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跃军 《华南地震》2009,(Z1):94-102
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各类地下洞穴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根据各类地下洞穴的物性差异、勘查目的和要求及场地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出相应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手段,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报》2007,29(3):I0001
胡久常 海南省地震局副研究员.1988年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曾从事地磁、地下流体、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综合预报等研究.现从事火山地质、火山监测以及火山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会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地震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3.
对法国地震科研与监测方面的考察概况综述。应法国国立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奥伯特先生的邀请,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83年5月25日至6月8日对法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文章概述了法国的地震活动、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法国从事地震与地球物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情况以及法国在这些领域的科研现状及动向。文章最后指出,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和某些方面的科技合作,对促进中法两国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地质雷达探测岩溶洞穴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分布十分广泛,地下岩溶洞穴严重威胁着工程建设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了解岩溶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溶发育规律,准确勘查地下岩溶洞穴,为各部门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显得十分重要.地质雷达是采用高频电磁波、宽频带短脉冲和高速采样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物探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工作效率高、分辨率高和异常图象直观等突出优点,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中.多年来,在中国的铁路、公路、电站和机场等工程建设中,我们应用地质雷达方法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工作,采集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溶洞、溶缝和岩溶破碎的雷达图象,也积累了地质雷达探测地下岩溶洞穴的一些重要经验.本文从地质雷达探测地下岩溶洞穴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理论上对溶洞、溶缝和破碎带等的雷达图象进行模拟计算,提出了常见的地下岩溶异常的基本雷达图象特征,再结合典型的地质雷达图象实例,阐述了地下溶洞的埋深、规模、空间分布形态等判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法合作考察工作简况1994年7月2日至7月24日,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法国地质学家和青海省地震局联合组成的考察工作组,对青海省的日月山断裂带、鄂拉山~温泉断裂带、茶卡北山活动褶断带、青海南山断裂带和库赛湖~玛曲活动断裂带的部分地段作了较为详细的...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岩溶大省,其岩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2%.广西岩溶洞穴十分发育,至少有6万个洞穴.洞穴景观资源丰富,为广两的旅游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岩溶洞穴沉积物不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同时,也是地震信息的存储器,是研究地震遗迹的良好材料.地震活动不仅导致岩溶洞穴及洞穴沉积物发生破裂、坍塌...  相似文献   

7.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特殊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原辽宁省工程地震勘测研究院从事工程地震工作的多年实践及技术成果,对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确定滑坡、地下洞穴、断裂、矿区采空区、塌陷区等地质灾害的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解决"城市病"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城市下方地质体"透明化".受施工场地、安全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地质填图调查方法难以获取城市地下精细结构信息,地球物理方法具有无损探测的特点,已成为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地质结构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地球物理方法种类较多,不同方法应用前提、范围和效果差别较大,为给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选择适合的地球物理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分析了微重力、高密度电法、浅层反射地震、面波勘探、探地雷达等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和适用前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方法探测深度、分辨率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探测的适用阶段,并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球科学正在尽一切可能向地下索取信息,力求对地球内部做出三维成像,以服务于深入认识地质构造运动,认识地震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便于探测地下矿藏、开采石油.地震层析技术是根据医学上的CT原理结合地震波的特点在地球科学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地质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冯锐研究员和郝锦绮副研究员翻译的Guust Nolet主编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公司一直在试图用较少的雇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力求快速高效地采集高质量的数据,获到地下目标的良好图像,并用之与地质和石油工程专家相结合,以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这次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协会第70届年会是地球物理界这种努力的集中显示,本文着重对波动方程偏移的论文情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大陆边缘地质国际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联邦德国和我国的共三百多位地质学家、地质工作者,交流了研究成果。 大陆边缘地质是目前世界地球科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它通过对地质板块运动的研究、对了解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岩石的种类及分布、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及地热等等,均有着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地热     
卞跃跃 《地球》2014,(8):106-107
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探索永无止境,在看尽了地球表面的山河壮丽风光旖旎之后,又被地下未知的世界所吸引,无论是火山爆发的奇观,还是热气矿泉的奔涌,都让人们对地球内部倍感好奇,地下世界是否灼热非常,而我们在地表却浑然不觉?《地心探险记》和《地心之旅》等一系列科幻小说和电影为我们描绘了一番神奇的图景。但是如果我们有钻地之术,穿过地球的外壳朝向地心来一次垂向的旅行,我们会看到一个与地表迥然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热与压力的炼狱。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5人赴法国参加1991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巴黎地球物理所召开的中法双边地震学术讨论会。这是自国家地震局成立以来,第二次高层次赴法国的代表团。在为期4天的学术讨论会期间,双方地震学家近5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方面有著名地震学家陈运泰等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科学系秦建业博士、康奈尔大学地质科学系纳尔逊博士和加州“数字研究”软件公司赛兹女士在1984年6月国际喜马拉雅地质科学讨论会结束后应邀到成都地质学院和四川省地震局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活动。他们分别介绍了:①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科学系教学科研概况;②用纯途径的雷利波和洛夫波群速度研究西藏高原地壳的最新成果;③美国内华达州地下核试验基地的地壳结构;④美国大陆反射剖面联合会工作的进展;⑤关于微机软件最近的发展。本文对他们上述的这些讲学要点作了摘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书的规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活断层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6月14日至7月8日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参加联合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波涅尔(P.Tapponnier)教授,伯丽泽尔(G.Pelzer)博士、  相似文献   

16.
孙谦 《地震地质》2005,27(4):566-566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IAVCEI中国委员会和广西地震局主办的全国第4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土资源部以及香港大学等50余个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中既有德高望众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更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北海市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火山作用是联系地球各层圈——地核、地幔、地壳乃至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纽带,火山学研究对探索地球奥秘、防灾减灾、保护环境、开发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是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起主办的“中国减灾世纪行”的活动之一,也是为明年在广州举办的2006年国际火山学大会(IAVCEI2006)的预备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82篇,会议交流45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祺诚研究员回顾了中国火山学发展的历程,激励与会同仁为中国火山的监测与研究而努力探索。刘嘉麒院士作了精彩的“火山作用与地球各层圈的关联”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地下物体检测和成象的一些应用:例如地下埋设管子的成象、地下洞穴检测、黄金勘探等.  相似文献   

18.
地球生物学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任务是探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在分析国际地球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学部地球生物学前沿论坛成果以及本专辑代表性论文的基础上,本文简要评述了重大地质突变期的地球生物学、地质微生物与全球环境变化以及极端环境地球生物学这三大主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科学问题.在重大地质突变期的地球生物学方面,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等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与地球深部过程以及受其影响的海-陆-气环境过程密切相关;但对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是如何协同演化的,其具体的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是什么,还知之甚少.在地质微生物与全球环境变化方面,各类地质微生物功能群不仅灵敏地响应地质环境的变化,而且通过元素循环和矿物转变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但人们对不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而改变地质环境的,还了解得很少.在极端环境地球生物学方面,人们从深海、冰川冻土、地下水、洞穴和热泉等极端环境中发现和分离出一些重要的微生物,并开展了许多生物学的研究;但真正能上升到极端环境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很少,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地球化学功能还远未查明.地球生物学将大大拓展生物过程研究的时空范畴,在资源领域和全球变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生物学需要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包括加强地质微生物的研究,加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数据库建设和定量化模型研究,加强各类典型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加强生物过程与物理化学过程的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结合昆山新久力厂房工程古河道探测的实例,分析了工程概况,剖面布设,参数选择和勘探结果。并结合钻孔资料对电法勘探推测结果进行了验证。根据探测实例,认为,高密度电法测试在苏州平原地区与钻孔结合运用,可以快速、有效地判别地下古河道、洞穴等不良地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张弛  董毅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8):2718-2729
微生物广泛参与了其所处地质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造过程.监控微生物与地质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了解其机制对近地面环境工程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等实际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测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在传统应用中测量和表征地表以下的物理特性变化,大量直接有效的证据表明这些方法还可以捕获孔隙介质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包括监测微生物、微生物活动以及它们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物理(Biogeophysics)作为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包含了微生物学、生物地球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勘测等多个学科,侧重于研究微生物与地质介质相互作用对地球物理场的影响.过去十几年在生物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充分表明和验证了地球物理勘测方法的独特优点(最小化侵入、时空连续及跨尺度运用),并为将传统勘测方法用于探索跨时间空间各尺度的地下生物地球化学动态过程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本篇综述将系统介绍生物地球物理学科的理论背景、发展和研究前沿.首先讨论微生物及其活动引起的孔隙介质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其次,将侧重于探讨微生物活动对包括地电法、电磁法、探地雷达以及地震法等不同地球物理场的响应.最后将讨论生物地球物理领域的机遇、挑战和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