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重视动力变质作用对成矿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重视动力变质作用对成矿的贡献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天津300181)关键词动力变质,矿源层,韧性剪切糜棱岩化,成矿作用近年来动力变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通过产干韧性剪切带中金矿床的研究,变质变形作用对成矿的...  相似文献   

2.
宝国老金矿产于辽西太古宙高变质绿岩带 ,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 ,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 ,银金矿为主要含金矿物 ,矿石品位高。成矿经历火山 -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三个阶段 ,成矿时间中含古元古代的信息 ,成矿流体可能为变质热液混合岩浆热液 ,成矿温度在 160~ 310℃之间。  相似文献   

3.
宝国老金矿产于辽西太古宙高变质绿岩带,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银金矿为主要含金矿物,矿石品位高。成矿经历火山-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三个阶段,成矿时间中含古元古代的信息,成矿流体可能为变质热液混合岩浆热液,成矿温度在160~310℃之间。  相似文献   

4.
红柱石矿床产于花岗闪长岩与上元古界震旦系地层之外接触带,该矿床属高铝泥质沉积岩在区域变质产物的基础上,再经后期接触热变质成矿,成矿后的动力变质作用及热液改造迹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 ,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主要有动热退变质作用、剪切 -扭动裂隙成矿作用、构造带内岩石与流体交换作用、构造扩容带成矿作用 ,这些成矿成晕作用均发生在特定的构造动力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尔泰阿祖拜地区发育两种类型区域变质作用,第一种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第二种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阿祖拜地区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依次发育矽线石-堇青带、红柱石-十字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呈逐渐减弱趋势.结合变形变质作用特征和同位素年龄,可识别出3个变形变质阶段.早期阶段以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为主,形成绿片岩相变质岩石组合;峰期阶段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晚期阶段则属退化变质作用.不同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演化历史年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陈云钊 《福建地质》2008,27(2):142-155
闽北地区面型带状分布的巴罗式前进变质带从浅→深→混合岩化带→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呈渐进过渡式的、是和谐的。断裂变质作用缺乏从深→浅的面型带状分布的进变质带,变质级与混合岩化强度带不和谐,呈突变跳跃式。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难以大规模迁移与富集,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提供了成矿元素迁移富集的物理化学条件;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和边缘型混合花岗岩与岩浆花岗岩(狭义的)在成矿作用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祖拜地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第一种类型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第二种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时代发生在晚古生代华力西期,其间有3个阶段变形变质作用发生,早期阶段以形成低温绿片岩相变质岩石组合为主,构造片理(S1)与原岩沉积层理(S0)基本一致。中期阶段以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为主,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并使早期构造片理(S1)发生紧闭褶皱,也是阿尔泰华力西期造山带变形变质的主期。晚期阶段为退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轻微,变形作用不明显。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变形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地球科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矿床实例首次论述了雪峰隆起带内板岩、变质砂岩等浅变质的区域变质作用不能使岩石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断裂构造在动力变质过程中本身并不成矿,断裂破碎带的地层中金只是带内金矿体金金属量的0.123%;流体包裹体测定的金矿成矿温度主要区间在200~300℃,说明雪峰隆起带岩金矿床不是地下水热液成因;金矿床的一些矿石矿物、伴共生组分、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与花岗岩类岩浆岩的相似性也说明了两者间的成因关系;重磁资料推断地表无岩浆岩出露的岩金矿床下部有大面积的隐伏岩体。以上论述和排除法均说明雪峰隆起带上岩金矿床成因类型是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阿尔泰海西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与地壳演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度较低,而应力作用较强,是造山作用初期热流活动较弱,构造变形强烈环境下的产物.第二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为特征.这一期代表造山作用主期热流活动强烈,伴随有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一个复杂而强烈的构造变形带,其特征表现为4个变形期次。由于韧性剪切──区域动力作用,使变质程度明显高于剪切带两侧的区域埋深变质,变质特征表现在葡萄石-绿纤石相经韧性变形作用后,形成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体现出前进变质作用的特点──矿物普遍细粒化,并发生动态重结晶,这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为金的富集成矿提供了可靠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拉山地区韧性剪切退化变质作用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学纯 《矿产与地质》1991,5(2):107-114
韧性剪切变质变形作用不但是变质变形作用过程,而且也是重要的成矿作用过程.韧性剪切变质变形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段,但不是所有的韧性剪切带都可形成成金矿,只有具绿片岩相退化变质的韧性剪切带才与金矿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天柱县坑头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天柱县坑头石英脉型金矿区地层含金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等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区成矿热液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中,成矿热源主要为静压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提供,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琼西戈枕断裂带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南岛西部的戈枕断裂带处于东南地洼区儋县地穹的西南缘。由于该区地壳经历了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等四个发展阶段,致使该区经受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侵入和动力变质等多种地质作用,为戈枕断裂带多阶段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并使受戈枕断裂控制的金矿床在矿体形态、产状、矿化特点、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阶段、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许多方面,具有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点。构造控金模拟实验结果为戈枕断裂带构造变形及构造作用使金活化迁移、富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五台县东腰庄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腰庄金矿为五台山区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成群成带顺层展布于鸿门岩组中下部,具明显的层控特征.金矿化严格受台怀-李家庄同斜倒转复式向斜与李家庄-大草坪韧性剪切带控制,故其又是一个较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东腰庄金矿成矿作用具有多机制和多期性.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火山-沉积-区域动力变形变质-褶皱转折端扩容成矿-韧性剪切带扩容成矿-改造叠加富集成矿.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五台中期,并严格受该期形成的李家庄-大草坪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因素是矿源层、热动力和构造,其中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构造-变质热动力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和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16.
论太古宙含金剪切带的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金剪切带是长期发展演化着的宏大动力学体系。其成矿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受时间、空间和动力学、热力学等因素综合控制。含金剪切带发生于强变质变形高峰期或稍晚,含金石英脉是它发展演化的中晚期产物。含金剪切带不仅具有导矿、容矿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造矿因素,在金的成矿作用链中导致矿化发生、促进矿化向成矿转化和控制就位起极重要的作用。绿岩的含金性、变质变形及伴随的重熔岩浆活动是金成矿必要条件,而含金剪切带及伴随的钾质花岗岩和碱交代、酸交代作用是金成矿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黄波  柯宏飙  刘雨 《安徽地质》2012,(2):119-122,118
叙述了江西金山金矿韧性剪切带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及金矿化强度分带“三位一体”的规律性分布特征,分析了金山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指出金山韧性剪切带严格控制矿体的产出,其变形变质作用对金的成矿和富集提供容矿空间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该区有刷经寺联合村、嘎拉、金木达等大中型与超大型金矿床,显示出金矿成矿的良好前景。研究区处于古特提斯东缘的被动陆缘,为稳定大陆边缘海湾或封闭的海湾浊流盆地环境。浊积岩沉积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并在印支期发生低温动力变质,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岩浆活动沿区内构造边缘破裂带发生,形成构造岩浆岩带,并与金及多金属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双向收缩的造山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区域构造条件,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林仟同 《福建地质》1993,12(4):239-247
福建何宝山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在崇安—石城构造带,特别是中、南段金矿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文从矿区宏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成矿元素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氢氧硫同位素特征以及K-Ar年龄证据等。认为何宝山矿区金矿化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断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动力作用两次叠加、富集成矿过程,前者是金富集成矿的“基础”,后者是形成具一定工业意义金矿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镜下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X衍射分析等,总结了研究区各金矿床(点)的矿物物性、成分、分布等特征。矿物学的研究表明,整个成矿过程和构造动力变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