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测量中,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影响测深仪测深精度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测深仪的测深精度,本文提出了五种较为合理的意见。其中着重论述了静水比测和换能器动态吃水的测定立法两个方面,在论述这两方面时提出了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回声测深仪校对法比对作了分析研究。针对海测部队使用的SDH—13A型浅水精密测深仪无水听器比对功能,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水听器校对方法。根据此法,有关人员自己动手即可完成对原型仪器的改装。这种方法还可推广到具有类似收发转换电路的测深仪上。  相似文献   

3.
船体固定式CTD及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体固定式CTD是“十五”863研制项目之一,用于测量海水的电导率、温度和深度。文中论述了仪器的整机特点及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给出了南海实验中与Seab ird 37 CTD进行数据比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SZC15-2型自容式CTD是"十五"863标准化定型研制项目,用于测量海水的电导率、温度和深度。文中介绍了仪器的整机特点,叙述了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对2006年开放航次海上比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海洋中的水深测量一般使用回声测深仪来进行,其原理是根据测深仪的设计声速与测深仪换能器发射的声脉冲的单程时间来计算该点的水深。由于海水不是均匀介质,使得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成为一个变量,它与仪器的设计声速在不同的海区、不同的深度有着不同的差异,这就使得测深仪的观测水深成为近似水深,加入声速改正值后才能得到实际水深。计算声速改正必须实测各海水层的温度和盐度。在许多场合中,要取得这些水文资料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简单而方便地在没有水文资料的情况下得到声速改正值,并能满足一  相似文献   

6.
单波束测深仪是现代海洋和内河水下地形测量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测量仪器。硬件设备固有特性和水下复杂的特殊环境,易导致单波束测深仪在实际使用中产生各类型的粗差。单波束采集时按照每条测线进行处理,在数据处理上往往存在不同船只、不同测线难以一体化处理的问题。文中针对水深值粗差的特点,设计了单波束数据采集和处理一体化方法,在区域处理单波束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顾及地形的单波束水深测量数据多测线粗差检测方法,并针对上海周边实测区域对单波束测深数据采集和处理进行全方位的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不但提升了数据精度和数据处理可靠性,而且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回声测深仪作为一种测量用仪器,其精度和稳定性应定期进行检定,为此各种版本的《海道测量规范》中都要求在出测前对回声测深仪进行停泊稳定性试验。但是随着现今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该项规定已显出明显的不足,因为目前生产及装备的测深仪其标称精度均优于1%。举例来说,即在水深10m时,扣除海区声速的影响后,实际误差应在±0.1m以内。由于海区声速随着时间、地点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取值范围通常为1420~1540m/sec,这样当测深仪设计声速为1500m/sec时,10m处由此造成的误差最大可达0.35m。因此要检定出0.1m的测深精度必须准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迅速崛起,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科技领域。回声测深仪作为海(河)上测量、导航仪器,必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1983年1月《Sea Tchnology》(海洋技术)杂志撰文题为“Echo Sounder Morento the Microprocessor Age”(回声测深仪进入微处理机时代),文中指出国外已开始使用微型计算机实现回声测深仪中央控制和信息处理。同时,在回声测深仪终端设备上采用CRT屏幕显示和一种不但能记录传统水深曲线,而且能打印记录测量点编号、深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与ms─48型(英国产)回声测深仪在长江三峡河段的同步测验,对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的仪器性能、测深精度、智能化程度以及整机可靠性进行了综合检验。检验结果认为,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精度优良,自动化程度高,是目前取代普通回声测深仪在长江三峡河段测深的新一代测深产品。  相似文献   

10.
海水中声的传播速度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为1430-1550m/s。获取海水中声速垂直和水平分布数据,可用于回声测深仪、声纳等设备对海底与水中目标的准确探测。声速剖面是描述随深度增加的声传播  相似文献   

11.
深水多波束声呐测深数据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束测深精度评估是水深测量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静态精度评估与交叉测线动态精度评估能够从不同角度表征测深精度,估计测量样本的综合误差。在实际调查作业过程中,由于缺少水深真值,在进行精度估计时缺少可操作性。本文利用Kongsberg EM120型深水多波束系统的测深数据,基于某一区域的重复测量数据,应用中央波束的水深数据进行静态精度分析;通过引入网格化方法,进行动态水深精度评估分析,并通过偏差分析揭示测量样本的误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央波束水深数据静态精度评估与基于网格化方法的动态精度评估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其结果能够有效估计测深的综合误差;重复测量数据的偏差分析能够有效展示误差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波束测量中存在的声速误差问题,探讨了声速误差对多波束测量的影响以及影响表层声速和换能器动态吃水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旨在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的有效手段——温、盐、深探头的综合运用,以便实时测定表层海水的声速和换能器的动态深度吃水改正。  相似文献   

13.
科考船定点作业时会受到海洋风、涌、浪、流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原位测量精度下降,甚至影响作业安全。动力定位系统 (DP)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实现科考船高精度定点控位。 单波束测深仪不仅可以测量水深,也可反映水下设备深度信息,可以起到辅助监控水下设备功能。本文在介绍定点作业施工现状与局限性的基础上,分析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工作原理,以“向阳红 01”船为载体,在定点作业时开启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科考船定点作业工作效率、原位测量精度并保障作业安全,可为其他科考船定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波束测深技术在海底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查明海底管道的位置和掩埋状态,在海底管道检测中使用多波束测深技术。介绍了多波束的系统组成、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内容。重点对数据处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确定海底管道位置和掩埋状态的分析方法,并对影响多波束检测效果的频率、波束角和水深等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与单波束相比,多波束在海底管道检测中具有直观、高效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HY1621多波束测深仪的多次研制试验,利用不同水域的测试数据,重点分析了HY1621多波束测深仪的测深稳定性、边缘波束稳定性以及测量精度。通过对比分析HY1621和T50-P多波束对新安江水库区域的水下地形扫测成果,以及对HY1621多波束在长江三峡库区的水下地形扫测成果所做的分析,验证了HY1621是一款达到预期性能设计指标的多波束测深仪。  相似文献   

16.
测深仪深水浅报现象的形成与自动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容易被忽略的深水浅报现象的形成原因,通过分析深水浅报现象形成机理,确定了解决深水浅报现象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深水浅报实现自动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涛  何林帮 《海洋学报》2023,45(2):130-138
在多波束测深中,温盐深剖面数据的准确性对测量精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测量中,温盐深误差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了分析温盐深变化对波束脚印坐标的影响规律并将其影响值量化,本文在声速剖面间接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选择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强的声速经验公式推导其误差公式,计算温盐深变化所引起的声速误差值,并且在常梯度声线跟踪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声波旅行轨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误差公式,然后结合声速剖面计算出声速误差对波束脚印坐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声速的影响最大,盐度和深度依序次之;温度、盐度、深度3个参量的变化引起波束脚印Z坐标的变化量均大于X、Y坐标,最高可达变化前深度的0.6%。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引起的三轴坐标值变化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深度变化引起的三轴坐标值变化量几乎不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温盐深误差对多波束测深精度评估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测深中,由于波浪和潮汐的影响,调查船或无人船所测量的瞬时水深不能直接作为海图水深。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人船海洋水深测量技术,以评估搭载RTK和单波束测深仪的无人船用于海洋水深测量的潜能。首先,使用无人船所搭载RTK的厘米级精度高程数据,通过低通滤波剔除波浪信息,而获得海平面高程。然后,基于潮汐表和无人船海平面高程,构建了一种参考椭球面和海图的两个基准面之差的获取方法;在常规的海洋调查中,该基准面差通常需要由长期的验潮获得。最后,利用海图基准和无人船测量的瞬时水深的转换关系,计算出海图水深。在海南省蜈支洲岛周边海域,利用自研发的无人船“USBV”开展了相关海上实验,以验证所提出的技术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无人船海洋水深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双频测深仪测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钧  万军  施卫星 《海洋测绘》2008,28(6):70-73
随着国内用户对测量要求的提高,双频测深仪在水深测量、航道勘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测深仪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双频测深仪的工作特点,介绍并分析了双频测量时的一些现象,为更好地使用双频测深仪进行测量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details a new boresight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ultibeam echo sounder system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an automatic data selection algorithm, followed by a boresight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This method, called MIBAC (MultiBeam-IMU Boresight Automatic Calibration), takes in input overlapping survey strips following a simple line pattern over a regular slope. We first construct a boresight error observability criterion, used to select automatically the most sensitive soundings to boresight errors. From these soundings, we perform a 3D adjustment of the boresight angle, thu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upling between angles. From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djustment results, we derive the boresight angle precision.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four different multibeam echo sounder system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to those of a patch test calibration method.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s of MIBAC through a standard deviation along the surface normal approach compu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