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超 《海洋信息》2006,(2):27-28
荣成市把发展远洋渔业作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和加速渔业国际化的战略重点,抢抓机遇,科学运作,推动远洋渔业实现新一轮突破。截止2005年底,远洋渔船达到159艘、总功率8万马力,远洋捕捞产量达到5.2万吨,实现收入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2.7倍、20倍和14.2倍。在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渔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荣成市水产品海上直运出口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目前,全市共有40个生产单位、117艘渔船申请办理了国际航运手续,其中已有68艘投入运营。去年共向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运输出口各类水产品1.3万吨,创汇7 540万美元,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渔业和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全世界渔船的总数增加了50%以上,捕捞工具和技术亦均有极大的改进,而渔业产量的增加,却不到10%。就我国情况来看,五十年代后期与初期相比,渔船吨位增长65%,马力增加5.6%,年产量增加2.3倍,平均每马力单产为2.3吨。1978—1980年,船只增加22%,马力增加32%,年产量下降12%,马力单产只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窗     
荣成市现有各类捕捞船只4 000多艘、338 330千瓦(46万马力),其中199千瓦(270马力)以上捕捞船900多艘、264 780千瓦(36万马力)。近年来,面对近海资源衰竭、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荣成市在控制压缩近海捕捞规模、狠抓内涵挖潜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及时转移到大洋渔业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荣成市现有各类捕捞船只4 000多艘、338 330千瓦(46万马力),其中199千瓦(270马力)以上捕捞船900多艘、264 780千瓦(36万马力).近年来,面对近海资源衰竭、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荣成市在控制压缩近海捕捞规模、狠抓内涵挖潜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及时转移到大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相似文献   

6.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作业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中国鱿钓渔业在西南大西洋1999-2000年度的生产情况:共有53艘生产渔轮参加作业,总产量为97545吨,单船平均产量1840吨,最高为4300吨。有3艘在阿根廷海域渔场、6艘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渔场、44艘在公海渔场生产,其中在阿根廷海域作业平均产量最高,达4205吨/艘,平均每艘每天生产27.7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已有40艘远洋渔船投入南太平洋的贝劳渔场和波纳佩渔场生产,1996年产量达1380吨,产值1420万美元,成为国内远洋渔业规模最大的乡镇。 崇武镇12个行政村中有9个渔业村,渔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一半以上,拥有各类机动渔船645艘,1.3万多吨位,是全省重要的渔业强镇。针对近几年来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严峻情况,崇武及时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本地渔船多,劳力足,技术高等的优势,开拓远洋群  相似文献   

8.
海安县地处沿江、沿海和里下河三大农业区交汇处,海淡水资源丰富,既有海洋渔业又有淡水渔业.全县拥有60马力以下海洋捕捞渔船400多艘,60马力以上海洋捕捞渔船60多艘,大马力紫菜养殖渔船40多艘,海洋从业人员3 000多人;全县海水养殖面积2万多公顷,其中紫菜栽培筏架面积2 000多公顷,全部集中在蒋家沙竹根沙海域,养殖加工企业发展到14家;全县一次紫菜加工机已达37台套,二次加工机6台套,每年一次加工干紫菜8万箱,二次加工紫菜2.5万箱,老坝港镇一次、二次紫菜加工产值达3亿元;全县紫菜养殖总量、加工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河豚养殖规模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9.
一、海洋开发产业结构和存在问题建国40多年来,我国海洋开发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海洋渔业在60年代基本实现了渔船动力化,水产品由1949年的45万吨增加到1990年748万吨,海水制盐业发展迅速,原盐产量从1949年243万吨增加到1990年114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盐大国;解放初期,海洋航运业只有23艘近海运输船舶,深水泊位61个,吞吐量不到500万吨。1990年,我国有各类运输船40多万艘,净载重量3800多万吨,其中远洋运输总公司有各类远洋运输船600多艘,15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1 启东远洋渔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启东市远洋渔业的发展,曾先后作过三次尝试,总体状况是:起步时间较早、发展速度不快、振兴之志不减。 第一次尝试,是在1992年,启东市海洋渔业公司先后投入1 300多万元,建造了两艘750马力(8158型)的大马力渔轮。这一年的4月8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捕捞船发展很快,1979年我国渔业生产船只有5万艘,现在已发展到99万艘。随着渔业生产船只的增加,生产事故逐年上升。有关资料表明:1986年全国沉船160艘,死亡渔民384人;1994年沉船1440艘,死亡渔民936人;1996年沉船2281艘,死亡失踪人员1192人。仅辽宁省1996年海上渔业生产就发生海难事故96起,死亡失踪134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荣成市继续把水产品出口创汇作为发展外向型渔业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坚持“三资”企业出口与外贸代理出口相结合,本口岸出口与外口岸出口相结合,利用本地资源出口与外地资源出口相结合,广泛开展以对日、韩为主的国际水产品贸易,多渠道扩大出口创汇。1月~9月份,全市直接出口各类水产品2万吨,创汇9986万美元,分别比1996年同期增长25%和11%。其中已投入营运的118艘国际鲜销渔船,到9月底已直运出口各类冰鲜水  相似文献   

13.
产量模型的比较及在小鳞鱼箴种群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量模型是渔业管理中预测最大持续产量(MSY)的经典方法。MSY仍然是渔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应用模拟数据比较了最常用的产量模型。蒙特卡罗研究表明WaltersandHilborn的动态模型表现最好。这些方法被应用在小鳞鱼箴(HemirhamphussajoriTemminckandSchlegel)种群。Wal-tersandHilborn方法的Bootstrap结果是2250t(吨)的MSY和806艘船的最佳捕捞努力量。与目前2000艘船的努力量水平比较,渔业处于过度捕捞状态,需要大力削减捕捞努力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黄渤海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问题: 黄海外海渔场面积大幅度缩减 由于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我国将失去黄海东部渔场和对马、济州岛渔场等许多传统作业渔场,海洋捕捞产量将大大减少,初步估算在日本水域将减少40万吨~50万吨,韩国水域将减少50万吨~60万吨,合计超过100万吨。在上述渔场作业的近万艘渔船将无处可去,向东再不能自由,向南跨海区受到限制,只能在黄渤海近海作业,给本已超负荷的近海资源增加新的压力,使保护资源、恢复资源变得更加困  相似文献   

15.
渔业简讯     
1983年台湾省渔业点滴1983年台湾省总渔获量为930582吨,比1982年的922520吨增加了0.9%。其中远洋渔业产量为340320吨,比上年增加0.1%;近海渔业为305489吨,比上年减少6.4%;沿岸渔业为43980吨,比上年增加11.5%;养殖产量为240793吨,比上年增加11.3%。1983年台湾省水产品出口额为6.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34%,比上年增加20%。1983年台湾省主要养殖鱼类产量是:鲤鱼类31678吨,比1982年增加11.6%;罗非鱼53334吨,  相似文献   

16.
一、兴办群众渔业公司的概况与基因在深化渔业改革中,舟山市普陀区渔民群众兴办了一批海洋渔业公司,它已成为渔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较佳形式。据调查,1984~1989年全区新组建群众渔业公司12家(桃花二渔公司于1989年4月并入桃花渔业公司),共招收渔民职工9857名,占全区渔业总劳力24.5%;拥有大中型机动渔船323艘,载重量28781吨,船机功率45646千瓦,分别占全区机动渔船、载重量和船机功率总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日本造船厂投入大量资金,建造了一艘远洋的万吨油轮,并将它取名为“阿波丸”号。这艘油轮全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最高航速可达到20节。它本是一艘远航油轮,并不具备攻击和防御能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远洋捕捞船队有渔船41艘,共计30700吨。其中低于500吨的15艘;500—1000吨的15艘;1000吨以上的11艘。远洋船队共雇用1200名海员。意大利有12艘渔船在北美水域作业,其它船只分布在安哥拉,尼日利亚、贝宁、塞拉利昂、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索马里。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方面的协定,意大利有15艘渔船在塞内加尔、几  相似文献   

19.
1994年荣成市克服历史上罕见的风暴灾害,闯过道道难关,创出了又一个辉煌的丰收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6.1万吨,渔业总收入达到55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加4万吨、15亿元,增长5.6%和37.5%,提前一年完成“全市人均水产品产量1吨、渔业总收入突破  相似文献   

20.
最早问世的潜艇:最早问世的潜艇,是荷兰人科尼利斯·范·德雷布尔1620年在英国设计和建造的一艘潜艇。该艇用木材制成,用铁加固,可潜深度为5.5米。最早问世的核动力潜艇,是美国1954年建成的“鹦鹉螺”号潜艇。该艇长98米,排水量3530吨,艇首有4个鱼雷发射管。1958年8月1日,该艇从美国阿拉斯加的巴罗角海域下潜,开始了人类的一次创举——在北冰洋的冰冠下潜航,顺利穿越了北极点,于8月5日浮出水面。最早问世的蒸汽机动力潜艇,是英国乔治·加勒特1880年设计的一艘潜艇。这艘潜艇上安装了一台烧煤的蒸汽锅炉作为推进动力。最早问世的压缩空气动力潜艇,是法国1863年建造的一艘排水量为420吨,长约47米的潜艇。该艇安装了一台80匹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