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徽省人民政府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学术讨论会,决定于今年十月初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8—10日,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学术讨论会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会议由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家科委扶贫办、中国科学院扶贫办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高等院校、20个科研单位的代表,以及从事山区工作的干部,新闻记者,共93人。安徽省政府和人大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3.
为交流科技进山与加快山区建设的经验,支持贫困山区建设和繁荣我国山地科学研究,并根据1986年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的建议,现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山地  相似文献   

4.
1986年9月25-28日,在黑龙江省尚志县,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和黑龙江省经济地理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区域发展与东部山地开发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黑龙江省的山地资源,发挥占全省土地面积2/3的山区优势。会上反映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地开发研究近况。 会议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秘书长徐承瑞工程师主持,学会理事长陶忠信副教授致开幕词。 与会者涉及的内容有: 1.黑龙江省东部山地开发应作全面考虑,反对“林农”分家、“山水”分户的倾向,林业、农业、矿产和多种经营等应结合为一体,组成合理的山地经济优势,讲求山地综合开发效益,使当地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在纽约州的新波尔茨芒克山居,召开了关于探讨山地资源开发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国际山地协会首次以其组织机构的名义,邀请专家们对山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确定了下列专题:(1)对目前山地开发问题的综合评价。(2)估价过去十年在保护山地环境方面的进展。(3)把现有认识如何变为行动的问题。(4)未来开发的决  相似文献   

6.
编后语     
1986年5月19—23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主持,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 会上收到论文74篇。由会议论文评选小组从中推荐出12篇,组成专辑,发表于此。 这些文章有理论性的,也有应用性的;撰写的角度也较广,含地理学、经济学、农学和生态学等多种观点;地区上侧重大西南山地,兼有大西北山地、沿海山地和经济较发达的山地。凡此种种表达了同行们要把山地综合开发工作搞好的愿望,为尽快改变山区  相似文献   

7.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以下简称开发中心)于1983年12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立,同时举办题为“山地开发2000年”的国际讨论会。 建设亚洲中南部山地开发新中心的设想,是由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于1974年在慕尼黑举行山地环境发展会议期间提出的;1975年在尼泊尔召开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地区会议的支持下,授权建立这个机构。开发中心已经得到了西德和瑞士政府为它提供约200万美元的资助。尼泊尔王国政府为它培训人员,收集和贮存资料,为研究兴部  相似文献   

8.
这个会议于1988年7月15—18日在伊春市召开,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全国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黑龙江分会和伊春市友好林业局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伊春市及林业局的领导、科技工作者。会议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杜仲顾问和陶忠信理事长主持。会上收到文章56篇。这次会议是1987年7月在东宁县召开黑龙江省山地开发模式学术讨论会的继续和发展,对黑龙江省山地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从而引起了省内有关领导的重视。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艾云航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以《林业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社会经济的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支持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根据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于1986年5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这次会议既是开发、建设山区的学术交流,又是畅谈科技进山,传播科技星火的业务讨论。与会代表73人,来自全国21个省区直辖市的51个单位,代表中除了高中级科技人员外,还有研究生3人,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5人。  相似文献   

10.
1985年3月26—29日,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42人;云南省地理学会张大为同志等到会祝贺。 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丁锡祉教授代表省地理学会讲话,并给山地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期间,有14位同志在大会上交流了山地研究成果,其内容有:国内外山地研究动态,四川盆周山区经济状况及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川西南山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途径和措施,山区林牧农结构布局,山地动物资源,峨眉冷杉演替规律,四川省有螺无病的地理分布,山地水量平衡以及渡口市矿碴堆放应力场的计算等等。  相似文献   

11.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was held in Xi’an,China,October 2009.The major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symposium included:permafrost engineering (involving design,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mitigation of frost hazards in the regions affected by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s,model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frost hazards and periglacial environments in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s;climatic,environmental and cryospheric changes;and permafrost hydrology,cold regions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uses.The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symposium and lectures during the meeting represented some new 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on cold region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Here we summarized the works of the symposium in topics including:Permafrost engineering;General geocryology;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s:model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And climatic,environmental and cryospheric changes.During the symposium,the attendees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and engineering mechanism study,and also on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cold region environments and their engineering affects.  相似文献   

12.
山区综合开发必须调整偏农型产业结构,实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旨在使山区人口向山下流动的积极的社会经济政策,摆脱与分散性密切相关的自给自足观念。由于山区物质、信息流动阻力大,城镇发展宜取多核分散型,要注意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改善山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广元境内土地、矿产、水和生物等资源相当丰富,但还未形成商品优势。普遍深入地开发资源,面向市场,发展优势部门,是振兴本地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我国中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扶贫开发的十项政策措施:搞好宏观调控,转变思想观念,实行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倾斜政策,开展横向联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搞好智力开发,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是制约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土地资源安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山区的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分析山区土地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以建设用地安全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为基础的山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城镇化率作为建设用地安全指数的权重,以反映建设用地安全在区域土地资源安全中的重要性;使用非城镇化率作为粮食安全指数的权重,以反映农村土地安全状态在土地资源安全中的重要性。在GIS 软件支持下,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凉山州各县市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凉山州土地资源安全情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地资源安全等级为安全和较安全的县市仅有3 个,占全州县市总数的县市总数的17.65%,国土面积的17.23%;而土地资源不安全与临界安全的县就有10 个,占全州县市总数的58.82%,国土面积的55.03%。土地资源安全主要受地形条件约束,地形起伏度每下降0.09,土地资源安全指数约上升0.97。同时,土地资源不安全区与贫困区具有高度叠加的特点,这表明土地资源是主导山区发展和山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提高山区土地生产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保障山区土地资源安全及资源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辽东山区的自然特点,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开发该区的四点建议:1.大力发展林业,确定以林为主的方向;2.根据山区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提出大农业生产划为三个经济活动带;3.利用山区资源优势,选择振兴山区经济的突破口;4.抓好山区的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洪  李中元  李彦 《地理研究》2019,38(11):2681-2694
随着中国城镇化推进,开发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山地城镇,成为中国南方山区解决城镇化土地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山地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山地城镇,目前尚没有成熟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此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本文以大理市为研究案例,将地质灾害、水源涵养、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洪水淹没作为山地城镇建设关键生态因子,划分确定山地城镇建设的生态安全等级;通过CGELUC模型与DLS模型等实证分析和情景模拟,优化生态安全约束下山地城镇土地利用布局和情景模式选择。实证研究表明,高生态安全的经济优先发展模式和三维立体土地利用方式,是最符合山地立体特征的山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形小气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寿波 《地理研究》1986,5(2):90-101
我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因此,研究地形小气候对于了解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小气候与山地气候不同,前者是指相对高差在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距离在10米到10公里范围内的小的起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的数值和个别的天气现象上,且局限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我所在建立山地灾害学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从事山地灾害及其防治研究的科技队伍;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的科研、生产任务300余项.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减灾防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沟域经济的地域类型识别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村庄为基本单元,结合实地调研和村庄级统计材料,收集门头沟区18条典型沟域的沟域经济发展数据。在对其沟域经济类型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不同地域类型下的沟域经济空间结构。根据熵权一层次模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专家意见及村庄级资料,研究得出沟域平均海拔、区位条件等是沟域经济地域类型划分的主导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