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前言 庫水硼鎂石(Kurnakovite)是一种少見的含水鎂硼酸盐矿物。最初(1938年)发現于苏联哈薩克斯坦西部因杰尔硼矿床中。(1940)曾对該新矿物作了物理性貭的研究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工作,其結果表明庫水硼鎂石可能属单斜晶系,化学式为Mg_2B_6O_(11)·13H_2O。但由于鉴定的数据不够全面和化学分析数据不够精确,  相似文献   

2.
包头矿——一种含稀有元素的新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的钛、鈪和鋇的矽酸盐矿物--包头矿,是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在內蒙某地铁矿产地工作的中苏合作地貭队发現的。包头矿多呈四方状,有时呈长方状,其大小为0.1-1.0厘米,最大为8-10厘米,产于石英脉中(見封三图1)。矿物沿(110)面具有明显的两組解理(見封三图2)。矿物顏色为浅褐至黑色,具玻璃光泽;比重4.42,硬度6。用ПМТ-3型显微鏡測定,显微硬度为769公斤/平方毫米。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某鉄錳矿床产于震旦系鉄岭阶內。整个含矿系与白云貭岩石有比較密切的关系。鉄錳矿层在含矿系內共有三个层位,它們由层状矿体或透鏡状矿体組成。根据矿床的产状及矿石的物貭組成、結构构造等特点来看,矿床无疑是属于沉积成因的。但在矿区內后期的安山岩岩系及輝綠岩岩脉也有发育,因之当矿石与它們接触的地方就經受了变貭作用。而在次生氧化带中則产生了次生氧化矿矿石,所以本区內的矿石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成因类型:一、原生氧化矿矿石(以水錳矿矿石为主)及碳酸矿矿石(多为鉄菱锰矿  相似文献   

4.
前言地貭体經受塑性变形的現象在自然界里可謂触目皆是,最明显的是各式各样的褶皺和挠曲現象。因此闡明地貭体的塑性变形的程度和方式等等,在地貭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个九世紀末期,这个問題引起了許多地貭学家的重視,他們一方面从事于野外地貭現象的观察,同时也开始了室內的实驗工作。1867年,列鳥希(Reusch)首次报导了岩盐晶体的塑性变形情况。稍后,O.繆格(Mugge,1883、1889、1901、1920)发表了一系列矿物的实驗变形的資料。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64年夏季,在一现代內陆盐湖进行矿物学野外工作时,发现了一层盐华状纯淨白色硼矿物,经化学分析,确定为一种镁硼酸盐矿物(MgO·3B_2O_3·7.5H_2O),经室內系统矿物学研究,认为与A.B.H合成的三硼酸镁完全一致。工作过程中,作者同时也对合成的三方硼镁石*进行了各种性质的研究,其结果均  相似文献   

6.
潘日光 《地质科学》1960,3(3):164-164
本文所指贛南是指江西南部,即广昌、兴国、上犹三县連綫以南的地区。与“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中所指江西南部地区不同,它不包括遂川、万安、泰和、宜黄、南城、资溪等县在內。本区,过去从未发現过中生代的煤系。随着工农业的大跃进、地貭工作的大跃进,一个上三迭紀至下侏罗紀煤系,在贛南于都利村被发現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赣南区域地层的內容,而且为今后在本区寻找中生代煤矿提供了綫索。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黃勘資 《地质论评》1957,17(2):180-182
东北目前所發現的硼礦物,只是纖維硼酸鎂石及硼酸鎂鉄礦等兩种無水硼酸鹽類礦物。此兩种礦物無論于國內及國外,產出均很稀少。在國外,苏联的西哈薩克英迭爾、甸牙利及羅馬尼亞的萊茨巴尼亞、美國的果加里(內華達州)、日本及朝  相似文献   

9.
水柘榴石(hydrogarnet)在国內尚未見記載。有关文献曾报道內蒙小松山橄欖岩含鈣鋁榴石[1]。1961年作者到該区进行地貭工作,重新采集了矿物标本。携回室內用化学方法試驗,見矿物易溶于酸,且含許多結构水。于是注意到鈣鋁榴石应无此种性貭,继續研究后确定这种矿物是水柘榴石。而且,我国小松山所产水柘榴石与国外已知水柘榴石成分都不同。矿物中Fe_2O_3含量很高,是一个新变种,命名为水鈣榴石,因其化学組成相当于含水的鈣榴石。外文名可譯为Hydrougrandite。  相似文献   

10.
内生硼镁石及内生镁铁硼酸盐矿物形成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璋 《地质科学》1965,6(2):157-171
內生硼鎂石的特征 1.一般情况硼镁石(Ascharite)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硼酸盐矿物,它既出现于內生条件下,又产于外生沉积矿床中,但以前者为更常见。由于內生硼镁石主要呈纤维状,故又名纤维硼镁石。在外国文献中也有专名如Szaibelyite及废而不用的同义语Camsellite。 內生硼镁石的形成,百年来一直视为典型的热液矿物,它或由更早的镁鉄硼酸盐矿物分解而来,也可为直接交代镁质碳酸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集宁-凉城地区位于內蒙台背斜中部向南突出部分。本区变貭岩系早为我国地貭学者划为太古代桑乾片麻岩。近年来北京地貭学院水文队及內蒙地貭局普查队在本区进行了調查,但尚缺乏完整的地貭图,而且对变貭岩系的层位划分及其变貭相并未进行过系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在吉林省西部发現一个矽嘎岩型白鎢矿矿床。这一类型矿床在东北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对研究該区成矿規律和指导今后普查找矿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国內同类型矿床比較起来,这一矿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因此我們准备在这篇文章里对这一矿床的矿区地貭和矿床情况做一简要介紹,并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一、矿区地貭 (1)地层矿区地层有上古生代图們层变貭岩系和第三紀玄武岩。  相似文献   

13.
秦岭区域地貭,过去經过不少中外地貭学者的探討,均有重要的发現和相当的論述。解放后,許多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該区进行了很多的調查和研究,也多有新的发現和見解。 1956年,在东秦岭地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貭測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实际資料和  相似文献   

14.
邓孝 《地质科学》1960,3(2):91-99
二、前言焉耆盆地是东天山中一个山間盆地,具有一般山间盆地的水文地貭規律。由于它不是完全封閉的盆地,且海拔較高(1000-1200米),在地貭地貌条件綜合控制之下,它的水文地貭規律与吐魯番、哈密等十分密閉的、海拔很低的盆地有很大的区别。現根据我們1958年7月的調查资料,和新疆水利厅开都河流域勘測队的資料,对控制盆地区域水文地貭条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地貭背景,和盆地一般的水文地貭規律作初步的論証,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利用等方面作出实际的建議。二、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貭环境焉耆盆地是东段天山偏南部的一个山間盆地,位于东經85°10′-87°30′、北緯42°23′-41°40′的范围內,东西长約12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2.5公里,成西北狹东南寬的楔形。  相似文献   

15.
冯国桢 《地质科学》1960,3(5):259-259
最近我們在閩北南平县大历口王源村周围找到数处蛇紋岩体。在0.4平方里的范围內共发現三处,长度分别为200米,200米,500米;寬为100米;150米;200米。本区蛇紋岩显深黑綠色,偏光鏡下鑑定結果,纤維蛇紋石及叶蛇紋石占90%以上,具网状結构,网脉由蛇紋石和粉末状磁铁矿組成,网脉間分布着蛇紋石之隐晶貭变种--胶蛇紋石。40个样品化驗結果,MgO一般占38-42%。另外从有关单位踏勘資料証明,建阳县崇雒北历村附近也有超基性岩体,并驗証了該地航测磁异常系因此而成。經福建省地貭局实驗室鑑定为蛇紋岩。浦城县九牧西瓜坪也发現輝石橄欖岩,它們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前震旦紀片岩系中。  相似文献   

16.
重鉭铁矿(tapiolite)—正方钶鉭矿(mossite)族(Fe,Mn)(Ta,Nb)_2O_6为較罕見的铌鉭酸盐类矿物。其与钶鉄矿-钽鉄矿族虽然結构式相同(AB_2X_6)、化学成分相近,但分属于不同晶系。重鉭鉄矿发現于1746年,常賦存在花崗伟晶岩与砂矿中。1959年秋,笔者調查某稀有金属花崗伟晶岩铌鉭矿物时,在一条含綠柱石-钶鉄矿的所謂“早期”花崗伟晶岩脉中找到一窝黑色矿物。起始根据若干物性特征曾定名为鉭鉄矿;回室內后,在反光鏡下察見其具有明显的較強非均性,而与鉭鉄矿特征不符。当时依据矿物在反光鏡下的特点,亦曾怀疑它是钛鉄金紅石族矿物,但比重又相差甚多,遂作X-射线結构分析,結果确定它是該伟晶岩田尚未正式查出的一种新矿物——重钽鉄矿。  相似文献   

17.
苏良赫  王玉如 《地质科学》1960,3(6):317-319
1958华北京地貭學院师生参加了全国广大面积的普查找矿工作。数个月的工作中,在地貭学的各专门科目里都有新的发現。山东大队平度队在平度县陆曲村地方的結晶片岩(五台系?)中找到了罕見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采回的标本现由地貭学院陈列館收藏,并由陈列館工作同志进行了室內研究。陈列館收到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标本共十块(見封三图1,2)。最大一块重44.7市两(1.4公斤),最小一块重9.7市两(0.3公斤),十块全重277.7市两(8.67公斤)。另外有大块純金紅石两块共重49.2两(1.54公斤)。因为材料数量丰富,故而研究結果对于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整体的了解来說是具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一香花石是在我国发現的一种新矿物;产于我国南部某地泥盆紀石灰岩与花崗閃长岩的接触带內;在該接触带中,含鈹的綠色与白色条紋岩甚发育;香花石晶体卽产于白色条紋岩中的黑鱗云母脉內,与螢石共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农业区尚无工业磷矿床发現,解决这种分布不平衡的問題,巳是一項迫切的任务。本文想将太行山东麓震旦系底部两个磷矿区(下称甲、乙矿区)的主要地貭特征作一介紹,并对其形成条件及找矿远景提出一些浮浅的看法,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撰写本文时得到地貭队領导和有关同志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謝。因所收集实际資料不够充足,作者业务水平不高,不免在文內有謬誤之处,敬請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20.
趙宗溥 《地质科学》1965,6(2):113-132
前言近几年来,国內外出現不少专門論述花崗岩类定量矿物分类的論文。大家对这个問題引起很大兴趣,不是偶然的。这显然是随着地貭学研究的进展,需要更精确的、細致的鉴定火成岩,作出正确的分类和定名的緣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