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月18日,省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专家评审组对焦作市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进行验收评审,通过现场调查、听取工作汇报和技术汇报、专家咨询答疑、专家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整个定级估价过程完全遵循国家《定级规程》和《估价规程》以及省厅的有关规定,采用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等技术,报告、图件、表格成果齐全完整,计算方法先进科学,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农用地定级估价项目是新一轮同上资源大调查土地监洲与调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农用地质量、价格的大调查。其目的不是电纯为了定级而定级。为了估价而估价,最终是为了应用,是为我们进一步摸清农用地资源,资产家庭,科学量化区域内农用地质量及分布,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及土地征用上作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2,(10):53-55
近日,由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农用地质量分近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估价规程》三个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继2003年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行业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农用地质量管理的又一次飞跃。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其背景是什么,将对今后的农用地管理起到怎样的深远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与估价新国标的主要起草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就新国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分等定极与估价成果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安排,于2001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全省10个县市区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试点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2004年底以前要力争完成全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快全省的工作进程,结合全省试点工作的实际,现就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1 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是实现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旨在建立一套以农用地质量等别…  相似文献   

5.
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 GIS技术建立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在目前大中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绵阳市城镇土地定级评估 ,介绍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流程。强调数据规范化、模块完备性与扩充性、功能实用性、操作可视化等设计原则 ,实现了城镇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宗地评估和地价指数测算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数据管理与决策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摸清全省农用地数量、质量和价值状况,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益,5月15日,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会议,就全面开展这项工作进行部署,标志着我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全面开始。  相似文献   

7.
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系统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现状,总结了新形势下城镇土地定级与估价对GIS软件提出的客观要求,阐述了基于大型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与基;住地价评估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系统设计、功能设计和开发应用。该解决方案成功地应用于松原市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建成了功能强大、技术领先的决策分析型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信息系统。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完成了松原市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平衡工作,而且为国土资源局提供了基于一体化数据库的定级估价成果管理和查询,成功地实现了基于SuperMap的决策分析型国土资源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浅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制定的一项重大举措.适应这一新形势要求,加快推进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将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我国农用地的质量状况,为制定各项土地管理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农用地分等定级对于深入研究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权利和经济关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为依法保障农用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实现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转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条件;通过确定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征地补偿标准,为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福山区国土资源局自198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等专项工作。特别是土地由资源管理向资产管理的转变,原有资料和管理手段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现有管理手段,保持资料现势性,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改进管理手段,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福山区国土资源局从2000年开始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区域网络。通过信息系统的模块,先后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农用地分等定级…  相似文献   

10.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树算法。通过对其研究,将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土地定级估价,并介绍了基于Visual C^++ 6.0和ESRI公司的MapObiect 2.0组件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土地定级估价原型系统。系统采用决策树方法作为数据挖掘方法的基本算法,采用训练与学习相结合实现土地定级估价。阐述了基于决策树空间数据挖掘土地定级估价的系统模型,系统总体框架、主要模块、系统界面及系统实现定级估价的工作流程。该方法是对土地定级估价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对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土地信息系统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和推理机设计原理与方法,探讨了ALCGEIS系统的基本结构、知识分级、知识获取过程和实现程序,推理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及其程序实现的算法,以及推理知识的搜索策略;论述了 AIEGEIS推理规则的设计方法及其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用地占到全球土地面积近一半,农业土地利用(包括耕地及作物分布、种植制度、土地管理等)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遥感已经成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如Landsat、Sentinel以及中国高分卫星等的免费开放为国内外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从耕地分布、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业土地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① 耕地分布产品已经由过去的粗分辨率提升到10~30 m,耕地现状数据较为丰富,但挖掘遥感数据实现耕地变化历史回溯的能力有待加强;② 作物分类方面多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Landsat和Sentinel-2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业务化运行,但对作物种植面积早期监测的能力有待加强;③ 基于遥感的农业种植制度信息获取(如撂荒)研究多集中在东欧等地区,在中国由于经济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撂荒、轮作、休耕等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具有针对性的遥感监测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④ 农业土地管理措施信息提取方面,区域灌溉面积产品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对未来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进行了展望:① 融合多源数据形成更高维度空间、光谱和时间信息的遥感大数据,提升特征提取和数据挖掘能力;②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智能化方法与基于地理学和物候信息的专家知识方法的耦合;③ 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等前沿遥感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Agricultural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may affect soil properties,which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ustaining crop production.Since the late 1970s,several new agricultural land use types had been introduced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se land use changes on the soil properties,nu-trient absorption rate,and nutrient use economic efficiency ratio in an agricultural area of Beijing.Specifically,the cropland,the orchard and the vegetable field were examined.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land use and farm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total nitrogen (TN),total phos-phorus (TP),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0-25 cm (p<0.05) in the Yanqing Basin,northwestern Beijing.Soil nutrients in each agricultural land use type decrease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ing soil depth.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 tend to have higher soil nutrients than the cropland does.However,the soil nutrient-absorption rate (NAR) of the 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ropland,even though 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 may provide much higher economic benefit.While increasing SOC,TN,and TP in the 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 by intensive farming may be a valuable option to improve soil quality,potential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nutrient loss,or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an be a tradeoff if the intensive practices are not managed appropriately.  相似文献   

14.
重力异常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QL Server建立后台数据库和以面向对象的Delphi语言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在Windows 2000平台上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的重力异常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集重力异常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为一体,包括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库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六大功能模块。系统提供简洁的操作界面和友好的应用环境,便于用户使用。在实例运用中,将西藏地区的重力异常数据用该系统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不仅能提高处理效率,还能实现对数据的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5.
The Liupan Mountains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which forms an important dividing line between landforms and bio-geographic regions. The populated part of the Liupan Mountains region has suffered tremendous ecological damages over time due to population pressure, excessive demand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datasets of land use between 1990 and 2000 were obtained from Landsat TM imagery, and then spatial model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landscape conditions.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was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opland, forestland, and urban areas have increased by 44,186ha, 9001ha and 1550ha, respectively while the grassland area has appreciably decreased by 54,025ha in the study period. The decrease in grassland was most notable. Of the grassland lost, 49.4% was converted into cropland. The largest annual land conversion rate in the study area was less than 2%. These changes are attributed to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To improve the eco-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region, population control,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ecological friendly agriculture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到2005年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土地覆盖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监测表明,山西省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1)变化数量: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聚落面积增加显著,草地有所增加;旱地和水浇地减少明显,森林和河湖滩地略有减少。(2)变化速度:城镇建设用地增速迅猛,沼泽和农村聚落面积增速较快;河湖滩地减少速度最快,其次,是旱地和水浇地减少速度较快。(3)空间转换:以农田和聚落之间的转换为主,另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包括其扩展融入的农村聚落等;典型草地的增加主要来自旱地;灌丛减少主要是转变成典型草地,其次是转变成灌丛草地;河湖滩地减少主要是变为内陆水体,再是转变成水浇地。驱动力分析表明,区域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较小,人口、经济、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交通等是山西省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山西省土地覆盖变化的总体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其工业化、城市化演变的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农用地整理的时序,为规范土地整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运用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法,选取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耕地利用现状和农用地整理3个因素、6个评价因子,构建农用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49个乡镇农用地整理时序。得出通过综合评价确定农用地整理时序,能够使农用地整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means of ecosystem conservation. Opportunity cos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PES projects.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opportunity cost is usually unclear in mountainous regions due to the obvious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s in mountainous regions and applied this method to Baoxing County, a typical mountainous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of southwest China. Planting suitability of 17 crops was assessed based o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nd natural conditions data within a GIS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 was quantified with a weighted summation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cultivate and each crop’s opportunity cost. Finally, specific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areas of the protection programs and land use stat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s of PES in Baoxing County were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30 million, with a mean of 400.85 $/ha.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s in mountainous regions displayed some obvious spatial variation and areas with lower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s could be selected as priority areas for PES.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planting suitability evaluation can make agricultural opportunity costs mapping more reasonabl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PES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种植制度时空分布信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序遥感影像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研究框架、遥感特征参数以及数据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前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框架,主要包括耕地复种指数和农作物制图等相关内容,其问题在于需要高质量耕地分布数据支撑以及易将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撂荒地误判为农作物等;② 于红边和短波红外的新型多维度光谱指数,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大尺度农作物时序遥感制图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需要应对不同作物光谱差异细微、同种作物在不同区域和年份存在明显类内异质性的挑战;③ 尺度中高分辨率耕地复种指数产品不断丰富,但其时效性和时空连续性有待加强;④ 欧美少数国家外,目前农作物分布数据产品覆盖的作物类型有限,我国大尺度农作物种植制度数据产品欠缺,特别是复杂多熟制农业区。随着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云计算平台性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① 新研究框架,建立直接提取耕作区、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框架;② 一步加强新型多维度遥感指数及其物候特征指标设计,拓展农作物种植制度监测的遥感特征参数;③ 立作物种植制度变化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多年信息连续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