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镶白旗地区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及气象灾害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正镶白旗地区的气候条件与西瓜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比较,主要选用温度、湿度、光照、降水四个因子,分别阐述各因子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西瓜种植期间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适宜西瓜种植。  相似文献   

2.
张柳红  陈卓煌  王华  唐力生 《广东气象》2019,41(4):68-70,77
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基于英德市1970—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英德市的光、温、水等气候要素及影响茶叶生长的低温冻害、暴雨和干旱等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英德市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均适宜茶叶生长,尤其是≥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年降水量符合茶叶生产的气候需求。近些年低温冻害和干旱出现次数减少,暴雨灾害相对增多,茶叶生产应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罗甸县的气候条件和柚木生长适宜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罗甸中南部低海拔乡镇的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柚木的生长。但要做好防御低温冻害、干旱、洪涝、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为柚木在罗甸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气象站2004—2019年5—8月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资料和天然牧草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4—2019年近16 a牧草高度与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牧草高度与气候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近16 a生长季平均牧草高度为41 cm,5—8月高度在14.2~55.9 cm之间;(2)生长季平均牧草高度与光、温、水条件均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8月牧草高度增加趋势明显,16 a增加了16.5 cm;(3)生长季平均牧草高度与同期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地牧草高度受降水量影响较大,降水量越多,日照时数越少,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气温日较差越小,牧草长势越好,而热量条件变化的大小对牧草长势的影响不大。以4个要素作为因子建立的牧草高度回归模型,历史拟合效果好,可以根据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预测牧草高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棚蔬菜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金沙县气候条件较适宜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应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合理调节棚内温度,科学规避气象灾害,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0—2019年蓝田县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结合核桃生长适宜气象指标,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对蓝田县核桃种植的气象条件适宜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普查了蓝田核桃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蓝田县气候条件适宜核桃生长,影响蓝田核桃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低温冻害和干旱。研究结果可为蓝田县核桃产业灾害防御、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泰顺丘陵山区气候与茶叶优质高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树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泰顺县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表明:光照、平均气温、积温和降水等条件基本能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春季冻害、高温干旱、洪涝暴雨;并且参照农业综合气候区划,水平划区和垂直分层相结合,以热量作为分区的一级指标,水分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气候区划模型,提出泰顺茶叶优质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8.
乌海市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凤琴 《内蒙古气象》2013,(3):23-24,39
葡萄是乌海市的特色农作物,乌海市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降水少,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生长。影响乌海市葡萄生长的主要灾害有霜冻、干旱、连阴雨和低温天气等,文章针对葡萄在各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商城县茶叶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扩大商城县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产量,根据茶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光、热、水的关系,利用商城县气象局5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季(3-11月)的气温、降水、日照特点和灾害性天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城县的气候条件--温度、降水、光照适应茶叶生长,虽然会出现对茶叶生长不利的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和干旱天气,但出现几率较小,影响不大,具有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气候优势.同时提出了茶叶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松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955—2014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气象灾害数据等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段,同时采用了气候舒适度评价和气象灾害气候趋势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度假区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度假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雾、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虽然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时段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度假区一年当中共有19个旬气候舒适,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分布在3—5月和9月下旬—12月底。度假区共有17个旬不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为1—2月和6月—9月中旬。最后针对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淑芳 《山东气象》2005,25(3):37-37,39
根据红石榴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与枣庄市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枣庄地区降水、气温、光照对红石榴种植生产的适宜性,并针对当地容易出现的影响红石榴优质高产的气象因素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玲  范元品 《贵州气象》2004,28(6):20-22
利用兴义市桔山、万屯、鲁屯、捧乍4个乡镇的气象观测资料,将改良的三元杂交种猪与本地农民饲养的种猪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生猪三元杂交种猪改良的气候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左右。50%--85%相对湿度下,猪状态良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只产生很少的蒸发性降温。低温高湿条件下,寒战的效果将增加,同时光照、通风条件等对猪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黑木耳作为剑河县发展战略和特色农业,木耳的产量、质量与本县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旨在研究出剑河县黑木耳高产的气象条件指标及灾害性天气指标,以期为剑河县黑木耳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气候依据。【方法】以黑木耳为试材,在剑河县气象局内建立黑木耳微型模拟观测站,本文分析数据主要源于实验过程中木耳生育期、产量、同期气象要素值等资料。【结论】当平均温度在13.2~17.1℃间,气温越高,耳芽生长周期越短,林下温差刺激、光照刺激较坝区小,出芽率低于坝区,但林下耳片质量更好。木耳最适宜生长温度条件为:气温22.0~22.5℃,草温24.4~31.1℃;适宜湿度条件:相对湿度>70%。当日最高气温>32.1℃、相对湿度≥69%,会产生高温灾害,易造成木耳流耳,气温日较差越小,流耳情况越严重;生长环境温度低于10℃时,抑制耳片生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子长县蚕桑中心统计多年蚕桑种植资料和经验,利用子长县气象站20a气象资料,南沟岔镇、玉家湾镇区域气象站5a气象资料,针对桑树露青期、鹊口期、五叶期等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对子长县蚕桑种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桑树不同生育期适应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子长县蚕桑中心统计多年蚕桑种植资料和经验,利用子长县气象站20a气象资料,南沟岔镇、玉家湾镇区域气象站5a气象资料,针对桑树露青期、鹊口期、五叶期等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对子长县蚕桑种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桑树不同生育期适应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3月天气气候条件利多弊少。1~2月上旬,全省以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积温大部偏多,未出现明显的低温冻害天气;温度条件对油菜、冬小麦、绿肥等越冬作物及柑桔、李子等果树的越冬和蔬菜的生长有利;但降水偏多,光照明显不足,雨日长达18~23 d;田间10、20、5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对越冬作物的根系生长及形成壮苗不利,也不利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2月中旬全省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对油菜的开花授粉及冬小麦的拔节有利,至月末≥0 ℃的生育期积温达945~1 755 ℃,大部较常年偏多38~4…  相似文献   

17.
毕节市优质烤烟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节市无霜期、热量、光照及降水等气候条件着手,对烤烟优质生产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主要气象灾害作出防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种植火龙果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西的气候条件和火龙果生长适宜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广西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但要注意防御低温冻害、洪涝、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为火龙果在广西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汪元霞 《贵州气象》2012,36(3):32-33
阐述了石阡县茶叶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并提出合理密植、适时气象保障服务,从而达到茶叶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雾的分布特征及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呼和浩特本站1960—2009年共50年每天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出现雾、轻雾时的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1)呼和浩特市绝大部分雾出现在后半夜到上午,属辐射雾;(2)呼和浩特市50年来出现了192次轻雾,年均3.8次,出现了40次雾,年均0.8次,能见度在500m以下的雾出现了20次,年均0.4次;2000年以后,轻雾、雾总次数呈上升趋势;(3)出现轻雾最多的月份是3月,次多是10月,2月最少;总的来看,冬季和夏季出现次数较少,秋季和春季较多;(4)出现雾和轻雾时绝大部分当天或前一天有降水,相对湿度大于80%,风速小于2.0 m.s-1,大部分为静风或偏南风;(5)出现雾时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对交通运输业造成很大影响,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