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书镜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2):122-124,129
探讨了GNSS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分别运用由多路径计算原理编制的数据分析软件和TEQC软件处理整体式GNSS接收机获取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说明多路径效应的大小与高度角存在线性关系。在实际数据预处理中,可通过分析软件代替TEQC,简单方便地获得站点的多路径信息,对站点的数据评定提供有效的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2.
胡亚轩 《测绘工程》2001,10(3):44-46
接收机天线相位偏差是GPS定位中一项重要的误差源,其影响值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为了解接收机天线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在出测前后一般对相位中心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目前已采用两种方法对Ashtech扼流圈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证明了AshtechZ-12型接收机天线满足限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将就此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3.
史长斌  张云  佘伦  郭明强 《北京测绘》2023,(12):1601-1606
为了测试海洋环境下3D扼流圈天线和普通高增益天线高精度定位的性能,本文利用在烟台市东部海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浮标观测数据,从观测数据的质量、数据解算精度、数据解算残差分析及与验潮站数据对比四个方面衡量扼流圈天线与普通高增益天线的性能。结果显示:相比高增益天线,使用扼流圈天线观测数据的信噪比可提高7.5%~8.7%,观测数据的多路径效应可降低18.6%~29.2%,观测量的周跳可减少39%。从观测值残差的角度评价,扼流圈天线观测的相位观测数据残差比高增益天线观测的相位数据残差小0.04~0.10 cm,伪距观测值的残差减小0.020~0.085 m。与验潮站数据进行对比,相比高增益天线,扼流圈天线观测海面高与验潮站观测海面高差值的标准差小1.6 m。因此,在海洋环境中扼流圈天线比高增益天线有着较大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TEQC软件的质量检查功能对比TOPCON、TRIMBLE和LEICA三种不同型号的接收机抑制多路径效应的性能,并分析了TOPCON接收机的抑制多路径功能的效果。利用GAMIT、Pinnacle和LGO对不同类型接收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基线解算,研究不同接收机采集数据基线解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TOPCON NET-G3A仪器的抑制多路径功能对C/A码上的多路径效应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得出不同型号的接收机抑制多路径效应的性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各型号仪器采集数据计算的基线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多路径是限制差分GPS系统精度的主要测量误差,这是发展接收机和天线技术以削弱多路径误差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本文说明了接收机多路径误差包络延迟研究的结果,研究中采用实验室环境的GPS信号仿真器,利用高分辨率技术测量误差包络延迟,并比较它们与FAA广域增强系统(WAAS)参考站观测的多路径误差的一致性,文中使用WAAS参考站接收机,研究了接收机带宽,相关间隔,甚短或甚长多路径延迟、自相关函数旁瓣以及多平面反射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了理论上和现场观测的多路径误差估计的良好的一致性,并说明了WAAS接收机中采用的各种接收机多路径消除技术的特点和影响,本文在研究结果广泛适用于一般的GPS接收机设计以及其它差分系统,例如FAA的局域增强系统,结果确认WAAS参考站的测量精度主要受附近的多路径及多路径反射信号的影响,新的多路径消除技术,例如超窄相关间隔以及改进的接收机算法,配合新的天线设计,具有在差分参考站进一步降低多路径误差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主要介绍了双频接收机伪距多路径效应的计算方法,在进行相对定位时,选择较小多路径影响的测站作为参考站,能有效减小多路径误差的影响,提高相对定位结果的精度.通过宜昌地区实测控制网数据,设计实验对比分析了参考站多路径误差对基线解算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参考站伪距多路径效应较小时,基线解算结果精度明显提高,对变形监测和控制网解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卫星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多路径环境复杂多变难以进行分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极性天线探测多路径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反射信号的极性特征;通过判断信号的极性可以有效地区分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分析了通过信号极性实现多路径探测的理论:组成双极性天线的右螺旋圆极化天线和左螺旋圆极化天线能够分别输出卫星信号中的右螺旋圆极化分量和左螺旋圆极化分量,如果两个分量的载噪比差值大于一定的门槛值,就可以推断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历了多路径效应。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主楼顶站点实测数据,对GPS接收机的多路径效应进行了分析。由于GPS卫星的运行周期为12个恒星时,则连续两天到达同一位置会提前。根据多路径效应和接收机周围环境,以及卫星特定时间位置有关这一规律,通过对连续两天多路径改正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理论与实验验证表明连续两天GPS卫星到达同一位置提前时间为236 s。  相似文献   

9.
GNSS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受观测噪声和接收机钟跳等的影响,其周跳检验量序列随时间发生变化。为构造稳健而又敏感的周跳检验量,需对不同系统的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而多路径效应和信噪比则是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分析了GPS与BDS卫星数据的多路径效应及信噪比,并提出了一种接收机时钟的钟跳探测方法,即采用双频相位观测值的O-C值,通过消电离层线性组合进行钟跳探测。  相似文献   

10.
徐龙威  刘晖  舒宝  郑福  温景仁 《测绘学报》2018,47(4):465-472
受接收机类型、固件版本和天线的影响,GLONASS IFCB变化规律复杂且难以有效改正,导致GLONASS HMW组合包含系统性偏差,无法用于GLONASS宽巷模糊度固定。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LONASS HMW组合观测值残差的站间IFCB估计方法,并对站间IFCB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站间IFCB长期稳定,少数相同类型硬件(包括接收机类型、固件版本和天线)站间IFCB可达0.5 m。为削弱伪距多路径效应对站间IFCB估值的影响,基于一个轨道重复周期的观测数据求得一组站间IFCB对实时观测值进行补偿,实现HMW组合平滑序列直接用于GLONASS宽巷模糊度实时固定。进行站间IFCB补偿后,基线宽巷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搭载美国BlackJack接收机的CHAMP/GRACE-A/Jason-2卫星和搭载国产接收机的HY2A/ZY3/TH1卫星的星载GPS数据的伪距多路径误差与观测噪声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国产接收机伪距多路径误差的变化特性,并研究了多路径误差与观测噪声对星载GPS自主定轨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接收机的C/A码与P1码伪距观测精度要整体差于美国的BlackJack接收机,而P2码伪距观测精度要整体优于BlackJack接收机;国产接收机P1码伪距受多路径效应影响较大,其多路径误差随高度角减小存在单调递增的变化趋势,其中HY2A、ZY3与TH1卫星的多路径误差最大分别可达3.6 m、1.8 m与0.7 m;这种单调递增变化的多路径误差会导致星载GPS自主定轨位置结果在径向与切向产生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测绘中,GNSS定位精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本文遵循多路径效应建模的一般原则,对海面环境多路径效应建模进行了初步探讨,模拟了平静湖面和动态海面环境下多路径效应产生的过程,根据各参数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多路径效应产生的位置以及信号延迟距离。并通过模拟数据对海面动态环境下多路径效应产生的位置进行了计算,以验证所推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伪距多路径误差是影响GNSS导航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多路径误差与接收机周围环境有关,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建立有效的多路径误差模型进行改正。对于多频GNSS接收机可以通过多频观测值组合估计伪距多路径,但该方法不适用于价格低廉的单频接收机,而导航中使用的大多数为单频接收机。因此,开展单频GNSS伪距多路径误差提取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小波分析对单频GNSS接收机伪距多路径误差估计开展研究,首先验证了小波分析用于单频GNSS伪距多路径误差估计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采用不同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次对多路径误差估计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改正多路径误差对GNSS定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次对多路径误差提取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小波分解层次较低时定位误差分布相对更加集中,同时,经过多路径误差改正后在NEU3个方向RMS平均改善率达到20.4%、25.1%、16.4%。  相似文献   

14.
北斗星座包含3类卫星,即GEO、IGSO和MEO,GEO卫星高度角变化微小,伪距多路径观测序列系统偏差较明显;IGSO、MEO卫星随多路径序列系统偏差随卫星高度角变化,多路径误差对单个接收机定位结果影响较大.本文针对GEO卫星伪距观测值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修正方法,利用3 d的多路径效应误差观测序列进行拟合后,利用拟合值修正,修正后的GEO卫星多路径观测序列标准差下降了31%.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附近的反射、衍射、干扰信号等所造成的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的振荡是由多路径信号叠加在直接信号上引起的,基于此原理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检测和缓解多路径误差的方法。本文通过谱分析的方法对多路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多路径与信噪比之间的相关性,对基于信噪比检测和缓解多路径误差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多路径和信噪比振荡值的时间序列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利用信噪比观测值削弱多路径影响。  相似文献   

16.
GPS消除电子干扰和多路径效应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PS信号是比较脆弱的,易受电子干扰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就干扰和多路径效应对GPS的威胁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抗干扰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自适应DBF算法在GPS接收机部分的应用,依据是否使用导航辅助信号,将自适应DBF算法分为非盲和盲算法。自适应DBF算法并非万能,要根据接收机用途和具体使用环境,将该算法与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抗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三种星历精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动态GPS中采用不同星历的定位精度问题,给出了无电离层模型数学方程,改正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误差的影响,采用扩展Kalman滤波解算出每个历元时刻接收机坐标。采用Rapid、Final与RTS共3种不同星历产品计算KPPP,比较了3种不同星历解算结果。对比实验表明:使用Rapid星历计算KPPP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很小,处于2cm之内,故在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动态GPS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Rapid星历替代Final星历;而使用RTS星历计算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1.3m,使用RTS星历定位精度低于Final、Rapid星历计算结果,但其具有实时定位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高大建筑物、树木遮挡等城市复杂环境中,多路径误差和纯反射(NLOS)信号误差难以准确建模,严重影响行人GNSS导航定位的精度和可用性。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多路径延迟和纯反射信号延迟的误差特性,然后利用双差观测方程提取多路径和NLOS延迟误差,分析了两种延迟误差对伪距、载波相位和多普勒观测值的影响。通过UBLOX-NEO-M8T单频导航型接收机在建筑物附近和树木遮挡两种观测环境下的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载噪比(C/N0)较小时多普勒噪声明显变大。对于M8T导航型接收机,多路径影响严重的环境下C/N0低于30 d BHz,多普勒噪声变大。而NLOS影响严重的环境下多普勒噪声与C/N0之间关系不明显,在较大的C/N0,多普勒噪声仍然很大;在树木遮挡时,主要受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引起伪距的误差量级在10~150 m之间,对相位和多普勒的影响不明显;在高楼遮挡时,会出现NLOS信号干扰,对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相同,延迟量大小与反射点的距离有关,可达到几百米,对多普勒观测值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艳红  张鹏  赫雲辉 《北京测绘》2021,35(7):942-946
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卫星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多路径误差的非时空相关性,使其成为双差模型中较难解除的误差源.针对多路径环境复杂多变、难以进行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双极性天线探测多路径的方法,同时提出基于双极性天线左右旋载噪比输出值之差衡量卫星质量的方法.若左右旋载噪比输出值之差较大,则认为卫星质量较好;否则,则认为此卫星质量较差.利用开源程序包(RTKLIB)进行基线解算的过程中剔除此卫星,使此卫星不参与基线解算的过程,若剔除此卫星前后解算结果的固定率有所提高,则认为多路径效应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20.
<正> 考虑影响卫星定位精度的各种误差源并采取措施和方法克服这些误差源的影响,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关键。误差源按照卫星信号发送、传递和接收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来自GPS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误差,它导致伪距测量的误差大约为1.5米一15米;第二类是信号传播误差,它包括电离层效应,对流层效应和信号的多路径效应。这种误差导致伪距测量的误差大约为1.5米—15米;第三类是接收机特性误差,它包括接收机噪声,天线相位中心的漂移,温度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