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世曙  彭莹  崔巍 《水文》2023,(2):86-90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厦门市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厦门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十分必要。通过Tennant法、流量历时曲线法等5种方法计算不同水文站生态基流,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各个水文站控制断面适宜生态需水量,并对汛期洪水弃水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倒扣法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厦门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05亿m3,汛期洪水弃水量占地表水资源总量57%,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汛期水资源利用率,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流域及河流水系可被河道外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对流域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控制,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阐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区的可利用总量,同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限度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金新芽  张晓文  马俊 《水文》2016,36(2):78-81
科学定义并分析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综合规划区域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利用和治理及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基础。以"扣损法"为基础,提出既能体现实际工况又能兼顾公平的"斩头去尾"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法,为流域水量分配及资格水权的确定提供水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四个基本问题.在对洪水资源利用量、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对1980~2006年海河流域及4个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合理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6年海河流域平均年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别为62.8亿m~3和5.35亿m~3.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总体而言处于比较不合理的状态,洪水资源利用量频繁超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不大.多数年份洪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河道内必要需水量允许的限度,少数丰水年份超过了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的范围.今后,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需要逐步调整目前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山区的空间格局,提高平原区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有效保障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  相似文献   

5.
干旱缺水地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启民  王玲 《地下水》1999,21(3):112-115
对于一个干旱缺水流域来说,水资源管理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确定,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注意水资源可利用量有限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资源价值思考的立足点也由传统的经济利益转向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认识到水资源不仅具有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环境价值。本文针对以上水资源的价值形式分别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干旱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晓明 《地下水》2019,(3):148-150
太子河流域是辽宁省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区域,面对水资源相对稀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通过对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得到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10 078.79万m^3。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控制和利用的最大一次性水量,能够满足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军民 《地下水》2009,31(2):80-82
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两个方面对运城水资源现状进行简介。通过分析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川经流的影响、废污水对水资源影响和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得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废污水的不达标排放是造成运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2)
甘肃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加之国家分配的用水指标有限,在此情况下,调查摸清甘肃省境内非常规水资源数量,探索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很有必要。因此,评价其资源数量、质量,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可以在不增加用水指标的情况下,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对促进甘肃省水资源短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艾比湖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受关注。在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前提下,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探讨。采用倒算法,即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维护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的方法,分析计算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并提出了天然生态植被和维护湖泊面积生态环境的最小需水量。  相似文献   

10.
朱光华 《水文》2007,27(1):82-85
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常规计算仅考虑境内地表水可利用水量,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合理。本文结合福建省情况,提出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指出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分析计算4个部分可利用水量.即境内地表水可利用水量、过境河流可利用水量,调入境内水资源量、境内调出水资源量,并提出了计算方法,结合福建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2003,23(1):14-17,20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2.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与环境需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曙明  王志杰 《水文》2007,27(4):88-90
本文针对干旱区特点,结合近年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实践,对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的特殊性、可利用量的概念、算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需水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计算了全疆及分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提出了可利用量中应考虑部分河道外天然植被、湿地供水以及可利用量确定的历史局限性等观点。本文研究成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2)
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各河流的径流全部来自山区降雨、积雪融水等,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内变化大,采用流域和行政分区结合方案,对地表水资源配置及平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较丰富,天然水质良好,根据现状情况计算出策勒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746×10~8m~3。该研究成果对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对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城市1998年的特大洪水与进入2000年以后连续严重干旱,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就洪水资源利用的意义和洪水资源的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计算了嫩江、洮儿河和蛟流河等四条河流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后提出对于洪水资源利用工程是基础、科学是前提等几条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市需水量逐年增加,甚至大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但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仍在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作为城市的基础资源,正在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根据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总量和利用现状,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规划,通过研究,提出解决乌鲁木齐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龙  张兆新 《地下水》2008,30(2):103-105
通过对“水权”理论深刻内涵的学习和理解,依据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实质后果。针对现状,提出了水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资源的价值命题,借鉴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方法及有关水利法规,探讨了将水资源转向经济资源,用资产的方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郭周亭 《水文》2001,21(5):23-26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都是研究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所不可忽视的前提,探讨一种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工程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发展状况分析研究,提出了不同开发利用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地下水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华  陈浩  张薇 《地下水》2009,31(2):1-4
通常用地下水开采系数反映地下水资源潜力,只考虑了地下水的持续开采,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相互脱节,不便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地下水潜力系数是综合了地下水可开采盈余量、咸水、微咸水可利用量以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节水量等,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不同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西北内陆盆地突出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水资源相互转化和重复循环的规律,扩大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华北及东北地区应从水资源现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综合治理,开源节流,保护环境.合理调整开采方案,应加强浅层微咸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人类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西北地区人口承载量,对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河西地区和新疆的东疆地区将出现人口超载,超载的原因是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水资源更为紧缺,人口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