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阳长江公路大桥GPS控制网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测量由于其测量精度高、作业效率高,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我国云阳长江公路大桥的施工需要,论述了应用GPS定位技术建立该桥平面施工控制网在设计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5,(4):8-9
2005年5月25日,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全线结构贯通,并将于年内通车。东海大桥工程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35个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3.
上海徐浦大桥测量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上海市第三座连接浦东,浦西的黄浦江大桥-徐淮大桥测量监控的全面技术总结,文章详细了该大桥施工控制网的设计,观测,精度要求,直至大桥全面施工监控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润扬大桥北汊桥施工控制网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德华  岳建平 《测绘工程》2003,12(2):41-43,52
通过对润扬大桥北汊桥施工控制网三种测量方案的设计,并对实测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实践成果得出大型桥梁控制网测量采用测边网或边角网方案可以达到精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边角网平差计算采用验后定权法较合理。在精密测距边角网中,通过增加方向观测值方法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结合宁波招宝山大桥变形监测点位多、精度要求高、可利用监测时间短等特点,介绍了TCA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以大桥上游主桥塔的变形监测为例,分析了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有效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根据东海大桥的具体情况,给出两个东海大桥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的设计方案。采用该设计方案,建设东海大桥变形监测系统的成本仅为隔河岩模式的31%。  相似文献   

7.
深圳湾公路大桥是深圳市西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深港两地的特大跨海大桥.大桥深方登陆点位于深圳市蛇口东角头码头东面约800 m处,港方登陆点位于香港白泥附近,两者直线间距约为5 km,若含深港两侧引桥,大桥全长超过8 km.  相似文献   

8.
构皮滩乌江大桥位于乌江中游,是典型的山峡地貌,大桥高墩、大跨悬灌箱梁施工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进行施工控制比较困难。为此,为了能准确地控制高墩、大跨悬灌箱梁结构尺寸、中心位置、线形平顺,采用了线形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信息》2009,7(1):149-149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始建1950年,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以桥梁为主的专业勘测设计院,现隶属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半个世纪以来共勘测设计了公路、铁路、市政等大型、特大型桥梁600余座,其中长江大桥40座,黄河大桥23座,跨海大桥15座,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昌安立交桥系省重点工程。是全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由二条主道、六道匝道组成,大桥总长达2763.291m。我们受甲方委托对大桥施工放样进行监理。因为监理是施工放样最后一道关口,为了保证大桥建设精度,如何做到监理质量的高精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测量课题。  相似文献   

11.
突出特殊地理条件下,在大桥的布网,深基高墩的开挖施工,及大跨悬灌梁的钱形控制中,所采用的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香港青马大桥。首先,总结了它的地位、结构和特征等,然后分析了为保障香港青屿干线安全的青马管制区,最后研究了应用其中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云青  徐良 《现代测绘》2007,30(5):19-21
本文详细介绍了对苏通大桥主桥钢箱梁制造几何控制三维高精度基准网的测设,通过实际工程的实施对高精度三维基准网的方案设计和精度控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测绘通报》2006,(1):68-69
一、引 言GPS测量技术用于生产作业,其作业模式从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后处理高精度动态测量,发展到动态初始化(OTF)厘米级实时RTK测量作业。徕卡测量系统率先于1999年承接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GPS技术用于大桥监测的项目———香港青马大桥的监测,之后又在山东黄河大桥、  相似文献   

15.
吴杰  胡夏闽  苗恒亚 《测绘科学》2016,41(11):171-174
针对目前大桥监测的现状及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该文结合苏通大桥运营情况,研究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系统组成、坐标转换及监测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了GPS动态监测试验。采集了桥面沿轴线方向、横向及竖向位移数据,对大桥在温度、风荷、车载等因素影响下的运营期大桥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大桥轴线方向位移与温度正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为0.859;竖向位移与温度负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0.817。并对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频谱没有明显变化;大桥各方向振幅在安全范围内,表明运营期的大桥十分健康;同时也表明GPS动态系统监测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苏通大桥跨江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布设的高程控制网中,采用了EDM三角高程测量进行精密跨江高程传递.本文对此次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龙城大桥桥梁静载的测试、记录与分析,得出桥梁结构在荷载试验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状况。通过对测量数据的计算结果和沉降关系曲线及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的分析,最终确定桥梁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开工前,由测量控制中心负责完成的三大测控关键技术,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高精度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技术、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和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特大型桥梁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对精度和实时自动化的要求,探讨了在大桥的位移监测中自动全站仪精密测控的问题,对大气折光的高程测量影响和灰关联模型在大气折光系数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大桥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安全监控中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等问题.通过结合当前大桥监控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工程坐标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军  熊伟 《测绘通报》2012,(1):53-55,90
结合港珠澳大桥特点和工程需要,开展工程独立坐标系投影长度变形和坐标系统转换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大桥工程坐标系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建立港珠澳大桥三维地心坐标系,设计基于ITRF2005坐标框架的桥梁工程坐标系和隧道工程坐标系,并给出坐标转换模型。计算分析表明,使用工程坐标系放样时,主体工程投影长度变形均在±5 mm/km以内,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