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婚嫁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壮族婚嫁习俗文化景观的历史与现在对比发现,壮族婚嫁习俗已在通婚形式、通婚区域以及婚俗景观等方面发生变迁,而致使其发生变迁的原因主要与壮族生活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壮族婚嫁习俗在变迁中并没有完全摒弃自身的特色文化,相反却形成了融传统壮族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新的婚俗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
高剑 《地理教学》1995,(5):25-25
地理课本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为了帮助学生记忆,高剑老师将中国地理上册的全部内容编成三字歌,让学生背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选刊两则: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长江”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大家会唱《长江之歌》吗?回答是:“会”。于是由我指挥全班唱了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工协会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和抚顺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公益文化中国行——走进雷锋城”暨于连胜《雷锋之歌》书法长卷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是指以区域的文脉为开发契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卖点、以房地产开发为营销手段,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主题的房地产项目,是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商业、居住等功能的,集投资与消费于一体的新型物业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带动地产经济,实现房产开发与旅游景观、民族文化开发三位一体。采用这种开发模式需要重点考虑民族文化主题、区位、政策、配套、市场、开发主体等因素。楚雄彝人古镇项目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的成功案例,其成功源于寻找到"地产"与"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成功地将民族文化融入了地产,地产融入了旅游,打造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6.
刘祥学 《热带地理》2013,33(6):748-755
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具有浓厚的环境适应的特征。分布在不同地貌区的壮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已充分意识到所在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对水稻种植的深刻影响。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山居壮族多选择种植生长期较长、耐寒、耐肥的粳稻为主;在平原丘陵地区的壮族则以种植生长期短的籼稻居多;为适应岩溶山区干旱少水、不利于灌溉的环境,当地壮族则多种陆稻,但由于陆稻口感不佳以及所在地区人地关系由宽趋紧,导致陆稻在壮族种植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此外,壮族在生活中对水稻用途的定位,也影响到水稻品种的选择与种植。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补偿是以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创新为目的,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调节民族文化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而居民认知则是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依据和实施的关键因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依据与村寨民族文化的关系将受访居民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取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民族文化补偿认知信息,进而探究居民民族文化补偿认知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民族旅游村寨中,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完全遵从"核心—边缘"规律;村寨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是文化距离、利益关系、旅游干扰强度和传统价值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对民族旅游村寨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凤凰"南方长城之旅"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力 《热带地理》2003,23(1):80-84
以"南方长城之旅"为主题对凤凰旅游的形象进行了明确定位,以民族文化的分合为线索对凤凰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此基础将凤凰的民族文化景观划分成3大区:民族文化分界区、民族文化分离区、民族文化融合区,提出了旅游产品组合开发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文化是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因素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民族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发展与变化。"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罗凯 《地理研究》2008,27(3):721-722
汉族遍布全国尤其是东部季风区,满族以东北地区居多,蒙古族聚居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集中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边缘,青藏高原基本上是藏族的世界,而西南地区则是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傣族、瑶族、侗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的大本营,回族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民族。这是今天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自古皆然一成不变吗?  相似文献   

11.
图说历史     
●中央民族学院旧址中央民族学院旧址,解放战争时期,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政府驻地。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民院"是该校的前身。1944年夏迁至陕西定边称为"三边公学"。1945年中共西北局在城川重建中共伊盟工委,本着民族学院办在民族地区的原则,将民族学院从"三边公学"中分出  相似文献   

12.
贵州仡佬族精英的民族身份认同及其建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少数民族精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对维系族群文化传承等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仡佬族精英的体验式观察、深度访谈和结构式访谈,精英群体的民族身份认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和角色差异:居住在民族乡和各散居点的精英比自治县精英的民族情感要强烈、文化特征要明显,其民族身份认同具有"根基性"特点,而自治县精英尤其是政治精英的身份认同则具有明显的"工具性".所不同的是,政治精英和部分文化精英有更明确的民族文化复兴行为.这一原因是以仡佬族地理空间格局变迁为前提,导致仡佬族的族群身份建构、历史记忆和族际关系等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这些因素进一步建构了精英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仪式展演理论的景颇族“目瑙纵歌”旅游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是各种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也可作为单个活动的特指。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活动形式,因而是一种民族仪式。仪式具有象征性,"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充满了众多文化符号的象征系统。该仪式受到政府、市场的双重推动,正面临旅游化的趋势。针对"目瑙纵歌"当前旅游化趋势的现实,用西方仪式展演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就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旅游化原则、方式进行初探,构建科学合理的展演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的传承与保护,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刘祥学教授《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走向和谐——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之后的又一部学术专著。这两部相隔时间甚短的学术论著,内容上也具有内在连续性。后者运用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揭示广西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历史地理成因。本书则更进一步分析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问题,以壮族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正史与私人笔记、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多种历史文献,还大量使用田野考察与民族志资  相似文献   

15.
湘南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南新田县新近发现的"三古"(古堡、古村、古亭)历史文化资源--古代军事古堡奇观、以生殖崇拜等为基本元素的古代村落物质遗存和特色古亭,是解读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中从政府、资源、市场、区位和后发学习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内生驱动力;同时指出,其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很多,竞争态势较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基本方略:突出旅游开发主体形象;系统设计"三古"旅游开发项目;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谋区域旅游发展:加强"三古"文化遗产,以实现"三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郴州发布"暨第三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微展厅"在湖南郴州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本届矿博会将成为国内首个以"微展厅"形式进行移动端体验的展会。据了解,"郴州发布"微信由郴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整合了微博、微信、微视,是推动该市政务信息公开,强化舆论引导,宣传推介郴州的重要新媒体平台。其中,特别开设"第三届矿博会微展厅",重点展示郴州矿物晶体和宝石文化,为5月21日至25日将在郴州举行的第三届矿博会营造声势。"第三届矿博会微展厅"是目前全国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一些关于月相的相关知识,如果把经典的古诗和歌曲、著名的绘画和历史同月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和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文化美的双重熏陶。诗、歌、画、史在月相教学中尤以古诗词的运用为主,古诗词可以贯穿月相教学始终。总体上看,诗、歌、画、史课程资源在月相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质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壮、瑶、畲族是广东的世居少数民族,其饮食文化特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壮族饮食结构以水稻为主,玉米、番薯和麦类为辅,副食品种包罗万象,饮料以酒为主;瑶族喜食糯米、山珍野味和油茶;畲族以玉米、番薯等五谷杂粮为主食,喜食黄米粿,喜饮三道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环境的改变、社会文化的进步,某些饮食文化特质慢慢消失,但却通过一些隐性或显性的形式反映在作为强势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饮食文化民系上.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三大汉民系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融而不合,各自又保留着原有主体饮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谢莉  冯亚芬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3):98-101,133
广东梅县松口镇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作为历史的产物和反映历史文化与民族习俗沉淀的千年古镇,其不但是稀缺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松口古镇文化是一种"活着"的文化,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松口古镇应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突出"客味"和"乡土味",塑造客家文化旅游精品,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以期达到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晔  王建萍 《热带地理》2000,20(2):130-133
从地貌、气候及湖泊盆地等霜素入手探讨了“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的自然构件;从民族的构成、分布民族的族源、迁徙、演变,中原文化印度文化、西藏文化在该区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等三方面探讨了“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的人文构件。提出“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是经过长期的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自然文化耦合体”。该耦合体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本区自然环境分异、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的过程。对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