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核测量仪器在海洋研究中的直接应用。其中包括:活化分析法的应用;谱仪分析法的应用,其它核测量仪器的应用;核辐射的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靓 《海洋测绘》2018,(4):16-21
为满足海岸地形测量对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需求,总结分析了我国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海岸地形测量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方向差异,指出该领域在硬件平台、处理软件和专业应用等方面的巨大进展,总结了光学高分遥感数据管理、处理、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光学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海岸带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粘性泥沙运动规律在淤泥质海岸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维 《海洋工程》2011,29(2):52-58
根据近年来我国淤泥质海岸粘性泥沙运动规律在海岸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对于适航水深的应用,在疏浚技术上的应用,关于航道泥沙回淤模式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关于在泥沙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上的应用以及在泥沙回淤整治技术上的应用.阐述和论证了学术成果与工程应用的有效结合,同时也突显了学术和基础研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OBS在我国海洋深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括OBS的基本原理和资料处理解释流程基础上,介绍了OBS在我国南海海域深部地质调查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现状,重点分析了OBS在黄海深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5.
ArcSDE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开发中,应用了ArcSDE对渤海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Oracle中进行了统一存储和管理,并以此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渤海工程地质空间数据的查询显示、虚拟现实等应用。文章重点讨论了ArcSDE的原理及其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无人船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对无人船艇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无人船艇在海洋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无人船艇搭载地质调查作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调查技术和作业方法,已经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崭露头角,未来这种智能化的水上作业模式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航摄仪与机载激光雷达等新型航空遥感测量装备发展迅猛,航测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海岸带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深入。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上述装备的海岸带遥感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应用研究方向差异,结合海岸带特点,指出该领域发展趋势,为促进航空摄影测量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海岸带测绘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几种常用的资料同化方法,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伴随同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其在潮汐模式中、在海水温度场中和在海洋生态模型中的应用等三方面综述了伴随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伴随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评述,指出该方法可对海洋观测方案的优化发挥重要作用,其在生态学流动力学模式中的应用亦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国外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海洋监测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情况,结合我国海洋监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传感器网络在海洋监测中应用的概念和内容,并对应用技术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中外数据挖掘技术在海洋应用的现状和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数据特点及应用需求,提出了海洋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模式,并介绍了基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 技术的海洋数据挖掘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架构.最后通过对赤潮预测的数据挖掘应用分析,验证了系统应用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模拟研究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依据近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目的、研究方法及建立数学模型应遵循的原则、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了海洋生态模型的基本性质及分类并就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莱州浅滩是山东半岛北部著名的海岸地貌,位于刁龙嘴外,呈Nw—SE向延伸,浅滩众多,水道纵横,地貌状况复杂。目前对菜州浅滩的形成过程、沉积特征少有研究,或只针对某一方面有所论述。通过实地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莱州浅滩的沉积物分布特征、矿物组成、地貌特征、储砂量和演化过程,认为波浪作用是莱州浅滩形成的主要动力,控制着研究区地貌形态分布和莱州浅滩演化趋势。通过以上研究,结合莱州浅滩现状,指出了其目前在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迄今在实验室和现场已获得气-水热力边界层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持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探索内在的客体结构,研究其输送机制和发生机理等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文中还对未来应当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球形棕囊藻具有异型的生活史,能够在单细胞和囊体两种不同形态之间转换。球形棕囊藻藻华现场发现,囊体有时附着在角毛藻上。为研究角毛藻对囊体形成的影响和机制,进行球形棕囊藻和小角毛藻的共培养实验,观察球形棕囊藻囊体的形成和生长状况,研究小角毛藻对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证明:混合培养下,小角毛藻和球形棕囊藻的囊体附着在一起,在较短的生存周期内,囊体的密度明显高于单独培养时的密度;而单独培养体系下,棕囊藻单细胞密度和囊体体积均高于混合培养,囊体的存在时间较长。小角毛藻的存在对囊体的形成具有促进效应,这对于球形棕囊藻囊体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硅藻的存在更能体现球形棕囊藻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对海、陆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海河流物质通量研究是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的重要命题。我国是最早开展物质通量研究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都开展了有关河流和边缘海物质通量的研究,即将开始的全国海岸带环境调查专项也把主要河流物质入海通量及其海洋环境效应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河流物质通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较系统地阐述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的概念和对邻近大陆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参量。归纳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碳源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藻类是必不可少的。螺旋藻的生 态习性是在高pH环境下生长,因此螺旋藻碳代谢的研究有特殊的意义。文中报道了螺旋藻对 无机碳的吸收利用以及与其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螺旋藻培养基中碳酸氢钠的浓度50~100mm ol/dm3时,不仅可以满足螺旋藻生长的需要,而且有助于保持藻体生长的pH值。结果还表 明适当添加碳酸氢氨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是胜利油田重要的勘探区域,确定其古地温对研究坳陷的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应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得出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为37.2~38.2℃/km。同时,也证明了利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计算古地温是一种快速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螯蟹属在形态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同工酶、RAPD和 mt DNA技术在绒螯蟹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提出遗传学分类标准的建立是绒螯蟹属分子分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根据MapInfo所具有的功能特点,讨论了MapInfo在黄河口拦门沙中的应用.在黄河口拦门沙的研究中,通过使用MapInfo软件,使我们对拦门沙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简单的文字描述达到直观的地图展示,为拦门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等特征,其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动物1 543种,种子植物393种,鸟类28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9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1种.该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鸟类保护提供巨大支持.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三角洲区域油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实施的一系列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