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甘肃礼县金山金矿床品位变化特征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发现金矿体深部向东侧伏,指出主矿体品位在走向上具明显的近等间距变富现象,变富距在220~240m之间;金矿体品位呈波状变化,其波峰的侧伏角为35°;矿体向深部品位有变富的趋势.根据矿床中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产出的空间位置、控矿构造条件等综合分析,该矿床属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中泥盆统李坝群是本区重要的金矿矿源层,该矿成因与中川等花岗岩体无直接关系,基于以上的认识,指出了金山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疆多拉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阿尔泰多拉金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和矿体地质特征,论征了该金矿的控矿因素、成矿特征,认为该矿属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那能金矿带之断裂控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那能金矿近年勘查及开发资料,发现该区金矿与近EW向断裂构造间存在极密切的成生联系,并在断裂控矿特征上有诸多具体表现。以矿区实际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断理解控矿模式,认为断裂控矿、矿体固定及矿床远景评价之间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结合在矿带(区)中实际运用断裂控矿规律,对那能金矿带作预测性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38-440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作为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发现的全隐伏超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60.45 t,矿体埋深在150~1 400 m之间,矿床金资源开发利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目前矿区仍处于外围和深部勘查阶段。通过对近年来矿床勘查、开发利用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系统阐释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丰富了以层控型全隐伏水银洞金矿为代表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为实现区内金矿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马思罗金矿赋存于中三叠统盐塘组浅海相含火山喷发物的不纯碳酸盐岩中,金矿化受岩性控制。笔者通过对马思罗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矿区内化探综合异常有待于查证,有望发现新矿体;已知矿体的两侧及深部有待于控制,有望扩大矿区规模,矿区仍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绣花庙金矿是通过查证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发现的一小型低温热液蚀变岩性金矿,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大黄山群长沟组中,严格受N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地表矿化蚀变明显。通过对绣花庙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矿床找矿标志,为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诺尔特地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阿尔泰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北部,近年来在该区不断发现有铜金矿,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诺尔特成矿带内矿(化)点众多,矿床多具层控和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等矿床特点,且主要为金矿和铅锌矿床,铜矿点报道很少。小土尔根铜矿位于诺尔特Au-Pb-Zn(-W-Mo)成矿带北部,矿体产于石英斑岩中,受石英斑岩岩体和破碎带控矿明显,具有火山  相似文献   

9.
新疆西滩金矿控矿构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滩金矿属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通过野外调研,发现该矿床的空间定位、脉体的分布格局、矿体的赋存规律都与秋格明塔什韧性剪切带及其南界苦水大断裂的多次活动和由它派生的多序次构造有关。笔者认为西滩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属帚状构造。根据这一认识布置的几条物探剖面中已发现了几个有意义的异常。因此,本文论述的控矿构造可作为区内金矿预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金青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单脉型金矿.控矿断裂呈NNE向,具多期活动特点,矿体赋存于断裂呈张性的转折部位;主矿体呈脉状,矿体向NE侧伏,侧伏延深1 080 m,是矿体最大走向长度的2.7倍;矿床有4个富矿柱,赋存于控矿断裂拐弯最大、受张应力作用最强部位,也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部位;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在成矿过程中,胶东群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活动是热源并提供成矿热液,构造活动是成矿的动力并提供容矿空间,构成"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甘肃黑刺沟金矿床是党河南山地区新发现的成型金矿。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为研究区乃至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矿床类型,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制。矿床地质特征反映该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点,矿体主要受砾岩层中的断裂控制;矿床成矿物质主要为深部来源,成矿作用受岩浆活动制约明显。对比研究层控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等,黑刺沟金矿不等同于传统意义的层控矿床,类型归属可暂定为类层控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板其金矿矿物岩石特征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板其金矿是七十年代末期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床。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杂砂岩及粉砂质粘土岩中,受地层及构造的控制。金呈次显微粒状存在,其载体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及水云母。本文从矿床地质、矿物岩石、微量元素丰度以及硫同位素特征等出发,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板其金矿属于沉积——地下水热液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发现五个金矿体一个钒矿体,金矿受岩石建造及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可以划分出沉积成岩预富集期、构造热液改造期和表生氧化一次生富集成矿期三阶段,属热水沉积—构造热液再造层控矿床,矿体有向深部侧伏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为隐伏的F1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新发现了F1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部的层控型矿体;在黔西南地区,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是:1地层,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2构造,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背斜南翼,主要受F1逆断层控制,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3岩性,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成分复杂,孔隙多,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16.
金青顶金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单脉型金矿。控矿断裂呈NNE向,具多期活动特点,矿体赋存于断裂呈张性的转折部位;主矿体呈脉状,矿体向NE侧伏,侧伏延深1080m,是矿体最大走向长度的2.7倍;矿床有4个富矿柱,赋存于控矿断裂拐弯最大、受张应力作用最强部位,也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部位;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在成矿过程中,胶东群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活动是热源并提供成矿热液,构造活动是成矿的动力并提供容矿空间,构成“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山东招远灵山沟金矿床金矿化空间定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灵山沟金矿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为"结环"状,是主、次级断裂组合控矿,即灵山—北截断裂与其次级断裂构成的结环控制了灵山沟金矿的产出;同时研究了该金矿工业矿体的空间定位机制,建立了灵山沟金矿不同深度上工业矿体分别受灵北断裂(F1)和其次级断裂(F5)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以及热液上升通道控制的空间定位机制,从而解释了同一矿区存在产状明显不同的两类矿体的原因,为矿区及外围开展矿体定位预测和进一步预测找矿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的对称现象十分普遍,对称学说应用很广.但除结晶学外,在地质学上很少应用.例如在分析岩浆期后矿床的构造过程中,就不曾考虑到对称性,虽说这种矿床常具备对称性的所有标志.Я·库奇纳最早利用控矿构造分布的韵律性预测和寻找金属矿体.他凭经验算出了捷克岩体、喀尔巴阡、保加利亚和萨克森等地区的铅-锌矿、银-铅-锌矿和金矿等矿床韵律分布的矿体之间的距离,指出这些地区尚有未发现的矿体.专门研究地质文献发现,具备对称标志  相似文献   

19.
百地金矿位于南盘江—右江成矿带。研究区构造较复杂,各组断裂均具金矿化显示,但主控矿构造不清,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亦不明确。通过深入总结百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可能的成矿物质来源,厘定关键控矿条件,建立矿床找矿模式,提出在NW向、近EW向含矿断裂带往深部延伸矿体尖灭再现的可能性较大;深部T/P界面隆起部位有望发现似层状金矿体。  相似文献   

20.
团结构金矿是一个产于花岗斑岩中的大型岩金矿,由于所发现的金矿体绝大部分赋存在花岗斑岩中,因此长期以来,针对该区的找矿评价工作,均主要围绕花岗斑岩展开。本文通过对该矿区及其外围地区的矿石和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式、硫同位素、包体测温等方面的系统分析与比较,发现该金矿床虽然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但在成因上却不相关。因此,本文对该矿床的控矿构造规律重新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出了火山次火山机构的内环带构造是区内金矿体最主要的控矿构造的新认识,进而指出了团结沟金矿田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