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柞水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岩、矿石稀土总量变化较大,稀土分配模式总体均为右倾型,富集轻稀土,重稀土分异不明显,重晶石脉、矿石皆呈负铈异常,铈亏损这一特征反映了成矿过程中的海底热水溶液作用。该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且以重硫为主,主矿体含矿溶液总硫值与泥盆纪海水基本一致,反映硫源来自半封闭还原条件的泥盆纪海水。铅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床铅来源主要为深源,与海底火山活动存在一定关系。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和研究分析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泥盆世,成矿作用与热水沉积成岩作用同时发生,相关证据也证明热水沉积作用是主要的成矿方式。研究认为,该矿床属热水喷流沉积成因,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可以分为海底喷气沉积成矿和改造成矿期两个成矿期,前者是本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形成了热水沉积岩(重晶石岩、硅质岩等)以及细粒金属矿物,建立了成矿模式。结合区内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5条找矿标志,并通过资料研究分析,从矿区外围找矿和新区找矿两个方面进行找矿预测,指出了8片预测靶区。这为深化认识柞水-山阳沉积盆地内成矿机理和指导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属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作过报道 ,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 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 ,认为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山子期 -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 ,其成矿年龄应为 1683~ 152 1Ma ,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3.
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产于中泥盆统青石垭组一套复理石建造中,层位稳定。本文通过矿床的铅、硫、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泥盆系下伏基底地层,矿石硫来源于泥盆纪海水的无机还原,成矿溶液介质水为泥盆纪海水。成矿温度70~173℃,压力200Pa,成矿溶液盐度10.9~45wt‰(NaCl)。认为该矿床为一弱改造的海底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几年来在该区域发现的中型以上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运用矿区的黄铁矿矿石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1.5‰~27.9‰,且硫同位素分布直方图中显示3种来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海水、地层或岩浆。Pb同位素组成μ(~(238)U/~(204)Pb)值特征、Zartman构造模式、Δγ-Δβ成因分类研究表明,矿区矿石铅为幔-壳混源,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中生代岩浆热液,而非海底热液沉积物。综合表明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陈连红 《矿产与地质》2007,21(3):257-261
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柞水-山阳成矿区西部,是一个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而这种矿床的成矿条件非常有利于铜的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根据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电阻率异常预测,矿床北部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6.
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砂岩和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中,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蚀变黑云二长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比较发育,相态组合简单,完全均一温度介于175~225℃区间,属于中低温度,盐度平均值为4.42%~11.46%,属于中低盐度。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δ34S值介于3.4‰~8.0‰之间,均值5.35‰,与幔源硫的δ34S值(-3‰~3.0‰)比较,有向沉积硫的明显漂移,表明矿石中硫来源于沉积硫与岩浆硫的混合、平衡作用。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的差别,206Pb/204Pb值为18.274 0~18.399 6,207Pb/204Pb值为15.539 9~15.561 6,208Pb/204Pb值为38.036 3~38.177 2,具有Th、Pb微弱亏损特征,指示矿石中硫化物的铅源主要来自于亏损U的上地幔和下地壳相互作用的产物,且成矿流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又混入了部分富集放射性铀铅的地壳物质。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为:δDV-SMOW值介于-103‰~-125‰之间,δ18OV-SMOW值在6.9‰~13.9‰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中的水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结合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1017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上地壳的混合,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其成因类型可归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融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中作过报道,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认为洞子沟银多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子期-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其成矿年龄应为1683-1521Ma,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8.
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石英脉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期,流体温度逐渐降低(从404℃~134℃到236℃~121℃),盐度都为中低盐度,由此表明该矿床具有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热液成矿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δ34S介于3.4‰~8.0‰之间,均值5.35‰,与幔源S的δ34S值(介于-3‰~3.0‰之间)比较,有向沉积硫的明显漂移,表明矿石中硫来源于沉积硫与岩浆硫的混合、平衡作用;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的差别,206Pb/204Pb值为18.274 0~18.399 6,207Pb/204Pb值为15.539 9~15.561 6,208Pb/204Pb值为38.036 3~38.177 2,具有钍铅微弱亏损特征,指示矿石中硫化物的铅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的岩浆源区,伴随岩浆及其热液作用,不可避免地混入了部分富放射成因铅的地壳物质。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为:δDV-SMOW值介于-103‰~-125‰之间,δ18 OV-SMOW值在6.9‰~13.9‰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中的水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综合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S,Pb,H,O同位素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上地壳的混合,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其成因类型可归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的岩浆期后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
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及U-Pb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中,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有沿同生断裂上升的幔源热液、银铜金铅锌等成矿物质组分与常州沟组陆源碎屑一同沉积,形成洞子沟银铜多金属沉积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床是滇东南地区的重要矿床类型、矿床中硫的δ^34S值分布于-6.9‰-+7.3‰之间,并且呈波浪式分布;铅同位素组成以正常铅为主,并受异常铅的混染。硫,铅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这些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多种来源,除了直接来自玄武岩外,还有来自古海水硫酸盐和地层的贡献;该矿床的成因与玄武岩海底中心喷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何鹏  郭硕  张阔  张天福  苏航  马一行 《地质学报》2019,93(8):2037-2054
昌图锡力银铅锌锰矿床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地区,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锡林浩特—霍林郭勒铅-锌-银-铜-钼多金属成矿亚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多金属矿床,填补了该区域的找矿空白。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白音高老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北西及北东向构造交汇处是成矿有利部位。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铅锌金属硫化物阶段、银矿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探讨昌图锡力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开展了S、Pb、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床中矿石硫化物的 δ 34 S值为0. 6‰~4‰,呈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的来源为相对单一的深源岩浆。矿石中Pb同位素 206 Pb/ 204 Pb值为18. 129~18. 177,平均值为18. 155; 207 Pb/ 204 Pb值为15. 500~15. 561,平均值为15. 533; 208 Pb/ 204 Pb值为37. 849~38. 049,平均值为37. 959,μ值变化范围为9. 3~9. 41,ω值变化范围为34. 69~35. 82,铅同位素组成及各项分析数据表明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来源。昌图锡力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矿床的相似性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类似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中 δ 13 CV- PDB 值为-6. 1‰~-7. 9‰,δ 18 OV- SMOW 值为+8. 7‰~+13. 2‰,指示碳同位素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且晚期成矿阶段受到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菱锰矿的形成是由于温度降低以及水/岩反应的耦合作用所导致。依据赋矿围岩年代推测昌图锡力矿床成矿时代大约为130~140Ma,与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高峰期相一致。矿床的形成是深部岩浆流体逐步演化的产物,岩浆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动力及成矿物质,初步认为昌图锡力银铅锌锰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冀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矿石矿物组成、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特征以及成矿年代学等方面论述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指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中元古代早期大红峪火山活动有关,是一个浅成低温效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宝力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上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是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银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出露的吉林宝力格岩株,岩性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其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区断裂构造发育,NE向张扭性和E-W向压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大多数银多金属矿体的分布.对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银多金属矿石中的硫可能来自沉积岩与岩浆硫或地幔硫的混合、平衡作用.铅主要来源于地幔,与矿区出露的二长花岗岩具有密切联系,伴随岩浆及其热液作用的进行,不可避免地混入了部分富放射成因铅的地壳物质.综合分析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认为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是与华力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寿宁天池银多金属矿位于柘荣—南阳北西向断裂带中部,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贮存于南园组第三段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呈不规则的细脉状、透镜状产出。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属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融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呷村银多金融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与容矿围岩的关系,通过对矿石、矿石矿物及容矿围岩的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产提出矿石铅为一个二元混合铅,主要由火山岩提供,部分来自火山岩的下部地层;矿床中的大多数硫由火山热液提供的,部分来自海水。  相似文献   

16.
许红忠  朱金初 《矿物学报》1997,17(3):345-351
凤凰山Ag-Pb-Zn多金属矿床产在寒武系类复理石建造中,赋矿围岩为砂岩和页岩,矿体受北西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流体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形成规模较大的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银主要以银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和方铝矿、硫锰矿、闪锌矿、菱锰矿及黄铁矿的关系较为密切。主要的银矿物有辉锑铅银矿、深红银矿、杂辉锑银铅矿、捷辉锑银铅矿、柱硫锑铅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和银黝铜矿等。银矿物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硫盐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何鹏  郭硕  张天福  苏航  付启龙 《岩石学报》2018,34(12):3597-3610
扎木钦铅锌银矿床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是近些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多金属矿床。扎木钦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白音高老组中酸性火山岩中;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物之间的共生组合、穿切关系,划分出毒砂-黄铁矿阶段、铅锌金属硫化物阶段、银矿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四个主要成矿阶段。在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详细总结研究的基础上,为探讨扎木钦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本文对矿床中主要金属硫化物开展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扎木钦矿床中δ~(34)S值为4. 4‰~5. 8‰,平均值为5. 05‰,数值均一,变化范围小,具有塔式分布特征,指示硫来源于深源岩浆。铅同位素测试结果为:~(206)Pb/~(204)Pb值为17. 761~18. 291,平均值为18. 130;~(207)Pb/~(204)Pb值为15. 509~15. 671,平均值为15. 593;~(208)Pb/~(204)Pb值为37. 800~38. 205,平均值为38. 032,上述结果显示其铅同位素组成稳定。μ值为9. 30~9. 69,ω值变化范围为34. 57~38. 15。各项分析数据及图解指示铅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特征。扎木钦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地区成矿物质为岩浆来源的金属矿床特征极为相似,矿床成矿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是深部岩浆流体逐步演化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矿产调查工作在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新发现了拔隆银锡多金属矿床,地表矿体表现为受火山沉积断陷盆地边缘逆冲断隆带、火山机构及次级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为了查明该矿床的成因,开展了含矿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矿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及S-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拔隆矿床含矿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6.5±1.2 Ma,矿物组合以中低温为主、兼有少量中高温矿物,闪锌矿Zn/Cd和Zn/Fe比值变化分别介于321~17 407、2.4~4.4,黄铁矿Co/Ni比值为2.2~3.6,硫化物样品δ34S值变化于2.94‰~4.48‰,206Pb/204Pb比值为18.590~18.779,207Pb/204Pb比值为15.636~15.865,208Pb/204Pb比值为38.883~39.991,具有岩浆硫、上地壳铅特征,矿床的形成与冈底斯西段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晚期的次火山热液密切相关.经与世界典型银锡多金属矿床的对比认为,拔隆矿床的成矿特征与世界大型-超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较相似,地表矿体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体,向下可能发育有斑岩型锡多金属矿体.拔隆矿床富银含锡的成矿特征在冈底斯西段属于首次发现,该发现不仅为研究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矿床成因类型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约束,还极大地拓宽了冈底斯西段火山岩区的找矿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内蒙古靠山屯勘查区银铅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对该勘查区进行了地质、航磁激电和化探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靠山屯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有铅和锌的中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凝灰岩内。蚀变和矿化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富含Pb、Ag等成矿元素,是有利的容矿围岩,产于火山岩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构造是有利的控矿构造,绢英岩化和硅化是近矿的围岩蚀变。成矿后区内存在差异性抬升,中部和北东部矿化以方铅矿和共伴生银矿物为主,矿床保存条件好,如Ⅱ和Ⅲ号蚀变带。南西部以闪锌矿(含黄铜矿)为主,矿床剥蚀较大,如Ⅰ号蚀变带,中高极化、低阻或中高阻、低-中高磁异常的物探异常总体为矿致异常的特征。Pb、Zn、Ag异常套合好,Pb和Ag异常面积大,强度高的异常KHt4-11分布区矿床保存条件较好,找矿前景较好。Zn异常面积大,外侧的Pb和Ag异常面积小的异常KHt1 KHt3分布区矿床剥蚀较大,找矿前景较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在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渗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铅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特大型)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