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国产资源三号(ZY-3)卫星遥感影像光谱特征,提出并推导适用于ZY-3遥感影像的LBV变换公式,探讨该方法在提高国产ZY-3卫星影像质量的可行性。首先,针对ZY-3遥感影像特点,选择9类典型地物光谱信息,通过回归分析求解回归系数;然后,根据影像典型地物空间(裸地、水体、植被)、色彩空间(红、绿、蓝)及LBV变量空间(地物总体辐射水平、可见光—近红外辐射平衡、辐射变换矢量)之间特点计算推导ZY-3卫星影像的L,B,V这3个分量;最后,利用福建省宁德市ZY-3遥感影像进行实验,定量分析评价实验结果。结果表明:①从目视效果看,相比原始影像,变换后影像更加清晰,层次感更强,细节信息也更为丰富,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地物的判定、识别;②该方法得到的影像信息熵为6. 21,平均梯度为4. 71,偏差系数为0. 46,变换后遥感影像质量较好;③该方法对ZY-3遥感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最高达89. 71%,Kappa系数最高为0. 875 3,分类精度较高。因此,该方法能很好地提高ZY-3遥感影像质量,可用于ZY-3遥感影像处理及后续信息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突出遥感影像中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主体,增强图像的解译性,提高分类精度,从而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情况,针对碳收支遥感监测所采用的国产HJ图像的变换方法展开研究,对HJ数据分别进行LBV变换、KL变换和KT变换实验,同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评价了图像变换对碳收支土地覆盖分类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与KL、KT变换方法相比,LBV变换后的图像具有更好的目视解译效果,颜色更鲜艳、地物类别更易区分,能有效提高固碳主体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融合时间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影像分类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时间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矢量图为辅助数据,对新时期遥感影像进行带约束的影像分割以获取像斑;采用迭代统计的方法计算新时期遥感影像的地物类别转移概率;利用地物类别转移概率表达时间特征,将其融入到像斑的后验概率中,构建顾及时间特征的像斑联合概率;依据后验概率最大原则获取影像分类结果。采用Quick Bird遥感影像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分类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9.8%和17.9%,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尺度分割的煤矿区典型地物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矿区典型地物类型的特点,研究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时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最优分割尺度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适于不同地物提取的最优分割尺度下,充分利用煤矿区影像对象的光谱、形状、纹理以及类间相关等特征,并综合应用隶属函数法和最邻近分类法,能有效地提取出煤矿区地物信息,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能够较好地消除"椒盐现象",其总体分类精度可提高26.2%。  相似文献   

5.
谢飞 《现代测绘》2017,(4):21-23
以高分一号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应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对影像进行遥感分类,比较不同影像分割尺度,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综合利用多类遥感指数,提高了分类精度,可以有效应用于遥感影像快速分类。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分割尺度对分类精度影响较大,但如何设置最优分类尺度仍需进一步研究定量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在电力部门的应用日益深入,利用高分辨率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对输电线路走廊地区进行快速准确的地表覆盖分类成为现实。本文以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地物分类方法对比试验,综合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优势,以"高分一号"影像为例探索出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类法,快速实现了地物的精确提取,可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地区山火评估及预防。研究结果表示,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类法对于输电线路走廊地物快速分类是可行的并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以青藏高原深切割地区为例,研究高分一号影像在深切割地区的分类方法。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精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高分一号区分地物的精度较高,可满足土地利用的遥感监测;2)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其总体精度为91.67%,Kappa系数为89.54%,均高于最大似然法和神经网络分类法。因此,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更适合于高分一号影像在深切割地区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在遥感影象分类中应用数字地面模型(DTM)改正地物反射光谱中地形影响的方法和试验。笔者选择了位于湖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九宫山地区做为试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山地区,单纯利用原始Landsat MSS影象分类,效果很差;采用辐射校正分类法和附有太阳入射角数据的MSS影象分类方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改正地形对地物反射光谱的影响,从而提高了Landsat—2 MSS影象的分类精度。其中附有太阳入射角数据的MSS影象分类精度达到70.4%。  相似文献   

9.
利用SPOT全色波段影像和Landsat ETM+多光谱影像,采用波段特征分析法和改进的最佳波段指数法确定最佳融合波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HSV变换、Brovey变换、PCA变换、Gram-schmidt变换和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影像融合。针对融合后的影像采用定量评价法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不同地物的光谱、空间和纹理信息等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适当的分类特征和规则,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波段特征分析法和改进的最佳波段指数法结合,可以获得最佳融合波段。各融合方法均有效提升了影像效果,其中HSV和GS变换融合方法更好地保持了影像的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特性,融合后各地物特征分类明显,可以有效应用于湿地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设置面向对象分类中的波段权重,可以利用各波段信息量的差异进行影像的分割。基于各种遥感指数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用于湿地分类获得了93.62%的分类精度,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在湿地分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一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调查中,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解决此问题,笔者以包头固阳县为研究区,利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ETM+多光谱数据和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同时给出了易混淆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Kappa指数值0.8016。研究结果为包头市固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旭  林宏  强振平 《遥感学报》2009,13(5):821-832
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自动分类和lab 颜色空间变换的色彩校正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不同时间的ETM遥感图像进行了多景色彩校正后的拼接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相对于重叠区域校正、直方图匹配等常规方法, 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校正不同获取时间所导致的景间颜色、亮度差异, 提高遥感图像后续分类、变化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多景遥感图像的拼接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田青  Enrico  Feoli 《遥感学报》1999,3(3):2-192,T001
介绍 David W. Goodall 的基于概率的相近指数理论,研究它被应用在遥感图像和其它空间数据综合分类中的可能性,并首次在 G R A S S环境下实现了基于 David W. Goodall 的相近指数的遥感图像和其它空间数据综合分类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将分类结果与其它几种较流行的分类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田青  Enrico Feoli 《遥感学报》1999,3(3):187-192,246
介绍DavidW.Goodall基于概率的相近指数理论,研究它被应用在遥感图像和其它空间数据综合分类中的可能性,并首次在GRASS环境下实现了基于DavidW.Goodall的相近指数的遥感图像和其它空间数据综合分类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将分类结果 与其它几种较流行的分类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受限于训练样本的个数,难以取得较好分类结果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核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S3VM)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算法在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体系上加入未标记样本来辅助构建核矩阵,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分类器,在小样本的基础上提高分类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好于传统方法,并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地图更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在对遥感影像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地图更新的方法,讨论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影像进行融合,利用合适的高通滤波对影像进行边缘检测.构建一个三层的MLP分类器对影像进行分类,提取城市建筑物与道路信息.并在此分类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地图的叠加来实现地图的更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影像融合,利用较少数量的训练样本也能生成具有较高精度的分类图,利用分类结果图进行地图更新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热红外遥感中大气下行辐射效应的一种近似计算与误差估计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陈良富  徐希孺 《遥感学报》1999,3(3):165-170
在热红外遥感中,大气下行辐射效应很难处理,原因是地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很难精确描述。因此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在如下2 个假设前提下对该项作做简化计算: 一是假设地表反射为朗伯体特性,二是大气下行辐射在半球空间内取常数。该文提出了一种在地表为非朗伯体、大气下行辐射为非各向同性等一般条件下近似计算大气下行辐射效应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表明:(1) 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在放弃2 个假设的前提下,更精确地计算热红外大气下行辐射效应的数值,计算精度比2 个假设前提下的计算方法至少提高20 .53 % ;(2) 该方法所带来的误差是大气模式、遥感器视角和通道的函数。其中,通道4 的相对误差比通道5大,同一通道中模式5 的相对误差最大,但最大可能相对误差不到8 % ,且随扫描角的增大而减小;(3) 大气下行辐射效应项占总辐射亮度值之比例在±30°视角范围内一般不超过4 % 。  相似文献   

17.
几种TM影像的水体自动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刚  李小曼  田杰 《测绘科学》2008,33(3):141-143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TM影像水体方法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两种水体自动提取方法,一种是将TM2+TM3>TM4+TM5的谱间关系法与IHS彩色空间构建模型相结合提取水体;另一种是基于卫星图像数据的LBV变换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遥感影像水体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IHS彩色空间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细小水体提取的精度,LBV变换与NDVI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水体与低密度覆盖的水植混合区。  相似文献   

18.
陈雪  马建文  戴芹 《遥感学报》2005,9(6):667-672
遥感成像过程中,地面、大气等诸多要素的不确定性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等原因影响了分类精度,导致变化检测的不准确性。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往往需要引入先验知识。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新的数据表达和推理模型,对数据没有严格的正态分布前提要求,通过动态地调整先验概率密度,能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以北京通州地区1996-05-29和2001-05-19两个时相的陆地卫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例,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分类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的后分类比较变化检测方法是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ADS40近红外波段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的不足,结合ADS40近红外波段遥感影像的分类过程,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并将其与传统的基于像元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椒盐”现象,还能大幅度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0.
张亚平  张宇  杨楠  罗晓  罗谦 《测绘通报》2019,(12):60-64
为获得分类效果更优良的遥感图像分类方式并解决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运算速度缓慢的问题,集成Lanczos算法与谱聚类算法,探讨了高光谱遥感图像谱聚类算法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快速谱聚类算法;通过对比美国圣地亚哥机场高光谱遥感图像K-均值算法与谱聚类算法的分类结果,发现面向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谱聚类算法易于识别线性地物,且分类的速度能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