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深入研究成矿构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只就笔者的经验,分析其中的几个方面. 成矿构造的历史分析在矿田构造研究中,必须有时间、空间和力学三个基本概念,即构造形成的时间性、构造形变的空间性和构造成因的力学性. 地质构造-成矿作用的历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每次活动形成的构造型式不同,应力场也不只一次地改变着.事实表明,成矿构造和成矿作用的形成是多期次的,  相似文献   

2.
《地质科学》1985,(3):311-312
曾庆丰所著《论热液成矿条件》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热液成矿的物质条件和构造条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书中有不少新观点、新见解。在构造矿床学、热液成矿多元论、矿液运移、矿田构造应变史和发展规律、脉体充填的力学机制、同期构造与成矿脉动性、多期构造与成矿的叠加性、矿田构造的岩组分析等方面,在国内作者是第一次提出和首先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含矿热液角砾岩类和非含矿角砾岩类的成岩成矿机制、独立填图单元确定和构造岩相学填图等问题,一直是困惑地质学家的难题。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对于研究和恢复矿田构造具有重要价值。在热液角砾岩成岩成矿系统中,热液角砾岩类不但是流体–岩石的多期次地球化学耦合与叠加作用、强烈流体交代作用的物理–化学反应库,也是各类叠加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的构造岩相学物质记录。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成岩成矿系统理论认识水平。在综述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组合。在对角砾岩相系分类基础上,针对热液角砾岩相系的复杂性,通过岩相学填图实例解剖,总结专项填图中构造岩相学填图单元建立方法和填图技术,探索采用岩相学填图恢复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的新方法及技术组合。通过专项研究认为热液角砾岩系统主要形成有利的构造地质背景有:(1)复式侵入岩体在多期次岩浆侵入过程中,岩浆结晶分异和不混溶作用、岩浆冷却与围岩–先存构造多重耦合过程、同岩浆侵入期的脆韧性剪切带耦合、侵入岩体在后期构造–流体叠加过程等,对于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有利;(2)在火山岩相系中,早期次火山侵入体、晚期次火山岩侵入体和后期岩浆侵入岩体等,对于形成热液角砾岩体构造系统十分有利;(3)在沉积盆地后期叠加改造过程中,先存火山角砾岩、岩溶角砾岩和沉积角砾岩相系等,在后期盆地流体注入和多期次岩浆侵入过程中,有利于形成叠加热液角砾岩体构造系统;(4)在多期次的构造–岩浆–角砾岩杂岩带中,有利于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研究认为多期次岩浆侵入体、火山–次火山岩侵入体和盆地中热流体是形成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的主要机制,包括与多期次复式侵入体有关的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火山–次火山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构造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和复合热液角砾岩系统等,它们均属矿田构造类型,也是多矿种共生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采用构造岩相学专项填图技术,对不同类型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及成岩成矿中心进行重建,有助于寻找和发现深部隐蔽构造和隐伏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矿田构造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淦国  吕承训 《地质通报》2011,30(4):461-468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近10几年来的矿田矿床研究不仅强调构造对于矿体的形态、分布和组合的控制作用,也深入于构造作用对成岩成矿过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矿田构造研究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问题,对矿田构造与找矿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代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抗 《地质通报》2011,30(6):803-810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近10几年来的矿田矿床研究不仅强调构造对于矿体的形态、分布和组合的控制作用,也深入于构造作用对成岩成矿过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矿田构造研究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问题,对矿田构造与找矿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余铁矿田含铁岩系地层物质系统沉积的地球化学环境是一个氧化相-弱氧化相-弱还原相-还原相的演变过程.矿田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构造旋回的多期次、多方向、多型式褶皱构造改造.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的各种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是铁矿的沉积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物质反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分析矿田成矿地质系统的内在规律,总结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变化特征,矿层顶板、底板和含铁岩系标志层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解释新余铁矿田单层矿"红绸舞式"褶皱的成因,为铁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冀北北岔沟门银多金属矿田的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本文中总结了北岔沟门银多金属矿田的断裂构造特征.矿田内的断裂构造可分为成矿前断裂、成矿期断裂及成矿后断裂,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铸就了复杂的构造环境,不同期次的断裂对矿体的形成、改造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矿体主要赋存于D7-D5-D8及D2-D4-D8两个断裂构造活跃带内.成矿期断裂构造具有多个方向、多期多阶段、等距性等特点,形成了矿田内由高温到低温的不同矿种的矿床组合,组成了矿田内的矿化网络,具有低阻高极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引言构造条件是成矿的外部因素,它和成矿内因一样,是成矿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研究和确定成矿区域内不同期次的各种构造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恢复地质构造—成矿过程发展史,乃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掌握矿产的分布规律及指导找矿勘探、矿产预测和开采工作。本文简要论述矿田构造的基础问题,即矿田的分类,矿田构造的分期、矿田构造的形成(包  相似文献   

9.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受博白-岑溪断裂带控制,早期形成的NE向构造以挤压为主,稍晚的NNE向构造以水平剪切为主,兼具挤压特征,矿田成矿与地洼晚期的引张应力场有关,文章通过岩石组构,有限应变测量和节理的综合分析,厘定了多期,复杂的矿田构造发展史。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析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处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交接部位。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是多种地质因素的复合,赋矿地层为多期变质变形的上太古宙太华群深变质岩系;控矿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叠加北东向构造形成的斜网格状断裂系统,多期的构造—热事件使Au元素多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陕西蓝田铀矿田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在商丹—铁炉子断裂以北,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质-岩浆活动-隆升断陷等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成矿热液活动明显,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前人虽对蓝田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较详细的矿田内控矿构造和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预测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前人对矿区构造  相似文献   

12.
吴富强  赵追 《河南地质》1998,16(2):87-93
笔者从六个方面厘定了丰山有色金属矿田拆离滑脱构造:地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界面处构造岩发育;岩体顺层分布;界面处含矿热液作用异常发育;界面性质鉴定;断层组合特征。研究了丰山矿田拆离滑脱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丰山矿田控岩控矿规律:构造的拆离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最佳成矿组合序列;有利的容矿(岩)构造,多期矿化叠加。  相似文献   

13.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东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也受到多期次构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卜岭铜钼矿床含矿裂隙空间分布规律、铜钼元素空间水平分带和深部斑岩隐伏矿体及其与斑岩体和区域构造空间关系的综  相似文献   

15.
引言岩组分析是从微观上研究岩矿形变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深入解决矿床和矿田构造问题,我们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把岩组分析引进到矿床研究领域,侧重于矿田构造方面,力图在配合宏观观察上,从微观方面探讨矿田构造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控矿构造、矿化过程及成因等问题. 矿田构造和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按其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可把矿田构造分为三大期:①基础构造期;②成矿及成矿期内构造  相似文献   

16.
    
霍裕生 《中国区域地质》2011,(4):I0001-I0002
矿田构造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的古代矿工们早就从实践中认识到构造对找寻矿石的指示意义。随着采矿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进行近代矿田构造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矿田构造学这一地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矿田构造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的古代矿工们早就从实践中认识到构造对找寻矿石的指示意义.随着采矿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进行近代矿田构造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矿田构造学这一地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8.
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分析大井矿床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井矿区岩浆岩、赋矿围岩和矿石矿物的许多特点表明,大井矿床的形成经历过多期构造活动,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用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分析该矿床的形成过程,认为在其外围找矿应综合考虑沉积-变质岩、次火山岩和构造破碎带控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仁里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地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矿田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为矿田勘查设计乃至华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矿田范围内对燕山期、武陵期花岗岩及每个矿区代表性伟晶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开展了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对矿田内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及锂辉石伟晶岩分别进行了锆石U-Pb、白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①多期造山与燕山期陆内活化是成矿的有利地质背景,多阶段伸展作用导致幕阜山地区多期大规模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②矿田构造主要以NE(或NNE)向构造为主,复合改造NW向及近EW向构造,NE(或NNE)向和NW(或近EW)向构造呈现立交桥式的构造格局,控制了花岗岩和伟晶岩分布;③矿田内伟晶岩属极高分异、富硅、过铝质花岗质岩石,燕山期花岗岩属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④幕阜山岩体由岩体内接触带往岩体外接触带(10 km),由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锂云母伟晶岩→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过渡,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无矿化→Be→Be+Nb+Ta→Be+Nb+Ta+Li→Be+Nb+Ta+Li+Cs;⑤稀有金属成矿与构造岩浆时空演化、构造组合、特别是岩浆的分异程度密切相关,矿田内燕山期花岗岩年龄139.3~146.2 Ma,稀有金属成矿年龄为130.5~130.8 Ma。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岩性—构造—事件法论述了夹皮沟金矿田地质演化历史,并建立了夹皮沟金矿田成矿模式,对金矿田成矿理论和金矿预测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认为,该矿田金的物质来源具多源性,金矿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区内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是金的主要控矿构造。总结出该矿田具有“一型三式”的特点,即花岗—绿岩型,包括板庙子式、大线沟式和三道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