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0年来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2000年来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新进展,介绍了最新的航空磁力仪、航空伽马能谱仪、航空电磁仪、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无人机航空物探系统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郭良德 《物探与化探》2000,24(5):340-345
本文综述了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动态,介绍了最新航空磁力仪、伽马能谱仪,以及最新航磁、航电、航重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4.
自主技术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站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航空物探技术是航空物探技术的一个新兴分支。文章首先阐述了无人机航空物探技术的国内外研发情况,然后介绍了基于国产彩虹3无人机的国内首套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查的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站的研究进展。基于国产彩虹3无人机平台,开展了专用飞机改装、超低空地形跟随飞控、远距离遥控遥测等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站样机,成功开展了面积性应用试验,综合站样机功能、性能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站研发取得关键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航空物探作业效率,提升自动化作业水平,降低安全风险,研制了可实现自动化作业的航放/航磁测量系统。以P-750固定翼飞机为平台,开展了系统集成和飞机改装,实现了航空物探无人值守作业和远程监测。对该系统开展了飞机本底、磁静态噪声、GPS定位精度、磁补偿效果及动态噪声等技术指标测试,完成了航放系统标定和试验飞行。测试和试验飞行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指标均满足或优于现行航放和航磁测量规范的要求,验证了基于P-750固定翼飞机的自动化航空物探(放/磁)测量系统可安全、高效执行航空物探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航空物探技术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盛青 《中国地质》2009,36(6):1366-1374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航空物探(航磁、航空电磁、航空重力、航空伽马能谱)技术现状,近年来在仪器研制、测量技术、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与软件研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预测航空物探技术将向提高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和探测深度的方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航磁多参数测量方法技术、航空重力测量和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大探测深度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突破高温超导探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发展航空重、磁、电的各种反演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物探仪器重点实验室,完善航空物探动态试验场,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与航空物探相关行业(如通用航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磁梯度测量是随着仪器灵敏度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987年,冶金部物探公司从加拿大引进了一套以垂直梯度仪为主的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系统。1987—1988年该系统在冀东地区投入了生产使用。实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地质填图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物探与化探》2001,25(3):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是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下设的从事航空物探技术研究、开发和勘查应用的最早的专业技术部门,在航空物探勘查,方法技术研究,资料处理,地质解释,仪器研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技术资力雄厚,拥有高级技术人员32名,中级技术人员36名。 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建立了由高灵敏度光泵磁力仪、多道能谱仪、三频航电仪及其配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G?24双星座导航定位仪、电子补偿系统、数字数据收录系统、日变地面观测系统和微机地面预处理系统等组成的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和功能齐全的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和成图系统。 航空物探测量系统有:Y?8飞机航磁测量系统、Y?12(或双水獭)飞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系统、Y?12飞机航磁水平梯度测量系统、Y?11飞机航磁、航电综合测量系统、米?8直升飞机-航磁悬挂式测量系统、呼唤Ⅱ型飞机航磁测量系统),可在世界任何地区(包括中-高山区、沙漠、湖泊、沼泽及海域)承担各种比例尺的高精度航空物探飞行测量。 拥有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技术:1.中心研制的HC?90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达0.002 5 nT,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仪器的南北工作跨度可达1 700 km以上;采样率2~10次/s。2.自行研制DS?3型微机数据收录系统,是中心借鉴国内外航空物探收录系统后自行研制的,具有收录通道多,无延迟,误码率低的优点。3.中心自行研制的HC?95手持式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0.05 nT。4.航磁水平梯度系统,其噪声等技术指标同国外类似系统相当。5.航磁软补偿技术使补偿精度提高到0.1 nT以内。6.采用双星座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了10 m以内、差分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米级。7.高精度同步地磁日变测量技术,实现了大范围多台站磁日变观测和磁日变校正。8.新引进的GR?820多道能谱仪,使国内航空放射性测量与国外处于同一先进水平。 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技术:1.野外预处理实现了微机化和现场化,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功能强大的预处理软件包,可在野外现场进行各种数据改正、统计与成图等工作。2.功能齐全的数据处理、成图系统、解释系统及相关的软件包。3.建立了航空物探数据库,进行编图并采用GIS系统,结合地质、化探、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 40多年累计完成航空物探1 160万km2,其中陆域930万km2,海域230万km2。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国土调查和水工环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找矿与科学研究成果。提交勘查和科研成果报告360多份,编制了全国1∶100万和1∶400万航空磁力异常图;找到大、中型固体矿床140多处,圈定了2 800多处油气构造;完成了许多大中城市稳定性调查和国家大型工程选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70多项。 物探部在航遥中心的领导下,严格遵照中心ISO9001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向广大顾客做出保证产品质量的承诺,竭诚为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缺少飞行平台是目前我国进行复杂地形条件下物探数据获取的主要瓶颈之一,而无人机作为一种成本低、操作灵活、无人员伤亡危险的空中移动探测平台,正好满足高效率资源勘查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外航空物探飞行平台从传统的有人机向无人机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这里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航空物探研发及应用现状,以及国内自主技术的无人机航空物探应用成果,分析了目前无人机航空物探存在的主要优势及不足,并对无人机航空物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在多宝山斑岩铜矿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异常:高精度航磁为弱正异常;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总道、钾道、铀道为弱相对高异常,钍道为弱相对低异常, F参数有明显相对高异常;航电异常实分量为高(峰)值异常、虚分量为低(谷)值异常.根据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岩石蚀变特点,以及实测的岩(矿)石物性参数和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引起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的前提条件,并认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是普查斑岩型铜(钼)矿的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2.
计政科 《甘肃地质》2008,(4):64-66,71
本文试图通过地面γ、航空γ、重力、航磁测量等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新疆铀矿地球物理场特征提出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孟庆敏 《物探与化探》2004,28(4):337-340
通过航空物探(电、磁)综合站在已知铜钼多金属矿床上的飞行测量结果,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建立航空物探(电、磁)综合测量在草原、森林、沼泽区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式。根据此试验模式圈定的航空物探异常,在进行地面查证时取得很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的官方航空物探机构及其技术发展澳大利亚地调局于1951年开始航磁测量工作,是将一台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DC3(VH-BUR)固定翼飞机上.第二年在同一架飞机上安装了闪烁晶体探测器,进行了300m测线间距的航放测量.在当时这是全国仅有的一家航空物探机构,到1955年发展到拥有60多人4架测量飞机的航空磁/放测量队伍.1963年在装有闪烁晶体探测器的CESSNA180(VH-  相似文献   

15.
岩(矿)石电磁、磁、放射性质的差异是航空物探(电磁、磁、放)测量的前提和地质解释基础.本文从航空电磁、航磁、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基本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了不同航空物探异常圈定的原则,并以实例的方式,分别对航空电磁法所反映的蚀变带、舷磁反映的隐伏岩浆岩以及航空伽玛能谱反映的断裂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与成矿的关系.最后,以一处航空物探综合异常为例,对综合解释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明确了该异常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航空物探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航空物探是一种集多种新技术为一体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等特点。常见的航空物探有航磁、航空电磁、航空放射性和航空重力测量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利用无人机平台开展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异常检查工作,开发了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仪器设备和校准方法,开展了铀矿异常检查测量和数据处理,较详细地查明了铀矿异常形态、规模和幅度等重要信息。通过与有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结果的比对,发现利用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设备开展超低空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地面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效率远高于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有望替代现有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在草原、沙漠等超低空适飞区开展铀矿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18.
航空物探是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仪器搭载在不同飞行器上,通过特定的飞行作业方式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航空物探的勘查效果同时受物探仪器性能和所采用的飞行平台及其飞行控制效果的双重影响。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并运用飞行器,是开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笔者在回顾国内航空物探发展的基础上,将主要使用的航空物探飞行器分为固定翼、直升机、无人机及其他等四类,分析每类飞行器作为航空物探搭载平台的优缺点,从持续服务地质勘查的需要出发,展望了航空物探及搭载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的航空物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的官方航空物探机构及其技术发展 澳大利亚地调局于1951年开始航磁测量工作,是将一台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DC3(VH-BUR)固定翼飞机上.第二年在同一架飞机上安装了闪烁晶体探测器,进行了300m测线间距的航放测量.在当时这是全国仅有的一家航空物探机构,到1955年发展到拥有60多人4架测量飞机的航空磁/放测量队伍.1963年在装有闪烁晶体探测器的CESSNA180(VHGEO)飞机上安装了质子旋进磁力仪.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首套无人机平台的航放测量系统,简要介绍了无人机航放探测原理及校准、测量、数据处理等技术;通过在新疆克拉玛依和喀什等地区开展的应用示范工作,获取了内容丰富的无人机航放测量结果;结合地质、遥感资料以及岩石放射性参数、航放异常检查结果,对区域航放特征和局部航放异常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说明了该技术在基础地质调查、放射性矿产勘查和非放射性矿产调查中的有效性;最后对比有人机和无人机的航放测量效果并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