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地震预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地震预警的含义、地震预警的类型、增加地震宣传透明度和缩短地震报道时间的重要性。其中预警的科学内涵包括:对地震和地震灾害可能性的预测、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地震灾害的社会公众警戒。地震预警类型包括:地震中长期预测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预测和危险性警戒、短期地震预测与警戒、震时警戒系统、震时应急系统和地震动模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采取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的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分布,以及地震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综合评估地震危害的程度和社会影响。地震灾害预测可为有关部门编制防震规划,制定减轻地震灾害对策和应急计划,提供必要的基础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加利福尼亚地震的损失估计》一书是  相似文献   

3.
<正>地震预警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进行地震灾害防御的科学前沿领域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它是指地震发生时,离震中最近的地震台对已经发生的地震进行震级和破坏程度的初步检测,然后通过数据中心传递到可能受影响的地区,让这些地区能够提前几秒或十几秒采取应急措施。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利用电磁波与地震波、地震纵波与横波的速度差来实现地震发生后的及时预警。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郭增建  韩延本  郭安宁 《地震》2006,26(4):129-132
从月亮赤纬最大年和台风地震灾害链讨论了2005年九江5.7级地震的预测问题。 这是灾害链预测地震的指标之一。 月亮赤纬最大年垂向引潮力对九江地区的地震有触发作用。 台风向内陆深入并奔向九江地区, 这可能是震前大范围地下放出热气形成的低压对台风的吸引。 上述两因素的重合对预测地震的地区是有用的, 考虑到九江地区和附近麻城地区曾发生过5级和6级地震,这对预测九江地区地震的震级是个参考。  相似文献   

5.
1 2006年项目概述 200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为地震灾害研究项目的预算申请了51 337 000美元.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灾害项目(EHP)将提供科研信息和必备的相关知识, 用于减少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海啸、山体滑坡和沙土液化所导致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 项目内容包括: 及时报告震中位置、震级及其可能的破坏; 区域和国家对地震的灾害评估; 增加对地震的成因和地震影响的认识, 提升地震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震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台网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介绍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的基本特征,给出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现场宏观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本次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杨汉苍-桑树头断裂有关.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震害进行分析,提出了本地区地震烈度评价标志,并给出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根据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认为水网地区地基条件差、抗震能力差、建筑质量差和年旧失修是房屋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地震灾害的地区性差异,给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和加强中强地震孕震发震研究等建议,以期为震害调查和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统计1900~2013年墨西哥MW≥7.5地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可公度理论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地震灾害的趋势预测。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加强对时间对称性的分析,再通过地震震中的经纬度迁移和空间迁移规律,判断得出,墨西哥2016年的灾害信号较强,有发生7.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将地震的时空表像和对称性结合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为地震灾害的趋势判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大宇 《华南地震》1989,9(2):102-107
本文分析了我国及世界主要地震国家地震预报的现状与特点;对我国近期地震监测预报发展政策作了浅析,指出:我们正面临新的地震活跃期,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预测这一时期的地震活动趋势及强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逐年强化重点监视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力争捕捉地震前兆信息,为攻克地震预报难关及减轻地震灾害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方针和“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国家地震局除负责全国的地震监视、预报,以及建设规划区和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之外,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也一直非常重视,并把地震灾害预测视为地震灾害预防的依据,将地震灾害预测研究列入了地震局的基本工作范围。地震灾害预测是地震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目的在于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震害预测是在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包括建筑物、生命线设施和各种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类设施的易损性,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的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由地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地震预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研究了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预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只是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考虑现阶段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认识,给出未来地震发生的规模、地点及时间,不考虑预测后果,目的是检验对地震的科学认识水平.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除依据地震自然属性的预测结果外,还要重点考虑地震预测的后果,除考虑地震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外,还要考虑发布地震预报造成的影响,以及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等复杂因素,总之突出考虑地震预测的风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本文对地震预测面临的科学挑战和社会挑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并对地震预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