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驗分析在整個地質勘探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节。目前各地化驗單位除了積極改善和提高某些元素的分析質量外,當前主要工作之一是如何正確地剔除無意義的分析礦樣,集中力量化驗那些有工业价值的礦樣,使之迅速得出結果。這樣不但可以及時指導地質勘探的進行,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化驗成本,實現增產节約的目的。特别是在大力開展普查找礦和加强礦床的綜合利用研究的時候,就更要求化驗部门採取簡易適用,灵敏迅速的分析方法,及時提供找礦线索和綜合利用的依據。目的能够滿足上述要求的分析手段,除了光譜分析之外,就是基於化學分析原理(或以物化分析配合的)的顯微化學分析,點滴試驗和快速比色測定。這些方法均可稱為簡易快速化學分析法。這種方法繼302隊、湖南分局檢驗所用於礦石半定量分析之後,已逐漸為部份單位推廣採用,並已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但是由於某些化驗  相似文献   

2.
隨着祖國經济建設發展的需要,地球物理探勘不僅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地質效果,而且更要求它能多方面地解决地質上所提出的問題。因此,近年來在煤田勘探中應用了電測井,以協助鑽探提供準確的煤層層位、厚度以及其它可能取得的有關材料。電测井是在鑽井中應用地球物理原理進行探勘的一種方法,在井内進行物探,除去電测井外,還有熱  相似文献   

3.
在過去西西伯利亞地質局中心試驗室的第五次方法討論會上就提出了擬定新的和改進舊有的快速化學分析法,現在又重擬定和審查了下列快速法。鍚 應用碘量法滴定二价的錫來測定鍚。銅、钼、砷或锑量的含量低於0.5~1%時,不干擾測定。鎢的含量大於4~5%時,它就要析出來,或者呈膠凝體狀態而和矽酸在一起,或者為金属鋁還原到低價氧化物。試樣用過氧化鈉或者用氫氧化鈉和金屬鈉熔融,該法經極譜法驗證得出十分滿意的分析結果。 銅 早在1952年我們就擬定了用在實驗室中測定銅的焦磷酸塊—碘量法分析過程与氟—碘塊基性醋酸塊測定銅的方法相似,但氟化銨為焦磷酸鈉所代替,銅的滴定則在滲液的PH為3~3.5時進行之。  相似文献   

4.
水文地質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测定觀測孔中的水位。現在所通用的測水器在使用時頗不方便,而且測得的結果也不太準確。最適於測定鑽孔水  相似文献   

5.
自“大比例尺测量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由局正式轉頒以後,我隊的三角點水準點均按規範中規定的標準型式進行埋石。這些標準型式基本仿照蘇聯“全國性大地控制網之中心標石及水準標石”(有軍委测繪局譯印本)。它們經過了蘇聯多年實用,本來無可非議,只是我個人認為這些標石的中心標誌,全係鋼鐵製品,當此廣泛號召節約鋼鐵之際,似尚有商榷之餘地。我所提出的辦法,也不一定適當,只希望通過它引出别的同志的更好辦法,真正做到無損質量,節約鋼鐵和降低成本。在三角點埋石中,規範規定每一個三四等點要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測定矿石中的錫,粉末試样同等量的酒石酸銻鉀(吐酒石)混合。混合物放入炭电極(直徑5—6毫米)孔(φ2—2.5毫米,深度3毫米)內。电极的边緣磨成尖圓形。作为上电極适宜於採用不純的炭,这种炭由于其低的导热性和存在有杂質而保証了稳定的燃弧。在試样中鉀的存在量为5.5%时(試样同等量的吐酒石混合以后)就可保証电弧溫度的稳定。採用220V交流电弧,电流在12A左右。在22型攝譜仪上按照三标准試样法进行分析。狹縫寬度为  相似文献   

7.
地質報告是一切地質工作——無論是區域地質测量、普查找礦、或各種礦區勘探工作——的最俊成果的表现,是用文字和圖表方式以表達工作成果的總結報告。地質工作任務是否圓滿完成,除了取决於工作的佈置是否合乎要求、工作質量是否達到技術標準以外,還須視地質資料的整理與報告的編製是否合乎規  相似文献   

8.
我們國家從解放以來到現在在地質勘探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地質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作為工业化尖兵的地質工作,還遠遠不能適应国家的需要。目前有些礦山的礦量還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有些勘探队還缺少後備勘探基地;我們的地質工作水平還很低;過去幾年,我們的工作大半是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對一些已知的礦床進行大規模的勘探,而這些已知的礦床為數究竟是有限的,今後除對這些已知的礦床没有搞清楚的部分,繼續進行找礦和勘探外,我們還应積極地開展礦區或新區的找礦和勘探工作。而這些工作比僅對已知礦床進行勘探要複雜得多,這就要求我們有計劃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不然地質工作將無法適應国家的需要,將更處於被動的地位。因此我認為地質局提出的一方面結合国家規劃的要求,一方面根據本單位地質勘探工作的需要與具體情況,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的工作方針是正確的。這樣不但能保證實現國家12年科学規劃對我們的要求,而且對我們地質勘探任務的完成,技術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相似文献   

9.
在“水文测量建築物標準設計圖”一書中,有許多關於水文測橋的設計。但是在沒有大量流冰和船筏的小河流上的水文測橋,還可採用簡化的構造(圖一)。技術人員和觀測人員在遠東水文氣象管理局的黑河水文站上設置了這種測橋。 在測流斷面上,每隔5公尺把直徑爲5~1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定了天然物质中微量鈾的測定方法。用硝酸分解称样,以乙醚萃取溶解的硝酸鈾酰。向萃取液中加入氟化鈉,液体蒸去后,把沉淀物熔融,在研究熔球萤光的同时,测定出鈾的含量(在含量<0.001%的情况下)。濃度較高时,則用硫酸处理乙醚萃取物,和拍攝鈾酰离子的还原极譜波。  相似文献   

11.
傅錕  王子國 《地质论评》1957,17(1):47-56
一.前言北票,位於遼寧省西部(原熱河省東部),東經120.8度,北緯41.8度。以前在本區工作的地質學家們對煤田地質方面注意較多,而對全區地質構造進行研究者很少。最早由丁文江測過礦區地質圖;1923年譚錫疇調查煤田地質,曾著有詳細報告。1928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1953年地質會議以後,我們队上也开始採用蘇聯先進的的觀測點工作方法,来填繪地質圖。一开始的時候,因為领会的不够,還不能很好地加以應用;主要的缺点是机械地用方格式來佈點,為了达到每平方公里面积观测點的定額,而有形成湊數的现象,這样  相似文献   

13.
谷德振 《地质学报》1951,(Z1):9-22,100,108
江西永豐縣南,古縣至瑤田間之梁坊橋附近,有一變形礫岩層,恰位於走向北10度東及北80度东兩逆斷層啣接處。該礫岩層中之礫石,多為扁平橢圓形,其長軸兩端逐漸尖化,外附絲澤、臘狀、光滑表皮,並有新生之雲母片及長纖維狀物質,於此光滑面上,常具深刻水平擦痕。這些變形礫石,受外力變形後,共長軸近於東西,扁平面平行於北80度東之斷層面舆附近岩層之片理。垂直變形礫石a,b,c三軸及膠結物質延長方向,分製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膠結物為灰白色雲母及許多無光性之黑色物質,呈顯著之流紋構造,內含大小不一之眼球狀石英粒等;石英礫石內之石英晶體,均具極强之波浪消光,於晶體四周,圍繞密擠再結晶之小型石英粒,而示標準磨碎構造。晶體本身含有無數極小之氣孔或包體,並作一定方向排列,而成變形紋理,平行於扭應面;在石英岩礫石內,石英粒均沿一定方向延長,並按其大小作帶狀排列。礫石內部,擁有極複雜之節理舆顯明之断層,這些事實象微着强烈的外力作用。根據弗氏旋轉台再結晶石英粒。軸及雲母底面等之統計舆分析,得知其晶體排列恆受扭應力支配。  相似文献   

14.
測定孔隙率用的儀器仍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點,因為它受到使用上的限制不能供廣泛的大量的測定工作之用。因此就需要研究改進俾使儀器的構造及操作簡單化,在野外進行測定岩石物理性質時只需化費最短的時間而测得相當準確的數值。石油及天然氣勘探局研究出了一種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儀器。用此儀器來測定岩樣孔隙率是以計算使量瓶的體積保持一定所必須的壓力為基  相似文献   

15.
許多礦床內含工業品位的金屬礦石,都沒有明顯的地質界綫。同時往往與圍岩是一種漸變關係。在計算這些礦區的儲量時,平衡表內礦石和平衡表外礦石的界綫是根據規範中規定的對金屬品位取樣化驗結果確定的。這種金屬品位稱為邊界品位。這樣,一般都根據已規定的邊界品位來確定工業礦體的界綫和礦床技術經濟评价的重要指標——礦體的形狀,礦石量和金屬量,礦石中金屬的平均品位。這一切都决定了關於規定邊界品位方法的重要意義。在文献中和主管部門的文件中所阐述的測定金屬  相似文献   

16.
儲量計算是綜合勘探工作成果的一個重要工序,它是在完成一定的地質勘探階段後,對礦床前途進行評價並决定進一步勘探工作方向的依據。而儲量計算的精確程度,首先决定於礦床構造的複雜程度和礦床的勘探程度。此外亦決定於用於計算中的基本參數的準確性和儲量計算公式的選擇。根據目前所提交的一些鐵礦地質總結報告來看,在儲量計算中對濕度公式及儲量計算公式的應用還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見,現就這些意見來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所有從事於有益礦產儲量計算的人,都應很好地了解,测定礦床礦石的體重的重要性。不準確的和不符合礦化特點來測定礦石體重,在計算和劃分礦床儲量中,往往會帶來嚴重的錯誤。 礦石的礦物成份及礦體中組份分佈的特點,為準確地測定礦石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礦石中,礦石物  相似文献   

18.
徐國風 《地质论评》1957,17(1):91-99
複雜硫鹽類礦物和較稀少的硫化物礦物在自然界分布的數量是比較少的,並且其中有很多礦物因彼此性質近似而難於鑑定,這就使得人們對它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難,並使之成為礦物學研究方面的薄弱環節。因之,關於闡述這方面問題已有的文獻是比較少,研究這些方面問題的中國材料也極其缺乏。  相似文献   

19.
孔亮志 《地质论评》1957,17(3):375-377
蘇聯專家A.C.霍敏多夫斯基所著的“中國東部地質構造基本特徵”一文,於1953年以中文形式發表於地質學報32卷第4期上。這篇論文的譯者是金則雍同志。全文共分九部分,敘述了中國東半部廣大地區——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西迄黄河上游,東至東海之地質構造,並對其大地構造單位進行了劃分。自從這篇論文發表後,引起中國地質界的極大重視。許多地質學家在編寫論文或進行教  相似文献   

20.
在濃酸中,作者曾加入銨鹽和鋅鹽於試液中进行試驗。应該指出,在矿样溶液里,还有大量铁和少量的鋁、鈣、鎂、錳等,測定时的酸度为鹽酸8—9N,保溫时間为30分鐘,测得結果列於表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