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20,(6)
正国家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以资源保护(Resource Protection)和访客体验(Visitor Experience)(或理解为"访客服务")为管理目标。资源保护是指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杜绝所有开发行为;访客服务源于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特征,是在限定条件下,接待以教育、科研、文化、游憩为目的的到访者。显然,资源保护和访客体验的实现常常存在冲突,双重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若我们将国家公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12)
正云南是我国最早开始尝试探索国家公园建设的省份,2008年,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央编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提出在北京、吉林、云南等9个省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今年10月26日,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接下来将进入方案操  相似文献   

3.
《地球》2020,(6)
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核心保护物种命名。它所保护的"王者"东北虎、东北豹,因濒临灭绝而备受关注。它的建立,不仅仅标志着虎豹归林,而且作为第一个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也担纲着探索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绍兴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忠 《湖泊科学》2007,19(5):622-626
以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简要分析了镜湖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城市发展、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保护与游客利益四者之间的博弈关系,重点对其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绍兴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是"B"模式 "国家公园"模式的融合.文章还总结了镜湖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从分级保护、旅游项目开发生态性、湿地生境恢复、旅游交通组织、客流量控制及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今后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5,(11)
<正>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2015年9月16日,国家林业局在拉萨举行了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授牌仪式。至此,我国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终于宣告成立,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次挂牌也表明,羌塘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国家公园,彰显了它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然而,不少自然保护区内都存在着非法开垦、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为。被喻为"中国西部天然生态屏障"的祁连山,生态遭破坏已有半个世纪的现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为了更好的保护自然保护区,有了去年的"绿盾2017",现在,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定义的"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第十一条规定:"其中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程慧秋 《地球》2019,(7):88-88
地质遗迹是现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当前,切实保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沈阳滑石台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沈阳市仅有的一处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为深入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护、科研和利用等工作,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球》2020,(6)
正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启动三江源、大熊猫、祁连山、东北虎豹、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海南热带雨林、南山、普达措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将近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在2020年正式设立。因此,2020年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元年"。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9)
正国家公园是各国目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国家海洋公园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自1937年美国建立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公园以来,各国相继建立起本国的国家海洋公园体系,通过以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景观保护为主,兼顾海洋科考、环境教育及休憩娱乐的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20,(6)
正近几十年来,我国在自然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然而由于各类保护地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体系和保护目标等原因,导致了保护地存在碎片化、多头管理、管理职责模糊等问题,盲目建设以及过度开发也时有发生。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  相似文献   

12.
正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我国热带雨林资源极其稀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台湾南部、广西南部及西藏东南河谷地带。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岛屿型热带雨林,资源极其宝贵。4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王连勇 《地球》2009,(3):100-103
也许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加拿大于1911年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公园管理机构——国家公园局。正是世界各国超越边界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推动了以国家公园运动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保护事业呈全球规模的扩展。  相似文献   

14.
许天宇  王立  王原 《地球》2020,(3):64-71
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疆上,从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到三江源国家公园,6,0多年的保护地建设发展,从箪路蓝缕到蓬勃兴盛,从黑龙江到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的黑瞎子岛,保护地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9)
<正>今年10月,以"传承文明,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国际大会"将于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由住建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大会将围绕"传承文明,共创未来"这一主题,讨论全球视野下的农耕文明保护、农耕文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中国行动、传统村落与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技术、新思路等议题。同时,将倡导建立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湖泊环境与工程学科是近10~20年发展的、研究变化环境条件下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规律、互动机制、保护治理及和谐发展的一门交叉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科.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增加,我国湖泊面临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暴发与引发次生灾害及持久性和新兴污染等多类型或叠加复合的严峻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湖泊区域性的复合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体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对湖泊环境与工程学科概念及内涵的认识,然后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近10年来关于主要污染物在湖泊中环境行为的研究,针对性地分析了主要由蓝藻水华暴发引发的次生灾害"湖泛"的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展示了以湖泊底泥为主的湖泊监测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总结和归纳了从入湖污染控制到内源污染治理的湖泊污染防控技术研发成果,最后对湖泊环境与工程学科研究尺度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延伸及治理修复技术向生态/水利工程和智慧感知/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9)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着力完善开发补偿保护经济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与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新老问题"统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地球》2015,(6)
<正>十部委联合发文剑指自然保护区违法活动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于5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与保护。其中,地方各有关部门近期要对本行政区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重点为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采矿、探矿、房地产、水(风)  相似文献   

19.
正瀑布、冒着仙气的彩色锅喷泉,在夕阳下奔跑的野牛群……这些仿佛在探索频道才能看到的美景,许多都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全世界著名的国家公园如黄石公园、优胜美地、班夫国家公园等,不仅提供令人向往的美丽景象,也为人们提供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美好体验。2017年开始,中国也正式开启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将壮丽如画的河山建立起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美丽国家公园,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2018年10月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环境敏感地空间分布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陈雯  赵海霞 《湖泊科学》2008,20(3):369-37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区域空间发展向坡地、沿湖地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伸展,加剧了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压力和生态胁迫,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苏州市自然地域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出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空间范围与布局,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生态保护需求、水源保障、污染影响、农田生态保护、灾害防范等作为环境敏感评价的基本因子,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潜在灾害敏感地五类,在明确其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对环境敏感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缓敏感响应、保护生态及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