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有关部门间共享、军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间共享、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内部共享、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企业间共享等4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政府地理信息资源共享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指出了我国政府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不足,并从有关机制不健全、部门利益和技术标准欠缺等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阻碍共享的深层次原因;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作好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标准、实施试点示范、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等促进我国政府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关建议。对改进我国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作为新时期我国发展战略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在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及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测绘并入国家自然资源管理后,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自身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测绘行业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而转变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结合项目实例,阐述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融合共享的技术流程,有效解决了多源多尺度数据的融合问题,促进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为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政府部门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理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但共享程度不高。多年来,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使数据采集、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其着眼点只是为本部门或本单位服务,致使地理信息数据虽然丰富,但可共享利用的却十分有限。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没有建立,流通渠道没有理顺。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笔者主要是根据测绘成果管理、提供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仅就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实现政府部门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如何促进共享机制建…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天地图以分布式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集成国家、省、市(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专业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为政府、企业、公众等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局与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签署了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协议。促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防汛抗旱领域的应用、利用防汛抗旱专题信息加快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整合测绘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防汛抗旱专题信息,将进一步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工作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3):54-54
《基础测绘计划管理办法》出台,国家测绘局召开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诗琳通公主访问武汉大学,注册测绘师制度建立,陕西加强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GPS成就120急救,叶嘉安院士访问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7.
面向国家电子政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周星  陈军 《测绘科学》2003,28(1):17-20
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的新需求 ,指出测绘部门应通过不断完善、更新和整合现有基础地理信息 ,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开发系列数字产品并建成网络化共享服务系统 ,统筹考虑国家级、省区级以及地市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加强国家对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开发应用以及更新的统一监督管理 ,避免重复建设 ,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的PC到手持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地图服务正在方便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和工作,为了拓宽测绘地理信息的服务效能和领域,需要使用移动终端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协同更新、资源共享,实现高效的管理,然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套新型跨平台的空间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顺应现代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使用OA(OffiCe Automatjon)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部门间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数据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了企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统筹军地资源,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国家对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统一部署。军民测绘标准融合是推动军民测绘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梳理和对比分析现有军民测绘标准体系及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军民测绘标准融合的工作建议,从而为军民测绘标准融合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研究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和对人口、经济、社会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内涵,结合《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任务布局,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部门间横向联动和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的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为切实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监管,本文在开展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测绘地理信息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分析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重大项目布局的基本思路,凝练出一批事关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以期对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决策有所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需求旺盛,如何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归档管理,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存储的安全性及方便再利用,已经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江平  单杰  秦昆 《测绘通报》2017,(4):139-144
地理国情监测是我国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今后20年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未来的重要职责。人才是地理国情监测的第一资源,培养地理国情监测的优秀人才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需求出发,立足于科学发展和学科前沿,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依然 《北京测绘》2020,(3):329-332
注册测绘师制度作为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强化法律责任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重要举措,对测绘企业乃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解读,分析注册测绘师制度对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所思所想提出了特定项目试点执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行绩效管理等执业建议,以实现注册测绘师、测绘企业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异地灾备系统建设实践,在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备份现状、需求和容灾级别的基础上,对异地灾备系统架构、容灾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政务外网、涉密内网两种网络环境中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容灾系统的设计模型,重点介绍了在线数据分别通过NexentaStor、DataGuard和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实现同步或异步复制的技术,以及离线数据异地备份的维护情况。这种在线容灾和离线备份相结合的综合灾备方案可供测绘地理信息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背景,针对日益增长的数据融合、实时共享、深度处理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数字城市中测绘服务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符合云计算模型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多路径数据更新、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全尺度城市编码、自适应空间数据处理和动态在线制图等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深圳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市县基础测绘是国家、省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省级基础测绘规划的衔接和延续。按照我国的基础测绘分级管理要求,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本规划会同其他同级政府部门编制本级行政区域的"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基础测绘规划编制隶属政府专项规划,不同于专业技术设计,审批后需要对外公开发布,所以在语言概括、章节结构和思想表达上有其特殊性。结合笔者编制多个市、县、区的"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经验,参考其他专题的规划编制工作,从市县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的框架结构、规划内容等开始推进,并重点对市县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的发展基础、发展趋势、需求分析、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章节进行了编制研究。本文总结了在编制市县"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时的一般步骤、编制重点和注意事项,为编制此类规划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清末新学的兴起,以及新办各类军事学堂中测绘课程开设情况,分析了当时测绘教育的特点。本文还着重探讨了我国第一所陆军测绘学堂诞生的背景、学制、课程的设置、招生及学生的分配等情况,分析了该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还对当时纷纷兴办的省级陆军测绘学堂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