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因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土地经征收、征用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根,失去了工作生产的对象,就无所谓再叫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同样也参与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但由于受国家法律、政策、计划的制约,二者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用问题上,一次性征用补偿的机制更加突出。一方面使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腐败呈现;另一方面,对土地一次性征用补偿(即一次性买断农民的土地)的方法。使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并没有解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农村土地实行租赁化管理是比较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点民生工程,因其工程体量较大,施工时间较长,需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为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国家允许项目建设过程中临时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是在土地占用过程中,很那避免对土地成分及土地以上附着物造成伤害,因此临时用地的征用及使用完成后的恢复很难完成。本文针对临时用地征用过程中涉及的经济补偿合同、土地使用完成后恢复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霞 《河南地质》2014,(8):49-49
案例〈br〉 2013年年底,某市重点项目依法征用了M村部分土地,征地补偿款由该村村委会领取。M村第二村民小组的村民认为,被征用的土地包含他们与村委存在争议的土地,争议土地的征地补偿款归村集体是不合理的,应退还给本组成员。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征地拆迁过程中,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及时按要求进行安置补偿,并建立了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但仍存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级差收益和征地补偿价格差异大、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不全面而且偏低、被征地农民安置欠缺等问题。根据莱芜市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对今后工作开展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大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和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实行留地政策,拓宽失地农民安置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共利益"是政府征地合法性的基础条件之一。但"公共利益"是多元主体的价值判断,主体利益立场的不同,对其内涵和外延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界定,从而引发征地各方的矛盾。我国的征地制度显得较为粗略和原则化,特别是在"公共利益"的界定方面,规定得不甚明确,严重损害了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滋生了行政腐败,破坏了社会秩序。而借着这个法律漏洞,以"公共利益"之名违法开发利用土地的案件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这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用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对农民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因征地补偿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仍很突出。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中如何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耕地)的占用也越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我国当今土地征用制度所存在的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窄、补偿分配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做了介绍,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友投诉1月5日,一位叫李龙的网友在红网上发帖投诉,自称其外出打工期间,家中赖以维持生计的2.29亩土地被"国家征用"了,家中年迈的老父亲被迫签字同意。"11月22日,村委王书记和要求用  相似文献   

10.
1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1)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在经济上有损失。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征收补偿有一定的标准,即: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一般情况下为该土地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其他相关法律也规定了给予“适当补偿”。在实践中,具体的补偿标准主要是由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应标准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土地调查正在开展,建库完成后会产生大量地籍调查资料,文章在研究第二次地调查建库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宗地为原则对历年来城区登记、确权、变更、抵押、转让、征用、出让、冻结等档案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善的电子档案,更好地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生命周期有效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依法征用集体土地时付给被征地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补偿所丧失的土地权利的各项费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征地补偿费使用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征地补偿费付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后,由村委会或村小组使用时分配不公;征地补偿费用途杂乱,没能做到专款专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缺乏有力监管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周玲玲  刘震 《浙江地质》2009,(10):41-43
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之后,土地储备机构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土地储备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管理制度,逐渐成为国家规范和有效管理土地市场的必要手段。土地储备机构实质上是政府的委托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收回、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纳入土地储备库.  相似文献   

14.
地方公路建设土地占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二级以上(含二级)的高等级公路,其用地形式上,总体按国家的相关征地政策办理征用地,在国家或市、县规定的幅度范围内按低标准对所占地农户实施补偿,相关税费实行优惠或减免。第二类是二级以下的公路用地(主要是县乡道路用地)普遍采用的办法,即在农民自愿的基肚上,无偿提供土地或作适当补偿,未按征地程序和手续报批。对大量农村公路建设占地中,以镇、村无偿提供或村级组织自行调节、适当补贴形式解决土地问题,应该说是农村公路建设受到群众拥护的具体表现。但作为投资额大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征占用土地问题就值得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征收土地的,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除特殊性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占整个征地补偿费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胜军  赵雪峰 《山东地质》2011,(10):68-69,72
莱芜市钢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藏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涉及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权属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相对突出,涉及土地方面的信访事件相对增多。重点针对土地管理信访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如何处置信访事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魏  陈基伟  郁钧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4-27,50
对我国部分地区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实践作了初步总结,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特点,依据资金来源和补偿对象阐述了补偿实践中的不同模式。结合上海实际,提出了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加强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众多线性工程、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土地的征收征用较为频繁,村干部掌握的征地补偿款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缺乏对征地补偿款有效监管,导致少数村干部乘机收受贿赂、利用职权挪用征地款、侵吞征地补偿费等职务犯罪的发生。同时,由于征地过程中的腐败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已经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13,(2):26-26
近日下发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明确,新征地补偿标准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通知》明确,征收单位或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青苗补偿等,执行由市(州)制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补偿标准;非农建设用地需要收回农林牧渔场国有农用地的,参照执行邻近农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等农用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征收荒山、荒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50%。征收裸地的补偿标准不超过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30%;征地补偿区域以县市为单位划分并公布,同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区域划分资料未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不得征地;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征地补偿费分配指导意见,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王福斌 《山东地质》2011,(11):53-55
目前政府收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问题无论在程序还是在补偿标准上均缺少法律规定,其补偿方法主要采用协商形式解决。近年来,随着土地发展权研究的深入,为政府制定收购土地补偿办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我国建筑物寿命短,收购土地后重新建设不仅浪费土地资产,而且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缩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使之与建筑物的寿命大致一致,不仅减少政府收购土地的难度,而且便于土地的批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