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以及广西农业干旱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不同月份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最高气温与年度农业旱灾的相关关系,探讨广西农业旱灾对降水、气温响应的敏感时段及特征。结果表明:旱灾对不同时段的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其中农业旱灾与降水呈反相关关系,其对降水的明显响应集中在6-11月份;受灾面积对一个月的降水可以有明显响应,而成灾面积对降水的明显响应在一个月以上;高温对农业旱灾有一定的影响,高温与降水不足的叠加可加剧旱情。  相似文献   

2.
新疆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1-2014年新疆16个国家基准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不同区域降水日变化基本特征,揭示出新疆夏季降水日变化呈现显著的南、北疆区域差异,有别于我国中东部的一些新事实。结果显示:北疆降水量日变化呈现准单峰型特征,峰值主要发生在傍晚前后(16:00-20:00,地方时,下同);南疆降水量日变化呈现三峰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傍晚(17:00-18:00)、午夜后(00:00-01:00)和上午(10:00)。新疆夏季降水事件以6 h以内的短历时性质为主(平均为85%,比例明显高于我国中东部),而持续12 h以上的较长历时降水事件偶有发生;在天山东麓以外的新疆绝大部分地区,6 h以内短历时降水事件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达54%,高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疆西部和北疆北部降水量日变化主峰的贡献者是2~3 h短持续性降水为主的事件;而天山中-东部降水量日变化峰值则是来自于12 h内各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事件的大致均等贡献。  相似文献   

3.
用奇异值分解法通过对新疆区域28站1961~2005年夏季(6~8月)平均温度和总降水量资料的分析,得到了新疆夏季主要三对温度和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场。新疆夏季温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反相关,多雨区的温度呈偏低趋势。夏季降水分布有南北反相、全疆一致、内外反相3种类型。前期5月份南、北疆的温度和降水特征一般会一直延续至夏季。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雨季降水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香  陈菊英 《气象》2002,28(9):22-27
分析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近50年(1951-2000年)全年各月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各季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重点揭示了北疆多雨季节(4-7月)及各月降水量对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SST和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显著响应关系,并用前期SST和SOI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预报方程,该方程对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长期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1961-2007年新疆北部104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和北疆北部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北疆北部汛期降水总量虽然最小,但年际变化较大。天山山区汛期降水总量虽然最大,但年际变化较小,说明山区降水稳定。北疆以及四个子区域多年平均的汛期降水集中度约为0.2左右,汛期降水集中期出现在32-37候。北疆北部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年际变化均相对较大。北疆地区汛期降水偏多时,降水量在整个汛期分布比较均匀,而汛期降水偏少时,降水量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新疆是灌溉农业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多寡及分布状况为人们关注,而自然降水是根本来源.以天山为界,北疆年降水量平均为255mm,南疆为106mm,前者为后者的两倍半.平均而言,北疆的春季降水约占年降水量的1/3.较大的春季降水对缓和春旱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证明,北疆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1999年全省39 a的农业旱灾资料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旱灾灾情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灾情与降水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省干旱受灾面积预测模式,为农业灾情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新疆1961—2005年88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Kendall-τ检验、REOF/RPCA、Morlet小波分析以及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降水量场进行客观分区。新疆年降水量场可划分为6个子区域:北疆西部及北疆沿天山型、中天山及吐鲁番盆地型、南疆西部型、北疆北部及东天山型、塔里木盆地型、南疆东南部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疆年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和年代际、年际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并分析了各子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大部分区域最干旱时段在1960—1970年代。1980年代以来,除沙漠盆地外,新疆年降水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新疆各子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的年代际或年际周期变化并非均相同,而且具有显著的6年准耦合振荡。北疆西部沿天山与中天山在多个频域段上具有显著的耦合振荡,其次是与北疆北部及东天山也具有较好的耦合振荡,与南疆西部具有显著的5,6年的反位相耦合振荡,与塔里木盆地仅在6年周期中具有显著的反位相耦合关系。除6年的耦合振荡外,新疆年降水量自然气候分区的异常变化大多从北向南,从西向东依次出现。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大陆型气候,年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有时也会出现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大降水过程.每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都有其独特的环流背景.环流的连续性、突变性是造成一些地区大范围天气过程的原因,尤其是季节转换时期超长波环流的调整更是如此.1985年5月24日到6月3日连续造成的新疆二次中度降水过程和一次大降水过程均发生在由春入夏的季节转换时期. 这三次降水过程的特点是5月24日至25日北疆中度降水过程(其中北疆西部单站最大降水量为22毫米);5月25日至28日南疆中度降水过程(其中南疆西部单站最大降水量为19毫米,南疆沿天山单站最大降水量为  相似文献   

10.
新疆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其对ENSO影响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5年新疆地区5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南方涛动指数资料,借助RclimDex模型,利用线性变率、距平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过去55a新疆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影响的响应。研究表明:(1)1961-2015年新疆持续干燥日数以-3.9d·(10a)~(-1)的速率下降,除降水强度指数外,最大1日降水量、强降水量、总降水量和大雨日数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突变基本发生于1986年;(2)最大1日降水量、强降水量、总降水量和大雨日数都表现为"北多南少"的格局,其线性倾向率表现为北疆大部分站点正增长,且变化趋势明显,南疆少数站点呈负增长,且变化趋势较弱;(3)20世纪80年代以后El Nino/La Nina事件波动加剧,且El Nino事件发生强度大于La Nina事件。ElNino事件年对新疆产生增湿效应,冷季降水增加幅度大于暖季,空间上表现为北疆的塔城、阿勒泰、巴音布鲁克和南疆西部的喀什至和田一带年总降水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2009年1、12月和2010年1、4、7、10月份的降水量和气温进行了检验,并与不做同化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以下结果:(1)降水Ts评分北疆好于南疆,偏西好于偏东,其中北疆西部、北部、北疆沿天山一带、天山山区、南疆西部山区最好。漏报率的分布表现为北疆沿天山一带、天山山区较小,南疆、东疆较大。空报率的情况为:南疆、东疆普遍较高,北疆沿天山一带较低,其他地区居中。(2)典型个例检验发现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大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能力不稳定,和田、巴州南部的空报现象比较突出。(3)温度预报准确率南疆、东疆总体偏低,北疆西部、北部较高,其他地区居中,个别山区站存在较大误差。(4)现行新疆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的预报能力不比不采用同化高。  相似文献   

12.
夏季新疆中亚槽型大降水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新疆中亚槽型63次大降水过程发现,过程平均降水量的大值区,白天、夜间、24小时降水量的大值区都集中在北疆西部山区和天山山区.在大降水落区,平均降水量白天比夜间小1-3mm,≥10mm的降水在夜间发生的气候概率比白天高10%.大降水移动路径主要集中在昭苏-特克斯-新源-小渠子-天池-木垒一线.  相似文献   

13.
春季(3—5月)我区降水比去年明显偏多,也比常年略偏多。但初夏6月降水却不尽人意,6月降水量北疆比常年偏少3—7成,7月初一次全疆性的中强天气使我区降水形势再次出现转机,降水量显著增加,盛夏(7—8月)降水偏多幅度远远超过了春季。盛夏新疆基本以低温为主,除在7月中  相似文献   

14.
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各季降水与前一年及当年太平洋各区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温对新疆季降水的影响因季节不同而影响的相关区域、相关时间、相关程度也不同。太平洋海温对北疆季降水的影响明显大于南疆,对北疆汛期降水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季节。最后重点分析了ENSO事件与北疆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汛期降水异常易出现在ENSO爆发年的次年或结束年的次年。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1958-1997年新疆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大气环流变化及其与新疆天气气候的关系;新疆冬、春季水旱以及北疆前冬冷暖长期天气过程的分析;北半球月平均加热场及其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海气相互作用、地形影响、低频振荡过程以及在短期气修预测中的应用;新疆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天山山区近40a年降水变化特征与南、北疆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玉江  何清  喻树龙 《气象科学》2004,24(2):220-226
本文分析了天山山区近40 a来年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了比较,所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在年降水量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2)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反向变化性,以天山山区为最大,北疆最小,南疆居中。(3)天山山区与南疆从60年代到90年代,年降水均表现出了持续的增加的趋势,北疆年降水从60年代到90年代,除70年代外,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1—2020年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CERES云物理参数产品,分析新疆云参数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归纳总结云物理参数与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云水路径(冰相)值、云粒子有效半径(冰相)、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一致,均为山区最大,北疆次之,南疆最小。2)夏季(6—8月)在南、北疆、山区云水路径(液、冰相)、云顶(底)温度、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呈同位相变化;云粒子有效半径(液、冰相)、云顶气压与降水量呈反位相变化。3)夏季(6—8月)北疆、山区的云水路径(液、冰相)值、云顶(底)温度、云光学厚度,南疆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北疆云粒子有效半径(冰相),南疆云粒子有效半径(液相)、云顶气压,山区云粒子有效半径(液、冰相)、云顶气压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旱灾损失的复杂性及其显著的区域差异,至今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利用1961年以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情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不同受灾强度分布比率和综合损失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在北方和南方的区域差异,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气温突变对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特征,探讨了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对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的依赖关系及其在气候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平均每10 a约增加0.5%,风险明显增大。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每10 a约增加0.6%,高出南方1倍,风险增大的速度明显比南方快;北方农业旱灾几乎在很宽松的气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而南方更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年份。并且,在气温突变后,变化趋势明显加剧,全中国综合损失率约增加了0.9%,风险明显增高;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的增值高达1.8%,是南方的4倍还多,气候突变对北方农业旱灾风险的影响明显比南方更凸出。综合损失率在北方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要更敏感,而在南方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同时,关键影响期降水对综合损失率的影响比全年降水影响更显著;北方的关键影响期作用比南方更凸出。这些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农业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1961—2020年我国西北地区364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从降水量和降水日的角度对比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趋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以上。从整体上来看,西北地区降水量呈现显著增多的线性趋势,但并非全区一致性增多。降水量增多(减少)的站数约占区域内总站数的57%(43%),降水日数呈现增多(减少)的站数约占总站数的43%(57%);降水量、降水日数同时增加的站点主要位于南疆盆地、北疆西部及青海中部和北部等地,两者同时减少的站点主要位于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中部偏东等地,而两者反相变化的站点主要位于新疆北疆地区、青海省西南部边缘地区和陕西南部。近60年来,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线性增加趋势。西北地区各个区域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除年际变化外,还存在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变化位相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近60年西北地区364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从降水量和降水日的角度对比研究了西北地区夏季降水趋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西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0%。整体上西北地区降水量呈现显著增多的线性趋势,但并非全区一致性增多。降水量增多(减少)的站数约占区域内总站数的57%(43%),降水日数呈现增多(减少)的站数约占总站数的43%(57%)。两者同时增加的站点主要位于南疆盆地、北疆西部及青海中部和北部等地,两者同时减少的站点主要位于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中部偏东等地,而两者反相变化的站点主要位于新疆北疆地区、青海省西南部边缘地区和陕西南部。近60年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也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西北地区各个区域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除年际变化外,还存在年代际变化特征,但不同区域变化位相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