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特征值的差商表示矩阵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A是一个n×n矩阵,λ1,λ2,……λn是它的特征值,用f(x)在这些特征值上的差商可以得到f(A)。只要f(x)充分光滑,即使有重特征值也可以得到f(A),并且这些重节点差商的计算跟非重节点的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2.
投影矩阵     
本文主要根据线性方程组的理论给出了求解投影矩阵的方法,再根据投影矩阵与广义逆矩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又给出了一类广义逆矩阵的求解方法,即满足Penvose’s第一条与第三条广义逆矩阵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矩阵可交换的条件及可交换矩阵的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矩阵理论的深入研究,给出了矩阵可交换的条件,并得到可交换矩阵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4.
边坡工程需要合理确定加固区与非加固区,在施工过程中,要动态调整设计方案。加固需求度方法将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与现场实际的位移监测结果结合起来,依靠专家经验知识,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在边坡加固需求度的基础上,引入影响权值,对某水电站右岸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一段位移监测期内边坡各部分的加固需求程度,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时,稀疏矩阵相乘运算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避免矩阵中零元素相乘的无效操作,奠定了该算法的矩阵变换基础.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数据通信中用软件算法进行编码、解码和差错控制,以代替硬件功能。BCH码是通信中较为成熟的一种编码,文中详细介绍了用编程实现BCH[15,7]的编码、纠错与译码的原理,并给出了在51系列单片机上的算法流程与汇编语言源程序。在纠错译码方面采用了捕错译码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常傲  韩立国  于江龙  张良 《世界地质》2018,37(2):636-645
按照以往的测量矩阵进行实际勘察无法较好地实现地震数据的重构,大多数矩阵设计复杂且元素多样,不符合实际标准。笔者将LDPC矩阵应用到地震勘探采样中,用较少的地震数据来重构完整的地震记录。采用K-SVD字典对数据进行稀疏变换,FISTA算法进行重构。对比以往的随机采样、离散均匀采样和jitter采样,LDPC矩阵更适合三维环境且恢复重构效果更好。对比重构数据的信噪比,三维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都证实了LDPC矩阵信噪比值最高,重构出的数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尹一平  王元汉 《岩土力学》2001,22(4):440-442
以轴对称问题的传递矩阵法为基础,在传递矩阵法的数值计算中,发现最下层弹性体的计算深度Zn引起了很大的误差,甚至使结果变得非常不可靠。将总传递矩阵B理解为两大部分;B=GA,其中G是最下层的传递矩阵,A是其它所有传递矩阵的乘积,其后,再利用矩阵乘法的知识将B展开,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不含Zn。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模系([0,1],S,T,N)上Fuzzy矩阵的T直积及其在解模系上的关系方程A⊕X⊕B=C和讨论TG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矩阵与其伴随矩阵A^*,^*A之间的关系,得到了A^*,^*A较为完整的一系列性质,并给出了A^*,^*A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地形3D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3D地形模型有很多种方法.本文提出一种用数码相机获得的未标定照片获取三维地形模型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仅需要从两幅或多幅照片中选取对应点,根据这些对应点,求出基本矩阵,摄像机矩阵,进而进行三维地形表面的估计,实验结果及算法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匹配算法精确度较高,实现地形重建方法切实可行,生成的模型可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逆矩阵法、组合逆矩阵系数法和逆矩阵系数法分层解释的基本原理。通过三种方法的模型解释结果对比,发现组合逆矩阵系数法和逆矩阵系数法,可以替代逆矩阵法。实验证明:组合逆矩阵系数法受底数影响小,而逆矩阵系数法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实际工作中,要求参加解释的底数占应尽可能多,解释时最好是去除底数。  相似文献   

14.
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稳定程度不足的边坡通常都需要进行加固。但在加固系统设计时工程师们必须搞清边坡的哪些部位应进行重点加固 ,哪些部位只需要一般加固 ,甚至不需要加固 ,以便合理地布置加固措施。在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方法论 (EGMS)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 (DRD)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矩阵的分块及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探讨了矩阵及其扰动后的矩阵阶数不同时特征值的扰动界,得到了Hermite矩阵特征值的Wielandt-Hoffman-残差型扰动界。进一步将所得结果推广到可对称化矩阵,给出了可对称化矩阵特征值新的Wielandt-Hoffman-残差型扰动界,且所得结论推广了原有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推导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广义逆分块计算公式,并探讨了它在测量平差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传递矩阵法的ξ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一平  王元汉 《岩土力学》2002,23(5):608-611
在传递矩阵法的数值计算中,积分变量ξ可引起较大的误差。以轴对称问题的传递矩阵法为基础,将不含1/ξ的项和含1/ξ的项区分开来,在数值计算时分别采用两套传递矩阵:初始传递矩阵和修正传递矩阵,可将ξ引起的误差降至极小。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矩阵A^—1B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