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球化学场分析及其在海上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地球化学场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并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D区的油气化探实例说明地球化学场分析的效果,指出地球化学场研究是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北黄海盆地包括东部坳陷、中部坳陷和西部坳陷3个主要构造单元。海底沉积物中烃类气体、芳烃和稠环芳烃含量的均值和变异系数显示,3个主要坳陷的地球化学场的均匀程度明显不同。东部坳陷所有指标的地球化学场均显示严重非均匀地球化学场的特征,中部坳陷的地球化学场包括有均匀地球化学场、非均匀地球化学场和严重非均匀地球化学场,西部坳陷地球化学场显示弱不均匀到均匀地球化学场的特征。各种烃类指标的地球化学异常显著,并且主要沿坳陷及其内部次级凹陷的边界断裂分布。这表明地球化学场的均匀程度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明显受断裂,特别是坳陷边界断裂的控制。综合分析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划分了8个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通过烃类综合异常分布,以及构造、地层、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地质要素的综合评价,得出一级地球化学区1个(Ⅰ区),二级地球化学区3个(Ⅱ区、Ⅲ区和Ⅳ区),三级地球化学区4个(Ⅴ区、Ⅵ区、Ⅶ区和Ⅷ区),其中含油气性最好的是位于东部坳陷的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含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海洋事件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同位素新技术方法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和研究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两方面,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对沉积物、孔隙水和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化学组成(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除常规的氧、碳、氢、硫和锶同位素研究外,近年来国际上十分关注应用一些新的同位素方法,如硼、锂、氯和溴同位素等,并且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俯冲带的剥离洋壳GakuKimura等人们已经发现地壳的形成和地慢的地球化学演化主要取决于俯冲带洋壳的命运。现代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是定量描述俯冲带的地球化学通量以及在俯冲过程中使用包括 ̄(10)Be作为一种自然同位素示踪剂为基础的模式,研究表明地球化...  相似文献   

6.
以成因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电子探针、中子活化、常规化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太平洋三区四地热液烟囱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和变化,揭示了研究区不同热液喷发类型中的地球化学标型特征。高温热液类型的硫化物,由高温热液矿物组成,除本身富合Fe,Zn,Cu,Pb等金属元素外,氧同位素换算温度也表现最高或中高;中低温热液类型的烟囱物,金属元素合量较低,氧同位素换算温度也表现较低。由此论证了不同标型特征的热液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液喷发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汉宗  周蒂 《热带海洋》1995,14(4):43-50
采用沉积物、海水等不同介质,应用7种方法在台西盆地某坳陷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综合调查。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共生与伴生组合等进行指标分类和统计分析,在地球化学场和场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圈定3个Ⅰ级异常区、2个Ⅱ级异常区和2个Ⅲ级异常区,为该坳陷油气远景评价提供了可信的地球化学依据。同时,也证实了化探方法和指标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经前教育部和有关领导批准,我院和法国科研中心海陆相互作用委员会合作进行黄河口海域科学考察,合作的题目是“黄河口痕量金属和有机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这是一次以河口化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海洋水文、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四个学科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积物、海水等不同介质,应用7种方法在台西盆地某坳陷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综合调查。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共生与伴生组合等进行指标分类和统计分析,在地球化学场和场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圈定了3个Ⅰ级异常区、2个Ⅱ级异常区和2个Ⅲ级异常区,为该坳陷油气远景评价提供了可信的地球化学依据。同时,也证实了化探方法和指标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自1970以来,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实验室已调查了海洋中的气体分布。我们对洋陆过渡带特别有兴趣,因为活动地质过程在那里发生。气体地球化学场可用于更好地了解转换带的地质活动。我们已研究了西太平洋地区不同地区的转换带的气体.包括汤加海槽一克马德克海岭、冲绳海槽一台湾岛、库拉岛等地区。气体样品取自于海水中、海洋和陆地的气孔中以及火山构造中。我们发现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了不同气体地球比学场。l、具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氢的碳氢化合物异常场形成于以陆应老的厚抗税物为基底的年轻火山构造接触带叩。2、具有碳氢化合…  相似文献   

11.
70年来中国化学海洋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的海洋化学工作者通过7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的化学海洋学研究,实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进入同步发展的快车道,其显著的特点是:(1)化学海洋学研究从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系统转向了以揭示深层次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核心的研究;(2)化学海洋学研究实现了多领域、多视点的综合交叉研究;(3)更加关注了人为影响与自然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对近海和海岸带而言,更加注重从海陆统筹一体化角度探析化学物质的分布迁移特征。本文从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微/痕量元素与同位素的海洋化学研究、生物过程作用下的化学海洋学过程等角度,重点总结归纳和分析了30年来我国海洋化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和发展状况,以期对化学海洋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锆石示踪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锆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地质研究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对其形态学研究,再结合其地球化学特征,可讨论其母岩的成因;同时,结合颗粒锆石的微区定年,可以讨论重要的地质事件成因和演化,如锆石的成因和微区离子探针技术在研究造山带构造年代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M-ICPMS)技术对丽水凹陷古新统沉积岩中锆石进行微区定年和微量元素测定,并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杂来源的锆石,利用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区分效果不理想,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并不是有利的沉积和锆石来源显示。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体系悬浮颗粒物质来源的锶同位素研究G.B.Douglas等阐明河流体系中悬浮颗粒物质(SPM)的来源、演变和地球化学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粒度、搬运通量、化学状态的自然地球化学示踪剂的互解研究.相应地,在从事河流体系输入到海洋的悬浮颗...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地下河口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一种重要的陆海相互作用驱动力,对于海洋中的物质收支至关重要。以青岛金沙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借助电阻率成像、同位素示踪等技术手段对潮汐影响下的地下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刻画,发现地下水体的电阻率、盐度、pH、镭氡同位素及营养盐含量等各种理化参数的周日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潮汐规律,但较同步潮汐信号滞后2~4h。研究结果表明,在涨落潮过程中,海水在地下河口发生倒灌排放,并显著地改变了含水层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场。  相似文献   

15.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示踪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存在沉积物(岩)中的环境和物源信息,可以用多种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释读,如研究元素的组成、相对含量和元素分布,元素间的比值关系,元素的组合、多元图解和配分模式以及研究元素与同位素关系等。充分研究元素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其多种指标可作为古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在示踪古气候、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古海洋学事件等领域显示出有效的指示作用。冲绳海槽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是紧密对应的,由化学组分判识的物源在该区有陆源、生物源、火山热液源和自生源,第四纪以来冲绳海槽的沉积环境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是火山活动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6.
套子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黄渤海海洋》1993,11(4):38-45
本文对套子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硫化物、氮、磷、有机质、铜、铅、锌、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如下几个关系:①与沉积类型之间的关系;②其相关笥与环境的关系。③与矿物的关系。④与水和风等作用的关系;⑤与水化学的关系;⑥重点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化学要素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不仅为该湾的发治理,生物养殖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证明沉积物地球化学,在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德合作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起,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与海洋化学研究所利用先进的时间系列沉积捕获器开展了南海现代沉积作用过程研究。本文从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从展望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赵一阳 《海洋科学》1981,5(3):33-35
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研究,一向为世界各国学者所重视。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研究工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从六十年代起开展了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拟就海洋中铀的地球化学问题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完成88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专著———《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日前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由曾呈奎院士、秦蕴珊院士、袁业立院士分别作序,山东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全球变化研究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而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又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区域性响应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迅速发展,海洋学研究实现了空前的学科交叉,海洋学过程研究获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于炳海 《海洋科学》1980,4(2):24-29
研究海水化学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规律是化学海洋学和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V·M·戈德施密特早在1937年提出:“地球化学的任务,一方面是确定组成地球化学成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