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月三"歌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青年一展歌喉,倾诉心声,表达爱慕之情,寻找意中人的时刻。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是"三月三"歌墟民族文化的发祥和传承地,并已成为民族文化品牌。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壮族儿女用歌声诠释着爱  相似文献   

2.
<正>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是张掖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发力重点,充分彰显"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特色优势,加快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博物馆总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馆内布展坚持以自然、湿地、生态为主线,以"戈壁水乡、生态未来、古城文明"为主题,以"塞上江南·印象张掖""地貌大观·多彩张掖""丝路重镇·人文张掖""湿地之城·生态张掖""城市未来·大美张掖""湿地·生命的摇篮"为展示脉络,  相似文献   

3.
马瑞俊 《中国沙漠》1994,14(1):93-96
根据有关古籍记载的分析,我国西北沙漠区“鬼魅魍魉”、“歌哭之声”之说,不过是沙鸣现象而已,以及沙鸣成因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回延安     
贺敬之 《中国地名》2011,(1):F0002-F0002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喊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放歌十年     
黄柏 《中国地名》2014,(6):67-67
如歌的四季 迈着青春的舞步 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今朝 太阳老人 又把一壶醇酿 倒进了春天的杯盏  相似文献   

6.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是形象设计的基础.从黄河沿岸甘肃段的地理空间属性出发,结合地理学关于地域空间的等级层次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观点,探讨了旅游者形成黄河沿岸甘肃段形象的基本空间过程和规律.其中依据地理空间等级层次中的"认识链",做了受众分析和文脉提炼;依据"背景律"和"相似律",做了替代分析;依据地域分异性,进行了地方性文化识别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黄河沿岸甘肃段旅游形象系统及推出宣传口号.为业界和学界从地理空间认知的规律角度进行旅游形象设计做以铺垫.  相似文献   

7.
话说昆仑山     
吴迪 《中国地名》2012,(5):44-45
中华文化史上的"万山之祖"全长2500多公里中华"龙脉之祖"最高6000米中华"第一神山"流传着多少美丽的神话故事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3):F0004-F0004
于连胜,著名诗人、书法家,第八届中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代表,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出版《真悟集》、《雨曲风歌》、《于连胜诗词选》等个人作品集多部。诗歌作品曾获全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诗歌一等奖、首届清文化节诗歌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不少地名因此发生了变化。然而,地名命名混乱问题日益凸显,尤以地名"洋化"问题最为突出。201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国内洋地名泛滥,破坏地方文化传承,可见地名"洋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地名是记录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以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驱除泛滥于当今大街小巷的  相似文献   

10.
脆弱生态带典型区域几种锦鸡儿属优势灌木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29,自引:16,他引:13  
小叶锦鸡儿在原产地科尔沁沙地光合速率可达12.21μmol·m-2·s-1,引种至腾格里沙漠后降低了11.63倍,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凹谷"型变为"单峰"型;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的光合速率在引种前为4.5μmol·m-2·s-1,引种后降低了3倍,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柠条和中间锦鸡儿光合等特性相似,以小叶锦鸡儿光合速率最低,引种前后降幅最大,说明其对引种地的适应性不及中间锦鸡儿。  相似文献   

11.
趣教经纬线     
魏益永 《地理教学》2013,(16):46-47
经纬网的学习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难点,七年级学生对经纬线及其不同特点理解比较吃力。运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经纬线教学的效率。具体方法包括用西瓜的花纹代表经纬线;用织布和"经天纬地"、"满腹经纶"等诠释内涵;用"大本营"比喻南北极;用"背叛"说明方向的改变;用图解和诗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由空心菜、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微生物膜组成的浮床生态养殖系统,采用水生空心菜根系及浮床为基质,构建了以池塘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为菌源的池塘漂浮式微生物膜,并结合水生空心菜对养殖水体进行原位修复。定期跟踪监测3种养殖模式水体中总磷和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鱼·菜·菌"培育模式YCJ-2的水质较为稳定,与对照组YCJ-3相比,总氮和总磷分别降低了66.13%和43.81%;总氮排放浓度达到淡水养殖废水排放二级标准,总磷排放浓度介于淡水养殖废水排放一级标准和地表水质量Ⅴ类标准之间,该模式对养殖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效果明显。分别采用物料平衡原理和产量法检测分析不同模式的产排污系数和沉积物产污系数,结果显示:对照组YCJ-3总氮和总磷产排污系数最高,分别为1.60 g·kg-1和19.90 g·kg-1;YCJ-2沉积物总磷和总氮产污系数最低仅为1.01 g·kg-1和0.35 g·kg-1,分别比YCJ-3降低了82.5%和83.17%;养殖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鱼·菜·菌"培育模式YCJ-2总产值达到3 536.04元/100 m2,比YCJ-3和YCJ-1(鱼-菜培育模式)模式养殖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9.12%和11.88%。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称其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满足的六大基本定律,即耦合裂变律,动态层级律,随机涨落律,非线性协同律,阈值律和预警律,这六大定律是研究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定律。对系统揭示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之间的交互胁迫和动态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吉茹 《地理教学》2021,(21):50-52
问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课为例,借助嘉兴市区域背景,以"嘉兴交通的发展历程"为时间主线,创设了"古时·运河抱城八水汇聚促形成""今日·水陆共建交通成网助发展""未来·内联外畅综合枢纽展未来"三大真实情境,每一情境创设问题链,在解决复杂真实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认识到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茶陵,自先秦置县后,历有荼陵、声乡、茶陵、茶乡之称谓。前三者,是今茶陵县区划地名。后者,是对今茶陵县的一种雅称,并非县名。一、荼陵与声乡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  相似文献   

16.
受2019年8月19—20日强降雨影响,位于汶川地震灾区的都江堰和汶川地区(简称"都汶地区")暴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简称"8·20"灾害),造成12人遇难,26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约36.26亿元。通过遥感解译、野外现场调查等手段,结合气象、地形、物源等数据分析,对本次岷江流域泥石流成因与特征有了初步认识:(1)汶川灾区泥石流活动性由震前低频非群发特征,在震后5年内,经历了高频、特大型、群发、粘性泥石流活动性发展阶段,在震后5~15年间,已经演化成低频、大中型、群发、粘-过渡性泥石流并伴生山洪,震后15~20年,汶川灾区泥石流将恢复或接近震前活动状态;(2)"8·20"灾害具有群发性特征,涉及沟谷多达23条,主要沿人类或工程活动相对集中的岷江河谷、都汶公路沿线呈条带状分布;(3)"8·20"灾害的激发雨强和有效降雨分别为24.2 mm/h和116.4 mm,高于震后初期激发雨强,但略低于震前泥石流激发雨强;(4)受控于主河水动力条件和泥石流体搬运能力,"8·20"灾害中泥石流以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两种方式形成危害,洪水表现为冲蚀破坏。"8·20"灾害活动是汶川"5·12"强震10年后出现的一次区域性山洪泥石流灾害,加强对此次灾害的认识,有助于为地震灾区灾害防治和减灾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9月18日,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柳条湖,一个不寻常的地点。在警示钟鸣响了14声之后,受世人瞩目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沈阳军区副政委田书根和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徐文才共同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揭幕。1997年9月8日,沈阳市委书记办、公会决定扩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后经市政府提出议案,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批准。1997年11月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奠基仪式。新馆于1998年3月28…  相似文献   

18.
雁荡五绝     
雁荡山,位于温州市乐清县东北,属括苍山脉。雁荡山层峦叠蟑,奇峰林立,瀑飞泉涌,洞壑幽深。春夏秋冬变化多,风晴雨雪奇景浓。雾起千峰活,雨来万瀑生。真是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宋代大科学家沈括,以"雁荡山天下奇秀"作为雁荡游记首句;宋状元王十朋,以"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的诗句,概括雁荡山奇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雁荡山日记》中写出"锐峰叠蟑,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的心声。近代名人康有为,书有"雁荡山水,雄伟奇特,甲于全球"之赞语。三十年代德国地质学家毕士顿,游雁荡山后撰文日:"雁荡风景媲美瑞士.…  相似文献   

19.
声景是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优势.随着声景理念的不断推广,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声景时空特征、空间意义和社会文化关联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且促进了地理学与声景学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对声景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声景的时空分异特征、声景与地方感知、声景与居民福祉、声景的社会文化关联、声景的地理实践应用、特殊音乐声景的地理学研究等6 个方面,对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以此构建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特点和差异.国内文化地理学以音乐现象为主要基点,并逐渐扩展到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类型;国外学者在音乐地理学之外,相对系统地采纳了声景学的理念和方法,拓展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研究结果对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实现基于声景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声景观是旅游景观研究的新领域,声景观的设计思想为景观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的理念.以常州中华恐龙城为例,研究游客对主题公园声景观的舒适度感知.研究发现,游客的声舒适度受到声音客观参数和主观感知的影响,当声景观音量处于特定阈值内时,游客声舒适度体验最为满意,同时游客对能够传递主题公园文化内涵的声音元素最为敏感.在此基础上,运用正设计、负设计和零设计的方法,提出了主题公园声景观优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