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某煤油轮系泊墩式码头靠泊力整体模型试验的资料,分析油轮系泊码头时,在不规则波作用下总撞击能量的分布。计算表明,在不规则波作用下,无因次总撞击能量的概率分布符合PⅢ型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宝钢马迹山25万吨级矿石中转港码头设计中所遇到的水流问题为例,通过对研究水域的水流性质以及泊位、船舶、水流三者之间关系的初步分析,认为水流尽管与风、浪一样不致船舶结构破坏,但一定时段内却可能对其靠泊造成困难,而水流作用于系泊中船舶并传递给码头结构物的荷载,以及水流与波浪相互作用使得波流要素改变则是设计中必需考虑的。最后,作者对港口设计和运作提出建议,以期相类似水深流急地区建设大型泊位时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船舶在停靠码头时,需要根据潮汐、潮流条件选择合适的靠泊时间,特别是对于大型重载船舶,合适的靠泊时间是靠泊安全的基础。文中通过对宁波大榭实华45万吨原油码头一个月的潮汐、潮流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码头的最佳靠泊时间,为码头的安全靠泊和引航员的实际操作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役码头结构靠泊安全性评估的技术难题,以某15万吨石化码头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实时监测与数值模拟综合法对其进行靠泊评估分析,得到了该码头在大型船舶靠泊时主体结构安全、局部新老结构交界处需进行加固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整改的建议。通过本评估研究发现,文中所采用的综合评估法,可弥补单独采用实时监测或数值分析时的不足,得到了较全面的靠泊安全评估结论,可为在役码头结构加固维修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5.
峡道地区的水流特征及其对大型船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仑港10万吨级泊位为例,初步分析了水流特征及水流对大型船舶的作用。认为船舶在进行靠泊时的设计流速宜通过频率分析推求;对已靠泊在泊位的船舶,必须重视斜向推开力的作用,并提供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码头系泊船舶模型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一艘50kDWG码头系泊船舶的模型试验,得出了系泊缆绳张力随外载荷变化的一般规律,对码头系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啸  郑久清 《台湾海峡》2003,22(1):92-101
对厦门港深水航道潮汐水流试验研究和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58km长深水航道范围内泥沙总回淤量为 2 80× 1 0 4 m3 a,其中海沧进港航道的墓前礁浅段和猴屿南的嵩鼓水道仍然是回淤率较大的区段 .此外 ,海沧港区的西端由于码头突出原岸线 70 0多米 ,落潮流被挑离码头 ,形成大尺度回流 ,不仅增加了回淤量 ,对船舶靠泊也不利 .对强波浪条件下泥沙集中淤积问题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一次大风浪可能造成的回淤率并不大 ,外航道范围内一次大风浪过程 ( 2d)的回淤率不大于 9.0cm d ,内航道不大于 5.0cm d ,港内不大于 2 .5cm d .  相似文献   

8.
港口内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计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英国南海岸处Shoreham港内系泊船为例,研究了港口内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数值计算问题。该船的实船实验和模型实验已经完成,为验证本文计算结果提供了依据。运动方程在时域内求解。在计算船体脉冲响应函数时,引入了船体阻尼系数在频率很低时的渐近表达式和一迭代算法。分析了港内共振波浪和其对船体的作用力。讨论了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非线性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的布置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日照港岚山港区1#和2#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工程设计实例,对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工程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形式和码头底高程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码头装卸区接卸口和接卸管道的布置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到港船舶等级相差悬殊,5 000DWT以下船舶居多的情况下,平面布置应考虑组合靠泊,推荐码头采用顺岸布置形式;在自然条件、航道等公共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码头底高程尽量一致;管道数量较多时,推荐采用一个接卸口布置一半数量的接卸管道且同品种管道的接卸口间隔布置,以及采用"U"型管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海洋系泊缆索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海洋系泊缆索在重力、浮力和水流流体阻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位形和张力分布.基于完全的Lagrangian格式,采用二节点等参索单元建立系泊缆索的静态平衡方程;采用增最迭代法求解得到的静平衡方程.数值算例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计算了不同水流流体阻力作用下缆索的静平衡位形和张力分布,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轮船的语言     
火车、飞机有“语言”,轮船也有“语言”,汽笛声就是轮船的“语言”。每当轮船离开码头或泊位时,鸣笛一长声;如要通过船闸或靠泊码头时,鸣笛两长声;有人失足落水,需要抢救时,鸣笛三长声。鸣笛一短声,示意后边的  相似文献   

13.
FSRU码头系泊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SRU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和安全停靠性能与系泊缆张力、靠垫挤压应力、船体6自由度运动等参数有关。针对FSRU码头处海洋环境条件,进行FSRU不同装载状况的模型实验,获得FSRU的6自由度运动及其系泊载荷的动力特性。基于三维辐射和绕射理论,使用Sesam软件进行频域计算,以此为基础在相应海洋环境条件下进行时域耦合分析,获得FSRU 6自由度运动、系泊载荷、靠垫应力等参数的响应时历。结果表明:30%装载、横浪条件下FSRU的运动响应最大,系泊缆张力未达到破断值,靠垫压力超过其压缩60%时的载荷;模型实验对FSRU运动响应和系泊缆张力的预测结果可信,靠垫受力情况需要数值仿真进行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多岛屿、汊道复杂地形海区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地形海区的潮流场特征及工程对其的影响一直是海洋环境研究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采和正交曲线网格和动边界结合技术,建立了复杂地形海区大范围、局部加密的二维高精度潮流数值模型,研究分析了工程前后宁波大榭岛LPG码头附近复杂海域大范围潮流场特征和局部特殊地形对其的影响,并从动力机制上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地形的挑流作用、水流流路分离和多股水流的潮汐动力不均匀等原因,使海区的潮流场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其重要特征是有众多回流区产生。  相似文献   

15.
当波浪传播在大洋、浅海和河口等水域时,由于这些地区往往同时存在着各种水流运动,如风吹流、海流、潮流和迳流等,将使波浪要素和机理发生明显的变化。 波和流共存的现象,对生产的关系是很大的。如近年来,国内兴建的上海石化总厂陈山进油码头,北仑港矿石码头等,都建在开敞的强流地区,工程上要求解决波、流共存中的很多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海上采油事业以及我国几大河口的开发利用,深水码头和海上平台的大量兴建,解决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的问题将显得更为重要。 波、流共存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探求其波要素在水流中的变化规律,无疑是基本的、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崔秀平 《海洋预报》1992,9(2):79-83
石臼港是中国新开辟的外贸口岸,位于山东省日照市,119°25'E,35°33'N,南距连云港 44 nmile。北距青岛 65nmile。煤码头有两个十万吨级泊位,为外海开敞式双侧靠泊。海浪对船泊停靠码头和装卸有很大影响,大浪时靠船困难,船靠不上码头,耽误船期,甚至有些外轮离港而去,给港口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石臼海洋站自1982年开设对石臼港进行天气、海浪预报服务业务,收到很好的效果,用户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的设计要求,在拟建工程海域实测了2个站的大、中、小潮潮位和9条测线的流速、流向及含沙量。利用二维潮汐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潮位、流速和流向验证计算,综合研究了调查海区的泥沙运动和海底冲淤演变规律,并预测了冲淤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对30万吨原油码头泊位、港池与航道的淤积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动力条件下,该港区内的平均年回淤速率不大,此港区适合建码头。  相似文献   

18.
射阳闸闸下感潮河段电厂码头和取水工程淤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射阳港电厂三期扩建码头和取水口工程为例,建立射阳闸至河口段物理模型进行水流泥沙试验。试验研究表明,丁坝群并辅以开挖槽方案实施后,电厂河段减淤效果较好,三期取水口前沿河床平均高程从-4.41 m降低到-4.76 m,煤码头前沿港池的平均高程从-3.77 m降低到-4.49 m左右,能满足设计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考虑波浪辐射应力对潮流场和泥沙运动的影响,建立了青岛港前湾三期码头前沿挡沙堤工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采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运用模型对本海域在无挡沙堤及不同挡沙堤长的各种方案的流场变化和泥沙回淤情况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无挡沙堤时,由于三期工程的建设缩窄了河口至海区的断面面积,断面西侧的浅水区水流速度增大,容易掀起泥沙输移至断面东侧开挖后的深水区,使泥沙在码头前港池中落淤,码头前沿最大淤积强度约为0.818 m/day;而建设挡沙堤后将显著减小码头前沿的泥沙淤积。经过比较,从挡沙堤附近流场与港池航道回淤情况的角度考虑,认为方案二对码头前沿拦沙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上海石化总厂化工物料码头周围水下地形工程前后的变化。指出在淤泥质岸段,由于沿岸工程的影响,造成工程附近水域动力环境的改变,水下地形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在淤泥质岸段附近流急、含沙量高的水域中构筑沿岸工程,工程的水流下方一侧,水流减缓,水流挟沙能力大大减弱,出现明显的局部淤浅地形,为提高工程效益,对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