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旅游体验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作为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其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真实感受。海洋类主题公园是当今主题公园的新势力,近年来发展迅速。结合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的规划实践,对中国现有海洋类主题公园的产品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旅游体验融人海洋主题公园产品设计的设想,从“融情景体验于旅游产品设计、融高科技成分于旅游产品设计、增旅游者互动于旅游产品设计”3个方面探讨海洋主题公园产品设计的思路,为该类型的旅游产品创新开拓思路和提供方法,促使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迈人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体验经济赋予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新的内涵,也促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成为必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应遵循产品独特性、体验主题化、高度参与性、文化真实性的原则,从体验主题的确定、体验氛围营造、体验活动的策划、体验线路的安排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5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借鉴"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方法,提出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指出体验(式)旅游开发要认真研究游客的消费取向,注重旅游情景规划,营造体验氛围、编织动人心魄的故事、精心导演活动、合理安排游览线路和时间;在充分了解游客心理特点和角色特征基础上打造体验服务,设计体验性纪念品,让游客获得难忘体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徒步旅游动机和体验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旅游动机和行为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以马斯洛等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徒步旅游动机与需求层次的关系及徒步旅游体验效应与需求层次的关系,指出从徒步旅游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等体验效应在心理上表现为人的需求层次满足的提升.徒步旅游中存在通过需求层次满足先降后升和直接提升实现成就感、满足感等体验效应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家明  刘莹 《地理研究》2010,29(3):556-564
目前国内历史街区在旅游开发上存在模式雷同、体验质量相似等问题,从旅游体验视角探讨了历史街区旅游复兴的新思路,分析了历史街区旅游体验要素,提出包含审美怀旧、文化教育、休闲娱乐、遁世逃避、社交生活和情感升华在内的6E体验模型及各体验要素营造方法。以福州市三坊七巷旅游发展策划为例,具体阐释了6E模型在历史街区旅游复兴中的应用,结合体验的层次性、综合性和场地分析,将整个街区由动到静、由表层到深度体验过渡,依次划分为南后老街摩尔、温馨休闲之巷、安泰水岸风情和小众定制名坊四个功能区。应用6E模型解决历史街区旅游功能分区和产品策划,有益于从文化、社会、经济层面上再造老街区的鲜活面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ASEB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体验理论、佛教文化理论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将SWOT分析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围绕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形成16个单元的系统分析,认为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资源丰富、大有作为,同时存在着体验式旅游主题文化不突出、规划不到位、体验氛围不浓厚、产品开发缺乏特色、综合服务不配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主题文化、统筹开发规划、创新体验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体验是主观、琐碎和肤浅的吗?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指出4种旅游规划思想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艺术途径重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与形式属性,关注旅游审美愉悦,但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市场途径强调旅游产品创新,但往往因为对旅游体验的过度包容而导致不负责任的规划行为;生态途径倡导旅游环境被"如其所是"地欣赏,但由于文化规律的难以把握,规划中可能会涉及诸多伦理问题;伦理途径认为旅游规划不仅要解决旅游环境如何欣赏的问题,还要涉及到它为何这样欣赏,后者是难点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工作应积极吸纳不同规划思想的精华,规避其存在的潜在问题,保持规划工作的连续性、本真性、功能性与伦理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森林旅游的兴起,竹海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类型。但目前竹海旅游开发存在着主题欠明显、体验产品同质化、体验类型单一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改善。从旅游体验视角,在分析竹海旅游体验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竹海旅游产品开发模型。以宜兴竹海景区为例,从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主题、竹生态等5个方面探讨竹海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期为竹海景区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旅游照片的质量和数量、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借助SPSS 22. 0和AMOS 22. 0软件分析旅游照片、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照片质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照片质量越高越能够唤醒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旅游照片数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并不显著;旅游体验记忆对游客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回忆旅游体验记忆越详细,对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的影响就越高;个人的重游意向正向影响推荐意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旅游减速实现体能恢复和精神重塑成为生活潮流,但理论上在旅游情境中消费者如何体验和实现时间的减速尚未得到研究。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慢生活体验魅力的丽江古城为案例地,结合网络游记和访谈的文本材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对慢生活体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是旅游者在解脱需求、记忆和情感的唤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享受时间流逝的沉浸式体验过程;2)时间实践、空间实践和意义赋予是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的主要方式,贯穿旅游者慢生活在场体验的全过程;3)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包括精神唤起、状态松弛、生活沉浸和价值实现4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共同推动旅游者减速体验的实现。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旅游者出发,构建了古城旅游情境下的慢生活体验模型,为深入理解旅游者的减速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时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旅游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孙小龙  郜捷  林璧属  李磊 《热带地理》2019,39(3):430-439
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分析了在场阶段中游客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识别出地方感和关系承诺等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直接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及各结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概念要素,并构成了旅游者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地方感与关系承诺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直接影响要素,地方感中的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分别从情感和功能层面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关系承诺除对情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中介了地方感对情感体验的影响。最后,提出游客情感体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ace names that contain rich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e “living fossil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y are of great tourist value. Taking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of place names, as well as their tourist values. This value is believed to mainly include stimulating tourists' interest in traveling, presenting local tourism features, enhancing the travel experience of the visitors and serving the tourism economy.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place nam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engdu's place name culture. Such strategies could include establishing a tourism place name system of Chengdu scenic spot names, using place names in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scenery, combining place names with food tourism resources and high-quality tourism commodities,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related to Chengdu place names,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Chengdu place name culture and conducting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for Chengdu place name culture.  相似文献   

13.
在体验经济时代,为游客创造旅游体验记忆至关重要,这种体验后的记忆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未来旅游决策。以方特为例,选取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共现网络法,探索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的结构维度,尝试构建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构成模型。研究发现: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按照游前——游中——游后时间轴,分别包含体验预演和成本估计——城市形象、身份重构、参与涉入、互动交往、配套支持和感知价值——行为意向总计9个维度,并进一步构建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记忆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14.
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有的旅游概念存在严重泛化现象,主要问题是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经不住逻辑推敲。利用哲学思维对旅游进行科学辨析,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等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身心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活动”。消遣与审美等愉悦体验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对旅游的认识与定义应抓住本质,否则任何分析与描述都将缺乏解释力,甚至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旅游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广泛性和效应的综合性。本文论述了大旅游产业的内涵、特征和产业体系。以甘肃省为例,从发展大旅游产业的角度,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大旅游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资源替代、产业替代的作用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对住宿、餐饮服务评价最高,基本认可旅游交通、娱乐和购物服务,对导游和通讯评价较差。在实地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游客对到中国旅游总体较满意。然而,由于国内环境卫生状况、旅游信息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少数人的行为陋习等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其后继行为,限制了对国际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本分析法,使用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6个5A级沙漠型旅游景区的在线评论内容。结果表明:(1)沙漠旅游正在向大众旅游发展,可以分为观光型旅游景区、过渡性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景区3个阶段;(2)核心吸引物是自然资源,以“沙+水”模式为主,游客感知差异明显;(3)出游方式倾向于亲子游和自助游,孩子的旅游体验是亲子游中的关键,线上攻略是自助游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行程规划倾向于目的地景区组合,景区效率、收费、服务态度、游客数量与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针对沙漠旅游提出了合理开发沙漠资源、重视景区间协调发展、综合发展景区功能、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Mountain ski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winter ecotourism activity in China. Studying the loyalty of eco-touri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experience is important to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ski tourism. Based on the flow experience theory, we developed and test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among flow experience, positive emotions and the loyalty of eco-tourists. Survey data from 324 eco-tourists with skiing experience at Daweishan Mountain Ski Resort was used for exploratory factor, confirmatory factor and path analyses. Results revealed five dimensions of flow experiences of eco-tourists: Concentration on task at hand, 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 of time, Autotelic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kill balance. As hypothesized, influences of Transformation of time, Autotelic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kill balance on positive emotions we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ncentration on task at hand, Autotelic experience, Challenge-skill balance and positive emotions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 loyalty of eco-tourists.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ecotourism products are discussed such as designing a conductive environment to activate flow experience, providing personalized service to promote positive emotion, and developing experiential tourism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在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中,由于一些"海洋灾害"能够满足旅游者求异、探险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壮美"旅游体验,使其实现自我超越,因而促成了新的海洋旅游产品——"海洋灾害"旅游。其实质是通过恰当的旅游形式对可用作旅游资源的海洋灾害进行的旅游活动,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海洋灾害本身(如台风、海啸等)、以海洋灾害为旅游内容建设的主题公园等,还包括因海洋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或引致事故产生的遗址、纪念地等。该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确定了"海洋灾害"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针对海洋灾害的特点分析现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体验开发方式,即旅游景观吸引系统的博物馆化和主题公园建设,并提出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安全保障系统、科学技术手段、宣传促销等是对海洋灾害进行旅游开发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