚度(T)]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气道重塑情况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越婢汤可改善AECOPD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缓或逆转其气道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宁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