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线路坐标计算的通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适合电算的线路坐标计算通用模型.首先,引入了曲线元的概念,使线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得到了统一.然后,以曲线元作为组成线路的最小单元,推导了线路坐标计算的通用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易于编程实现.不但能解算S型、卵型、复合型、C型等复杂组合线形的任意指定点的坐标,而且能将线路中桩、边桩以及与线路非正交交叉的特殊点位(如桥墩、电线杆等)的坐标解算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道路中桩统一线路坐标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道路平面线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类线形中桩统一线路坐标计算模型,可以根据交点坐标和里程、曲线几何元素,以桩号L为引数,计算各中桩坐标,有利于编程计算.特别是对计算复杂、有代表性的卵型曲线,采用了回旋线起点还原法.  相似文献   

3.
杨发祥 《四川测绘》2009,32(3):140-141,125
根据道路线形的特点,为了便于测设中桩坐标,建立了一种道路中桩坐标测设的通用模型,并给出了中桩坐标测设的通用公式,其不仅适用于直线元、圆曲线元,还适用于缓和曲线统一坐标的计算,尤其是立交匝道中用于连接两不同半径圆曲线的不完整缓和曲线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韩三琪  於方莹 《浙江测绘》2010,(1):17-18,30
随着坐标测设曲线的普及,在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坐标计算时,不同的线元需使用不同公式,计算繁杂、容易出错。本文通过推导曲线元的通用积分公式和应用CASIOfx-4850p计算器编写程序,统一计算任意线路的中边桩,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构筑物穿过道路曲线平行线时交点坐标的严密解算及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信 《四川测绘》2001,24(2):76-80
本文首先给出直线与线路直线平行线交点坐标的通用解算模型及fx-4800P程序,基于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平行线的性质,推出了缓和曲线平行线和圆曲线平行线以其自身弧长为变量的参数方程,从而给出了直线与线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平行线交点坐标的严密 算方法;据此解处原理编制的fx-4800P程序可实现交点坐标及弧长值解算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道路中线线型组合形式众多,但其都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这三种线元组成。目前,通用的线路坐标计算公式都是近似推导公式,计算公式繁杂,参数多,难以满足其他一些特殊线型坐标计算的要求,如卵形曲线,复合型曲线等,给野外测量技术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此,为了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坐标计算,本文通过曲线积分模型推导出一种通用的计算公式,解决不同线元组合的线路坐标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公式简单,计算精度高,便于计算机编程计算,是一种适用、逻辑性强的计算方法.在公路、铁路坐标计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单位和勘测单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路平面测设计算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各类道路线型曲率呈线性变化的共同特性,给出了线元上任意点坐标方位角的统一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适用于所有道路线型平面测设计算的中桩坐标、边桩坐标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线路外一点对应中桩的计算以及直线与线路交点的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缓和曲线的正算与反算的通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  李敏  杨佳  张明 《测绘通报》2008,(6):10-13
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线形提出的新要求,一些专家认为,缓和曲线除了单一的回旋线外必然需要补充高次曲线或其他类型的曲率渐变曲线,因此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多种类型曲率渐变曲线敷设的缓和曲线的坐标的正、反算方法。提出各种类型缓和曲线的任意点坐标计算的通用方法和适合于各种类型缓和曲线坐标反算里程的方法,并对其精度和特殊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线路设计资料提供的曲线主点(直线起点)里程、坐标、切线(直线)方位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任意线形的中桩、边计在线路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程序,以线路附近的控制点或加密点为测站,准确、快速放样各点。  相似文献   

10.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是先计算出圆曲线一定间隔的各中桩的坐标,然后通过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方法在实地放出各中桩的位置。本文通过建立圆曲线两切线的法线式直线方程,并以此推求出过圆心平行切线的两平移直线的法线式直线方程,进而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圆心坐标,同时求出圆心到圆曲线上任意点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然后按照坐标正算的方法求得各中桩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格网单元的编码计算是全球离散网格系统的核心,支撑着网格快速索引及应用分析的高效计算。Hilbert曲线具有聚簇性高、连续性强的特点,是研究设计全球离散网格编码的重要工具。利用Hilbert曲线进行格元编码实现了坐标等效降维表达,但是对Hilbert曲线不同层级之间的变换关系、一维Hilbert码如何刻画格元多维空间结构与关系等网格编码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尚不完备。本文以八叉树立体网格中三维Hilbert曲线层级演进关系为突破口,使用状态矩阵与演进矩阵构建层级演进模型,进而分别设计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以及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方法。与现有算法对比,本文算法以层级演进模型为理论基础,避免了烦琐迭代步骤以及转换步骤,算法流程简明直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迭代算法提高为7%~23%,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转换算法提高4.0~4.5倍。  相似文献   

12.
构筑物穿过道路曲线平行线时交点坐标的解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信 《四川测绘》1996,19(4):163-167
本文论述了线状构筑物在穿过道路曲线或其平行线时,其交点坐标的解算方法。本所所述方法具有解算原理简单,计算过程简捷,便于计算机编程等特点,最后,通过一实例说明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具体案例,某尾矿库监测实施过程中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静态GPS测量方法完成了尾矿库控制测量工作,按国家统一坐标系解算了尾矿库基础控制点、监测点等坝体要素的三维坐标,并和尾矿库监测点的原始独立三维坐标进行对照、比较,根据不同高程基准坝体高差变化、尾矿库设计高度等坝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绘制高程标注图。研究结果为尾矿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球离散格网为全球尺度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提供了基础环境,而全球离散格网的编码体系,则可屏蔽不同坐标参考框架下的坐标转换,减少空间分析的复杂度,有利于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统一建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全球离散格网,基于正二十面体所构建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具有更均匀的几何性质,有利于球面空间数据的集成与表达。但基于正二十面体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的初始菱形边线并不贴合经纬线,这导致相对于基于正八面体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其格网结构更为复杂。这对构建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的层次编码模型和建立其与地理坐标间的映射关系转换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Hilbert曲线构建了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编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格网编码与地理坐标的相互转换方法。研究表明,利用球面菱形离散格网与平面规则格网的相似性,基于Hilbert曲线构建的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编码模型能够隐式表达空间尺度与位置信息,且在地理坐标与格网编码转换方面兼具效率与精度,可以支持全球海量空间数据建模、集成管理以及各类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5.
按照基于影像的长城解译与调查结果,为科学获取明长城的坡面长度,本文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关键技术:首先为不同种类的长城段落定义测量规则;其次,准确确定长城每段的起止点;第三,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流程在立体模型上精确测定长城每一处特征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最后,在统一的计算模型下,计算每段长城的长度,通过汇总的方式获得分省工作区和全国的各类长城长度。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本文在考虑相机畸变的前提下,对监控相机、目标像素坐标和地理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基于平面约束的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完成相机的标定,确定相机的成像模型;然后,提取畸变校正后的目标像素坐标,并通过目标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最后,进行了定位精度评定,并分析了两种定位算法的应用特点。本文的定位算法将以像素坐标定位的目标数据解析为以三维坐标定位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多摄像头的目标跟踪提供了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7.
激光跟踪仪采用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对空间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并实时测量其空间三维坐标,具有采样频率高、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等特点。根据测量对象动态性的特点,对动态位姿测量的需求更加迫切,由多台激光跟踪仪组成的测量系统对目标进行实时动态位姿测量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由3台激光跟踪仪组成动态测量系统,建立测站坐标系,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模型统一测量坐标系,提出两种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
坐标转换及换带计算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测量中经常面临如何选择适合的控制网的中央子午线,如何实现新、旧控制网控制点坐标的统一,如何有效地克服长度变形等问题,阐述了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成果转换和换代计算的方法,探讨了坐标转换基本模型的选用、转换参数的解算、转换计算的方法、转换计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坐标转换和换代计算公式,基于VB语言开发了坐标正反算程序、换代计算程序和简单梯形图幅编号查询程序,简要说明了这些程序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和分析了程序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证明程序设计正确,计算精度符合要求,达到了系统统一、简化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