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网络3维地形可视化系统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而且数据量巨大。数据压缩是缩短DEM在网络上的传输时间和节省存储空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提出了用最小二乘预测模型和算术编码实现DEM最佳平均码长。并比较了几种预测方法,推导了最优线性二乘预测模型,优化了自适应算术编码的数据结构以加快编码的进程。最后对不同无损编码技术的压缩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压缩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高光谱影像纹理特征编码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测度分析高光谱影像纹理的技术.根据高光谱影像纹理单元中相邻光谱矢量的相关关系构造方向性纹理特征,得到了一组纹理特征编码值,从纹理特征编码值本身、相同地物纹理特征编码自相似性和使用不同尺度测量纹理特征编码值构成的曲线所表现出来的幂指数关系三个方面,说明高光谱影像纹理特征编码曲线具有分形特征.设计了纹理特征编码曲线构建模型,采用纹理编码曲线的分形维值表征不同的纹理特征,达到区分和判别不同纹理的目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对提取地物纹理特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似图形图像序列压缩编码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远程炒股、远程教学和远程协同工作中的计算机屏幕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对似图像序列进行无损压缩的编码方案。首先将似图形图像转化成索引图像,然后对索引图像序列进行帧间行程编码和自适应预测Huffman编码,最后再对码流进行LZ77编码。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压缩似图形图像序列,与一般的无损图像编码方案相比,明显地提高了图像的压缩效率,压缩比可达到80:1以上。  相似文献   

4.
传统栅格影像均采用简单的、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像素级渐进压缩模式,较少考虑到用户需求特征和知识,因此,文中利用POI数据特点及图像感兴趣区编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城市POI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思想:首先根据大量的POI数据分析挖掘用户关注的热度信息,建立兴趣场,并以此确定遥感影像的感兴趣区域,然后综合SPIHT算法与Maxshift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渐进压缩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码率下仍可以高质量保留图像所含重要信息,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知识层级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有效提高图像压缩编码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常规二维游程压缩编码方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orton码的二维游程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按Monon码由小到大顺序扫描栅格数据,对于由2×2个像元组成的格网由Morton码生成格网左上角像元的行列号,并且用动态线性表通过比较像元的属性值,存储压缩结果,建立二维游程编码.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法在运行时间和...  相似文献   

6.
针对遥感影像巨大数据量给传输、存储造成巨大压力和压缩比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波段重排和最小均方误差预测的高效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能自适应地确定波段的最佳顺序,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预测充分利用这种排序相关性消除影像冗余。首先,该方法对高光谱影像波段自适应分组,在每个组内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排序,以提升相邻波段的谱间相关性。然后,对组内波段自适应地选择上下文进行谱间和谱内预测,去除高光谱影像的冗余。最后,对预测残差进行二进制算术编码去除统计冗余,完成高光谱影像无损压缩。基于资源一号高光谱影像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了谱内、谱间相关性,改善了预测性能,优于常用的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小波域自适应盲水印算法,并采用(7,4)汉明码技术进行纠错编码。以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水印,采用中值系数抖动的方法将水印嵌入到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分量,并且根据小波域系数间隔的大小自适应地确定水印量化步长,水印检测过程不需要原始图像的参与。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自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且可以有效地抵抗JPEG压缩、锐化、加噪、模糊和缩放等攻击。  相似文献   

8.
张翔  张青峰  张莉  张曦 《测绘科学》2015,40(4):106-111
针对哈夫曼(Huffman)编码在遥感影像的压缩中鲜有研究这一情况,该文通过设计Huffman编码程序,对TM遥感影像单波段灰度图、分类图及以随机图作为对比进行了压缩测试,并对解码文件进行了直方图分析。结果表明,TM遥感影像7个波段在平滑缩放与非平滑缩放方式下的平均压缩效率为11.44%、36.72%;在5、10、15分类情况下的平均压缩效率分别为75.51%、63.60%和54.73%;随机图的直方图呈离散型均匀,压缩意义不大。因此,基于Huffman树的无损压缩编码可适用于遥感影像的压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接收和存档的遥感影像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检索方法难以在超大的遥感影像数据量上进行快速内容检索,造成遥感影像检索技术缺乏突破性进展,使得我国遥感影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哈希索引方法,该方法根据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动态生成向量的哈希编码,可对高维的遥感影像特征向量进行低维编码,大大降低了检索计算量,可显著提高大规模遥感影像库内容检索的准确率和效率。在天地图数据集的检索试验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在准确度和检索效率上均有显著提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小波域自适应盲水印算法,并采用(7,4)汉明码技术进行纠错编码.以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水印,采用中值系数抖动的方法将水印嵌入到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分量,并且根据小波域系数间隔的大小自适应地确定水印量化步长,水印检测过程不需要原始图像的参与.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自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且可以有效地抵抗JPEG压缩、锐化、加噪、模糊和缩放等攻击.  相似文献   

11.
GIS中面的游程编码表达、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游程编码是一种常用的压缩和表达栅格数据的技术,GIS中面状要素的栅格化有时也采用这种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面的游程栅格化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扫描线算法,主要思路为:计算扫描线与面边界的交点并组织为有序断点链表形式,然后根据扫描行上断点序号的奇偶性建立有序游程链表。为降低栅格化过程中位置精度的损失,提出用实数值记录游程边界的方法。论文还探讨了游程编码的常见操作及其实现,通过实例说明其在GIS面操作中的应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分割图像上的区域及其空间关系的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像分析过程中,分割图像上的区域及其相互关系的表示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后继分析处理过程的基础。本文讨论了面向区域的游程编码表示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判断区域之间空间关系的算法,并对关系图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做了研究。这些方法对计算机视觉和图像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推理都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赖广陵  童晓冲  丁璐  秦志远 《测绘学报》2018,47(7):1007-1017
本文针对三维空间索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维空间格网化区域的多尺度整数编码与索引方法。该方法利用整数对由规则格网划分的空间区域进行统一编码,形成了一种包含格网大小关系和格网尺度变化的树状结构,体现了不同尺度格网之间的包含/被包含、相邻等空间关系,最终实现了对多种尺度格网的统一整数编码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层级运算、编码与格网坐标转换运算、父单元查询和子单元查询等基本运算方法,并与Oracle Spatial的三维R树索引进行比较,设计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空间格网的多尺度整数编码在数据导入、索引建立及区域查询三个方面均优于Oracle Spatial的三维R树索引方法,其效率分别提高了约2倍、46倍和4倍。  相似文献   

14.
历史建筑物立体图的数字测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建筑物的立体图是其重要技术资料,本文探讨基于无协作目标电子全站仪采集建筑物的三维数据,通过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结合AUTOLISP开发工具编制程序,在AUTOCAD平台上自动绘制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而得到建筑物的三维立体图和其他建筑图件,实现建筑物三维立体图的数字测绘,为保护历史建筑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程编码的GIS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克服传统栅格矢量化方法的各种局限性,提出利用栅格的游程编码和区位表在内存中直接进行栅格图形矢量化提取的有效方法,并描述了算法实现步骤.由于栅格游程编码具有提取方便、压缩比适中、和常规栅格之间的转换便捷等特征,所以本方法的采用使得在计算机内存中处理矢量化栅格的规模、精度、复杂程度和速度有较大提高,可广泛应用于栅格型地理空间分析和遥感图像专题要素类型的边界提取等方面,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具有很高的效率,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的三维建模是城市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与遥感图像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建模方法。首先,运用改进的RANSAC法从点云数据中提取建筑立面,根据立面区分平顶建筑与人字形屋顶建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提取;之后,利用区域增长法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建筑物屋顶轮廓,利用形态学方法对提取出的轮廓进行规则化处理,并基于Freeman链码提取轮廓角点,得到规整的轮廓;最后,根据提取出的建筑高度属性对屋顶轮廓拉伸并进行纹理映射,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重建。通过实例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实现建筑物三维模型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遥感图像的巨大信息量,给图像存贮、记录、传输和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微机上进行图像处理,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文献介绍的一些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大多会导致信息量的减少,有的不适用于遥感图像,或者方法不容易实现。本文提出的图像的自适应混合压缩编码方法,吸收了几种压缩编码方法的优点,基于图像的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均匀程度,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方法不仅容易实现,而且有较高的图像数据压缩效果,压缩比一般能达到2左右。自适应图像混合压缩编码方法属于冗余度压缩,不导致信息量的任何减少。  相似文献   

18.
秦永  宋伟东 《测绘科学》2008,33(1):176-178,199
利用模式识别中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的相关理论对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进行遴选和变换处理,得到描述纹理的二次特征。实验证明这些新特征能够提高影像分类精度和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键全站仪的纯数字编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文献[1]的相对编码与绝对编码组合的数据采集编码方案,结合带数字键全站仪具有数字键的特点,将相对编码与绝对编码组合的数据采集编码方案重新设计,编码中只包含数字,可在数字键全站仪上直接编码进行数据采集,省去编码数据采集的手簿,减少了数据采集的环节,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