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沁阳站1980-2007年冬季积温和小麦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冬季积温和小麦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方法探讨了冬季积温对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07年冬季积温增加率为6.8(℃·d)/a,1995年以后小麦发育期基本持续提前;冬季积温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最显著的是起身期,其次是抽穗、开花、返青期;冬季积温典型偏高年份作物平均发育期比典型偏低年份的早,最明显的是起身期,提前了26 d,其次是返青期为21 d,再次是全生育期为16 d.  相似文献   

2.
李华昭 《山东气象》2005,25(3):33-34
根据济宁市2003-2004年冬小麦播种到成熟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利弊,并通过与小麦减产年份气候情况的比较,分析2004年济宁市冬小麦增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3.
增温对华北冬小麦生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索和验证未来地表气温升高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响应的基本特征,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红外辐射器增温的方法(FATI)对冬小麦全生育期进行昼夜增温处理,分析了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及其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增温使冬小麦返青期显著提前,冬后生育阶段整体前移10d以上,全生育期天数减少,但营养生长时间大幅增加,开花至乳熟时间延长,乳熟至成熟时间缩短;在偏冷年份,增温处理保障了小麦的正常分蘖和生长,株高显著提高,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27.4%,籽粒产量比对照大幅增加;在偏暖年份,增温导致小麦穗分化时间延长,穗粒数增加,灌浆中后期遭受高温危害,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增温致使冬小麦生产耗水量增加。就华北冬小麦而言,冬季及早春一定幅度的升温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增幅过大可能会导致不利结果;而春末夏初升温对小麦生产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济南地区气候比华北平原其它地区暖和,但各小麦在冷冬年份仍有冻害发生。其机率大约十年中可遇到两年较为严重的冻害。 冬小麦冻害与冬季负积温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秋季不同气候型及降温速度对冻害也有直接影响。 冬小麦越冬期冻害以冻死小麦主茎和大蘖为主,使麦田群体质量降低,有效穗数减少,从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是庆阳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三百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以上。因本区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年变率大,且冬季寒冷干燥,在气候反常年份,小麦越冬期常发生冻害死苗,造成产量低而不稳。本站从1978年开始,采用分期播种,结合逆境处理和大田调查,对冬小麦越冬冻害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6.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尚红敏(伊川县气象局·471300)1引言豫西冬小麦生产绝大多数地区完全依赖于老天,产量表现为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大丰收。产量高的年份较上年增产197%,低的年份较上年减产48%,致使各种统计预报模式无能为力。为...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播种及越冬期间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冬小麦在越冬过程中,存在着冻害、盐碱害、旱害、病害、冰壳害、冻涝害等多方面问题,其中冻害是造成我区冬小麦越冬死苗囊主要的气象灾害。一般年份,冬麦越冬死亡面积约占播种面积的6%~8%,冻害严重的年份达ZO%以上,给自治区小麦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血匕,农业气象服务从防冻保苗八手,指导冬小麦越冬有很重要的意义。五冻害的类型与指标冻害是指矿C以下低温对麦苗所产生的生理伤害。冻害可分为低温冻害和融冻型冻害两种类型。低温冻害:冬小麦受冻能否致死,主要决定于小麦分奖节是否受冻。当分兴节温度降到它所能忍受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黄土高原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晓玲  丁春兰 《干旱气象》2009,27(2):148-151
用黄土高原代表站甘肃省庆阳西峰站1971~2005年5、10、15、20 cm地温和1981~2005年冬小麦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峰10 cm地温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成负相关,与冬季地温相关最显著的是乳熟期,相关系数为-0.57~-0.65,与春季地温相关最显著的是返青期,相关系数为-0.60~-0.63.冬季典型年份各平均发育期差异最显著的是冬小麦的起身期提前了15 d,春季典型年份最显著的是冬小麦的全生育期提前了23 d.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生长发育统一阶段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生物学为基础,发展了一个包含非线性积温模式并考虑了日长影响的冬小麦生长发育阶段(DVS)模式,该模式不同于一般以往的冬小麦分段发育模型,它是一个统一的发育模式,利用中国小麦生态实验资料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秋播冬小麦发育速度模式可以拟合为V=2.34×10-3+1.21×10-3×e0.30(DL-DL0)+1.62×10-7×(T-Tmin)(1.93)(Tmax-T)(1.14),其中T为日平均温度,DL为日长,DL0为临界日长,Tmin、Tmax为小麦生育的最高、最低温度;V的逐日累加即为该日的DVS值。利用中国小麦生态资料确定的DVS值分别为:出苗0.03,三叶0.07,拨节0.70,抽穗0.88,开花0.89,成熟1.0。平均拟合误差3.6天。利用该模型可对大田冬小麦生长进行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拜城县冬季严寒,积雪的年际变化比较大,冬小麦常因越冬条件不佳,遭受冻害而死亡.在无积雪的年份,小麦死亡率可达10-30%.另外冬季降雪量小,对春季农田用水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这一情况,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人工降雪试验工作.现将一次人工降雪试验工作简结如下: 一、1985年1月20日的天气形势(图略)和气象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00年驻马店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驻马店市稳定通过0℃的初终日期,结果表明,初日提前,终日滞后,小麦冬季停止生长的时间缩短。基于此,建议小麦播种不宜过早,以免分蘖快、分蘖少和冬前出现旺长;农气观测中执行冬小麦冬季不停止生长的规定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阳城冬小麦生产的气象风险及相应对策王兴申(阳城县气象局048100)冬小麦是阳城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麦田面积迅速扩大,小麦生产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种情况,分析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风险,对传统和现行的耕作管理方法作出评价,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冬季(12月至95年2月)山东天气评述邹树峰(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天气概况1994年冬季(12月至95年2月)天气十分温和,整个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0.9℃,较常年偏高1.7℃,属典型的暖冬年份。降水偏少,全省总降水量鲁南、鲁...  相似文献   

14.
西安冬小麦干热风及其对策张京红(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温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严重的于热风过程可使丰收在望的小麦大幅度减产。西安市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月至6月上旬,干热风,一旦出现,就能...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驻马店市冬小麦播种期196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秋、冬季气温随时间升高,特别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温度期逐渐推退;1990年以后,9月25日~10月15日降水量逐渐减少,10月15~30日降水量基本与20世纪80年代持平。因此,冬小麦必须调整播期,适当晚播。  相似文献   

16.
气象出版社出版的《冬小麦生产气象保障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正研级高工史定珊和笔者多年从事小麦气象研究和业务服务的系统总结,“是一本小麦气象服务的实用性科学专著”(程纯枢)它围绕冬小麦生产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省小麦欠收的气象条件分析刘文平,张爱芝(山西省农业气象中心030002)1994年,我省的小麦总产为29.53亿公斤,比上年减少3.01亿公斤,单产比上年减少15kg/亩,是近年来减产幅度较为明显的年份。影响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小麦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晋城小麦干热风灾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城小麦干热风灾害分析牛晋源石兰瑛王密凤(晋城市气象局048000)干热风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灾害之一,我市地处太行山南部,丘陵面积约100.2万亩,占总面积的30.9%,十年九旱,往往在春末夏初小麦扬花至乳熟阶段,大气温度回升较快,在高温低湿,土壤干...  相似文献   

19.
西起博乐、乌苏东至奇台、木垒的北疆沿天山一带是新疆冬小麦的主要产地。为了保护冬小麦安全越冬和缓解春旱,自1978年冬季以来,新疆人影办一直坚持开展飞机人工增雪作业试验。其中1978~1984年主要以探测研究为主、结合开展作业试验。由于缺乏完善的作业指挥系统,因此作业试验存在很大盲目性。1985年以后着重抓了飞机人工增雪作业(试验)指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1985年以来,新疆北部冬季飞机人工增雪作业(试验)指挥系统的建设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引进了机载碘化银发生器,取代了干冰、介乙醛、碘化银水溶液等播撒装置,提高了播…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冬季极端气温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的遥相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国兴  何慧 《广西气象》2006,27(3):26-29,43
通过对广西1958-2006年88个代表站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的EOF和REOF分析,探讨广西冬季气温异常冷暖年的时空分布结构特征。研究分析冬季气温前期和同期500hPa高度距平场和海温场的特征:异常偏冷年份的前期极涡较强,副高偏弱,亚洲西风带经向度较大,南亚高压较强;到冬季,亚洲中高纬经向环流继续加大,东亚大槽加深南移,南亚仍维持一浅脊。异常暖年的形势恰恰相反。拉尼娜年结束年易出现冬季气温异常偏冷年份,而厄尔尼诺年结束年易出现冬季气温异常偏暖年份。同时,黑潮区气温的变化对广西冬季气温异常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