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涝监测遥感图像识别及数据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OAA/AVHRR资料监测的洪涝共域显示图,通过文件格式的转换,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3.1平台上,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洪涝区内各类下垫面面积评估。主要技术包括:用边缘检测法进行洪涝区域的识别;麦卡托投影经纬度坐标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公里网格坐标;阐述写Shapefile文件的注意问题,并以1995年8月4日辽宁洪涝灾害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火箭、高炮作业指挥盘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设计原理  指挥盘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将以雷达为中心的坐标系统和以作业点为中心的坐标系统同时投影在一张底图上。这样 ,在雷达坐标系统中确定目标云位置后 ,就可以很快在作业点坐标系统中确定其方位和距离。并使用了直观的球面投影方式进行投影。同时 ,为了便于查找作业仰角 ,将相应作业工具的弹道图或表统一成A—H—L曲线 (仰角—高度—距离 ) ,一并打印在底图上 ,根据作业高度和作业距离就可迅速查找到作业仰角。( 1 )底图 底图由射程圆和两个预警圆组成 ,用于完成作业指挥及指挥前的预警识别。底图正中是作业点的射程圆 ,上方…  相似文献   

3.
蔡定军  郑宏翔 《气象学报》1991,49(3):358-363
到目前为止,气象上已出现许多种计算涡度、散度的方案。如三点法(三角形法)、有限差分法(网格法、又称u、v分量法)、有限元插值法、面积膨胀率法、球面上的三角形法、以及在三角形法上通过地球投影发展而成的计算大范围散度、涡度的方案。纵观这些方案,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一是球面上任意多边形内涡度、散度的计算,二是测站间风矢的连续性假设。除文献[4]外,上述方案都是在平面上计算涡、散度,有的方案计算周界长度或网格距时,虽然计算的也是地表弧长,但最终结果都是在球面拓展为平面的情况下得到的,这样做会给计算精度带来影响。文献[4]虽在球面上计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地学要素场透视方位投影图的原理,它是将地球球面上任意点O(称投影中心)正上方h高度处A点(称视点)看到的球冠区要素场透视投影在相应球缺的底面(即投影面)上。借助球面三角计算公式,导出了球冠区任意点q与其在投影面上投影点q′的坐标转换关系;给出了绘图步骤,利用MATLAB设计了绘图程序。实际绘图效果表明,所绘图形具有球面立体感和直观性,该透视方位投影图可广泛用于绘制地学要素场图像。  相似文献   

5.
气象场等值线自动绘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文章介绍了气象场等值线的自动绘测,其中初始场资料的预处理是以极射投影为天气图底图,采用四点线性插值法把经纬度网格资料内插到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网格上,等值线的绘制采取矩形网格法,等值线的光滑处理使用三次B样条函数。  相似文献   

6.
张冲 《气象》1982,8(8):25-25
常规的气球法测风,为确定气球在空间的位置,在直角坐标系中,需已知x,y,z三个分量,如图1所示,P_1为气球所在空间的位置,P_1'为水平面上投影点。图中z分量即气球高度H,这可以根据探空仪探测的温、压、湿数据,用著名的压—高公式计算得到。x、y两个分量在实际探测时很难直接探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在Lambert投影图上,直接使用气象观测资料,用逐步订正客观分析方法计算各等压面散度、涡度和钻直速度的方案。内容包括网格经纬度、水平风速在网格坐标中的分量以及上述物理量的计算。实例计算证实了这个方案具有简易、准确的优点,其结果与天气分析的经验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第三讲截断问题周亚军上一讲讲了在处理球面上的气象问题时,最好使用球坐标,这样会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谱分量中的波数n和m应取多少为宜。这是本讲所要讨论的内容。从理论上讲,谱分量中的n、m可以取到无穷,即可以用无穷个谱分量来...  相似文献   

9.
刘金达 《大气科学》1996,20(2):181-187
本文仅研究无粘、无地形和绝热运动假定下的大气动力学问题,用分析力学的方法求得了固定在地球上的移极旋转坐标系, 如直角坐标系, 球坐标系和柱坐标系中的第二类 Lagrange方程。从而求得普遍的大气动力学方程。所谓的视示力 —— Coriolis力和离心力 —— 与其它各种力统一处理。当地球自转轴不为坐标系的z轴时,不存在大气运动的对称和反对称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以往很多学者利用柱坐标系来数值模拟台风(飓风)的轴对称和非轴对称性时所使用的基本方程是含糊的, 本文给出了准确的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10.
《气象》1985,11(4):42-43
1.多维(星座)图应用程序 多元变量经过合理变换后,可在复平面上把图形打印出来,间接表征多维空间图象,是多元分析的一种综合方法。本程序用FORTRAN6语言编写,FOR文件占内存8K字节,COM文件占23K字节。(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万用点聚图”计算机语言(FORTRAN4)程序(1)可制作二维坐标图,供分析使用;(2)依据预报因子制作二维点聚图,作为预报工具;(3)一次输入多项指标,可控制给出任意两组合或全部因子成对组合的点聚图。经过分析可以从中挑选少数较好的点聚图使用。(安徽省气象科研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气象厅电子计算中心大河内芳雄在对500毫巴等压面上台风移动的正压预报中试用多重套网格法收到一定成效。在实验中采用辐散正压模式,网格间隔和时间步长列在表1中;在极射赤面投影地图上,北半球四步细网格套用的范围如图1所示。时间积分用欧拉向后方案,在四步细网格套用范围内计算所用  相似文献   

12.
王海  王臻 《广东气象》1997,(4):37-38
日本预告图(JFEAS*.*以下简称小图)若在A4复印纸上打印,很费时间,而且在图多的时候也不方便分析和管理;如果在A3纸张上几张图一齐打印,又很难安排得合理。本文介绍一下打印这些图的技巧,可节省时间,而且把几张图打印在一起,更方便分析。用T6D95解码所得的小图文件每行有216个字节,每个字节对应八个象素点,共有1728列,其实小图只需使用其中108个字节,并且每张图都有空白部分,所以用A3复印纸将四张小图合并在一起打印是可行的。同时LPFAX在打印时规定按每行216个字节,行数不定的方式打印,这样只要合并的文件依旧是每行…  相似文献   

13.
曹庆存  卢佩生 《气象》1983,9(11):33-39
一、天气系统的表示法·波包 试看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如图10.1。其上有环绕北极的西风气流(基本气流),还叠加有槽、脊、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高空天气系统。图10.1a中位于北欧的小槽发展并东移,两天后移至乌拉尔山附近(图10.1b);并引起下游弱脊增强,脊东侧形成强的偏北气流,第5天在东亚地区形成一次寒潮(图10.1c)。就图而论,上述演变过程是一目了然的。为了用动力气象学剖示流场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候物理量的序列是非平稳的,多层次的,奇异突变的。本文利用子波变换的方法研究一个(长度为134年的北半球)气温距平序列的突变点数目随变换尺度的变化,得到该数目随变换尺度减小呈幂律增加的结论,即若以突变点数为测度,上述距平序列是一个标度律为1.2的自相似集。温度突变点数随变换尺度的变化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的行为与魔鬼楼梯相似,本文称之为“气候魔鬼楼梯”。该楼梯的本征分辨率序列近似以等比(比值在1.6~1.7之间)延伸,与Fibonacci数相邻元素之比(黄金分割比)1.618近似。将子波变换曲面的槽脊线投影在变换尺度和时间构成的平面上,得到极值线分岔图,据此图分析分岔沿变换尺度发生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1过程概况1997—09—11—20~12—20时,全省涉及四个地区,共17个站出现暴雨(R>50.0mm),32个站达到大-暴雨(R>38.0mm),暴雨中心位于宝鸡地区,中心最大值千阳县达88.6mm,全省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宝鸡全区过程降水总量达100mm以上,在9月出现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这次暴雨给我省久旱高温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和缓解了长达4个月的严重干旱。2背景条件分析2.1气候背景1997年全省夏汛期异常干旱,暴雨出现前期5~9月上旬宝鸡地…  相似文献   

16.
6.1 绘制风矢和风向杆风矢是指用一有向线段来表示风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即用线段的箭头表示风向,用线段的长度表示风速大小。函数Wind2(intx,inty,floatdd,floatff,intcolor)用颜色值为col-or的有向线段在坐标(x,y)处绘风向为dd,风速为ff的风矢。图10为风失的绘制方法,图中的坐标点确定如下:IXI——XWeslqlt!.10]SlllQ。lyl——y-t--lyyt!,10)COSQ。i—1,2rxkZx。+l’co对由十sign(k,1)X18]Lyk—yz+!’st才出十sign(k,l)X18」k—3,4符号函数sign(i,x)一(-l)‘-‘x。.__,,,l,,d;…  相似文献   

17.
在t-lnp图上利用08时、14时气压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经过坐标转换求解早晨、中午混合层的气压和温度,然后根据等温大气压高公式计算混合层高度。该计算方法用VB6.0编程,可自动从当日报文中读取数据,计算出混合层高度值,也可根据数值预报结果计算次日混合层高度。  相似文献   

18.
李云坤 《贵州气象》1994,18(3):37-38
前言1994年4月8日凌晨1~5点,我县北部各乡镇及南部部分乡镇遭受了特大冰雹、暴雨、大风灾害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有人畜伤亡。面对灾后呈现的一幕幕惨景,令人深思,更加深了一个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现对本次灾害天气过程形成的原因,从本治能搜集到的气象资料出发,加以归纳总结.1天气形势背景在4P7日临时的500hPa、700liPa、BSOhPa图上可看到,本站均处于槽前编南气流控制.随着低槽东移发展,位于孟加拉湾的水汽得以源源不断地向东北输送,未来必然影响本站.需要指出的是,在4月7日08时700hPa图上,…  相似文献   

19.
1图形数据的分析和处理GRAFTOOL具有缩放和移动图形区域中任何部分的能力,允许放大到10E300的倍数,并允许放大后缩小到以前的大小,而且移动可以和缩放同时使用。1.1放大图形1.1.1从主菜单中选择ZoomIn命令。这时GRAFTOOL将在图形区中央显示十字光标。1.1.2用箭头键把十字光标移到缩放区域的左上角。当选中位置后按回车键,这时GRAFTOOL将冻结指定点的水平和垂直交叉线。1.1.3在屏幕上接着出现第二个十字光标,并提示将光标移到放大区域的右下角。按回车键完成对放大区域的标志。1.1.4按任意键,标志的区域放大到整个…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间隔O3值作细微天气学分析,定出高原O3低中心和落基山脉O3低槽。根据这些客观实体,明确其基本特征,研究其形成。青藏高原O3低中心常年存在,位于30^oN以南,稳定少动,具有年较差小,春浅薄、秋深陷等基本特征。其形成主要靠高山的静力亏损。另一类O3低中心生于6月灭于9月,位于30^oN以北,变化多动,是由位于30^oN以南的主体低中心派生出来的,但其维持与发展只是部分与100hPa上的青藏高压及其环流相联系并符合动力一热力观点。落基山脉O3低谷呈现分段低槽型,在山高、紧临大洋地段低槽明显,一年四季存在,夏季低槽分段更为清晰,是由热带、副热带低浓度O3侵袭而来。从整个南北走向来看,静力亏损是其基本成因。为了求出高山静力亏损率的概数,用分布在全球各处高于491m的22个高山站(含491m站)直接观测的O3资料,在求出气层O3总量后,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高山每上升1kmO3平均亏损率为4.4DU。由于这是小尺度的现象,所以对于高山O3低谷,需要采用细微分析方法,研究O3平面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